从佛历1893年(公元1350年)到佛历2310年(公元1767年)的400多年间,大城府都是泰国的首都。大城府建立在湄南河、帕萨克和华富里三江汇合处的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大城府的护城河连接了南北的河流,从这个城市创造之初就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该城进一步的防御是由一座12公里的包含强化炮塔在内的砖墙和99个门提供的,其中包括20个水门。大城府本质上是一个以水为基础的社会,包括水上运输、稻田灌溉、渔业和当地具有象征性的佛教文化(对于当地的描述见Leksukhum,2000;Lekhakula,2000;Nanta,2000)。拥有发达运河系统的大城府,被欧洲游客视为“东方的威尼斯”。“大城府”这个词,指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描述的神话城市阿尤达亚。大城府是在湿婆神的指挥下为人类建造的(为了在巨人的比赛中对抗其对手城市兰卡,大城府被说成在梵天神的指挥下建造的)。与《罗摩衍那》的联系,不仅象征性地将大城府与仁慈贤德的王权理想统一起来,也具有神圣统治意识形态的痕迹。这个名字也凸显高棉人对这个城市政治文化的影响(Heidhues,2000)。位于其最高处的大城府王国既强大又繁荣,统治着这个以城镇和城市为主体的讲泰语的帝国。在来自欧洲的游客、贸易商和外交官心中,这个城市的财富(特别是数百名佛教徒使用金子建寺庙的行为)和其仪式化的生活带来的异国情调俘获了他们的心(Lekhakula,2000)。然而,在佛历2310年(公元1767年),这个城市被缅甸军队搜刮,并遭受了大规模的摧毁。毁损程度一样的暹罗法院曾先后在吞武里和曼谷重建,但古老的大城府从未重建过。
这座城市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它是根据标准(ⅰ)(ⅱ)(ⅲ)(ⅳ)(ⅴ)(ⅵ)提名的(Saipradist,2005;World Heritage Centre,2005),但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是依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的标准(ⅲ)。标准(ⅲ)指出,遗产地是“独特的或至少是对一种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或文明的特殊证明”(WHC,2005)。如同佩莱吉所说,这个阐释说明了泰国遗产、泰国文化与社会认同的三大支柱,即佛教、君主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Peleggi,2002)。这个代表性关系是反复地通过旅游业对大城府的影响体现的,这些影响存在于对地方的推广和营销中、指南中以及当地构建旅游体验的方式中(Peleggi,200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