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建设是战略目标之一。根据《布达佩斯宣言》,能力建设旨在“促进发展有效的能力建设的措施,包括协助编制《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提名,理解并执行《世界遗产公约》及相关文书”(WHC,2005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识到,能力建设是所有利益相关方(各部委、地方当局、非政府组织和水源组织、专业协会、学术界和其他机构)参与的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全球发展研究中心,2008)。
以利益相关者参与为目标,能力建设和沟通不仅是为了改进《世界遗产公约》(WHC,2007),还是为了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体目标,即维护世界和平。除了《世界遗产公约》之外,国际社区还制定了其他法律文书,如《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德国教科文组织,2007)。
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对文化多样性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的,我们应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也是基于人们对人类遗产的认识,认为它是创造身份的源泉,这就是为什么人类遗产要尽可能向全世界人民开放,并将其作为一种持久的资源。为了能够解释这个战略目标,我们需要认识到,能力建设包括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目标群体的教育,教育还需要考虑历史、哲学和政治教育环境。因此,能力建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且需要在短期内成功实施的目标。
我们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教育和能力建设的培训计划:
在第一层面上,教育和能力建设主要涉及世界遗产研究总体以及遗产管理和保护战略中面向未来的方法(Albert et al.,2007;WHC,2007)。在世界范围内,这些领域依旧缺乏当地专家,因此迫切需要高等院校的培训。来自世界各地高校的教学人员应该解决遗产管理培训和环境保护培训方面的问题,一线从业者也应当提出有关遗产管理培训的理念(Logan,2007)。这些理念包括管理技能的培养与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标准,既包括遗产地的多学科保护理念,又包括在旅游发展的需求领域的实施。(www.xing528.com)
在第二层面上,教育和能力建设要处理好不同目标群体的问题。这个层面指的是遗址管理的日常工作和相关问题,我们曾提到很多遗址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潜在的遗产地利益相关者需要学习如何探索不同目标群体参与的可能性和局限性(Richon,2007)。这些概念必须考虑目前世界各地因经济衰退导致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公共资金与狭义文化项目的减少。为此,必须找到新的参与、合作和财政支持形式。公私合作、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家精神等概念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变得重要起来。此外,在提出可持续的遗产利用概念的过程中还需要儿童和青少年的参与,并对他们进行培训(Horn,2007;Hutchings,2006)。
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是另一种手段,这必须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进行分析与传达,因此界定和开发必要的参与形式,以实现“供与求”的可持续平衡,大学的任务是将科学、技术、知识和创造力转化为具体措施。
在第三层面上,教育和能力建设涉及学校遗产教育中面向未来的方法,国家和国际教育机构的教学人员与教育规划人员需要准备将遗产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从概念上讲,这必须由学生和教育研究、课程开发的专家共同完成,传统的教学观念需要发展和实施。此外,在这一领域需要发展多学科和可持续的遗产教育战略,以提高后代的认识和意识(ICCROM,2000;WHC,2005;Deleplancque,2007;Ströter-Bender,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