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王,其实不然,在他之后的一百年,雪域高原又出了一位天纵英才、弘扬佛法的藏王。这个人就是赞普赤松德赞,他才是真正带领吐蕃王国走向巅峰的王。
他一出生,就带着传奇。
据说,他是第二位远嫁高原的大唐公主——金城公主所生,身上有着大唐皇室的尊贵血统。只是命运多舛,刚出生便被后宫大妃强行夺去,从外地赶回的父王和大臣为了弄清真相,把他放在地上,让两位妃子去抱。金城公主先抱到,大妃上来抢夺,金城公主怕孩子受伤而放手。于是众人心里有数,但大妃家族势力强大,没人敢直言。待长到一岁,按照藏地风俗要举行“能步庆典”,宴请各方亲友,父王将酒杯交给他,让他把酒送到舅父家,大妃家人用尽方法逗引,他都不为所动,而将酒递给了金城公主的家人。这一幕认舅的场面,就绘在桑耶寺的壁画上。
心无牵挂
行也从容
浮华
终是云烟
历史已成云烟,赤松德赞的真正出身早已成谜,只是如果单纯地把这个故事视为民间传说,似乎过于简单了。
藏传佛教历史上有众多高僧大德修得宿命通,能知晓一个人的前生后世,而且佛门不打诳语,如果赤松德赞不是金城公主所生,那篡改他的身世无异于谤佛,这对僧人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所以藏人相信这才是历史的真实。
公元755年,老赞普被害死,十三岁的赤松德赞继任赞普。
这一切与松赞干布的经历极其相似,而赤松德赞的表现也让人觉得他似乎是松赞干布重生。他清除奸佞,匡定法律,发展经济,大力改善人民生活,吐蕃王国日益繁荣富强,发展壮大。
特别是,他大力扶持佛教,从根本上奠定了佛教的国教地位。
桑耶寺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的美称,并非是说在它之前西藏没有寺庙,而是因为它是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以往的藏地寺庙要么没有佛像、要么没有经书,有的甚至没有常驻僧人,而桑耶寺将这些都规范起来了。
实话说,我一直都没搞明白,为什么藏地很多寺庙都会有多个名字,是因为译音不准确,还是因为比较随意?就如桑耶寺,全名是“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或是“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祥瑞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蓝”,古称“乌登勃来”,或是“邬策钦莫寺”,还有“无边寺”“存想寺”“三羊寺”“三样寺”等等名称,说“三羊寺”,是取自汉语“三羊开泰”之意,说“三样寺”,是因其主殿三层各依藏式、汉式和印式而建的缘故。各种解释不一而足。
但是这许多名字中,最被认可、最出名的还是“桑耶寺”。
这个寺名的来历,却是源于赤松德赞的一声惊呼。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寺庙建成后的景象,莲花生大士便施展神通,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这是个语气词,和“啊呀”相仿,估计是,当时国王惊呼声过大,或是神情过于震惊,以至于后人竟把这一声惊语作了寺名。
生命如
微尘
风从塔尖
吹过
听见
灵魂诵经的
声音
几面石墙
历经千年风雨
至今不偏不倒
静静矗立在寺内一角
望着万千朝圣者
觐见奇迹
匍匐在它脚下
桑耶寺建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奠基,建造时间长达十二年之久。
藏族民谣中唱道:“桑耶寺院何处建,桑耶建在沙滩上。”沙滩上建寺院?这不符合常识啊。
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传说?
据说,桑耶寺建造初期,由印度高僧寂护主持,但此地妖气很盛,鬼魔横行,施行种种邪术致使寺院白日修建,夜间毁塌,始终建不起来。于是,藏民们都传言这里是沙滩,根本无法建寺。
其实这是苯教在暗中作祟,当时苯教势力仍很强盛,不想佛教前来弘法,便暗地破坏寺庙建设。寂护万般无奈之下,建议迎请莲花生大士进藏。
莲花生大士本是古印度的一个小国邬金国的太子,在一朵巨大的莲花中诞生,后来放弃王位,修得密宗佛法。
莲花生大士应邀前来,一路白衣飘飘,大显神通,用密咒降妖驱魔、消灾除难,展现了无穷神迹,使许多苯教信徒转信佛教。到了桑耶寺,莲花生大士重新勘测地址,新建寺庙。
在莲花生大士法力加持下,寺庙修建的进展很快,工地上男人们挖土搬石挥汗如雨,女人们煮肉烧茶欢天喜地。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进帐休息。第二天清晨,当人们走向工地却惊异地发现,头一天所砌的石墙竟无端高出一截!只是那砌墙所用石块大小不太规整,墙体线条也不够整齐。
是谁在夜里悄悄砌墙?看那歪歪斜斜,凹凸不平的样子,极像不懂事的小孩所为。可是谁家小孩有如此神力,能将几十斤重的石块搬上高墙?大家找不到答案,便继续干活。谁知后来的每一天,同样的奇迹重复上演。这时,人们才如梦方醒,长时间跪拜不起,他们相信一定是神灵在暗中相助修了这墙。(www.xing528.com)
这几面石墙所在的房屋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不偏不倒,静静矗立在寺内一角,望着万千朝圣者觐见奇迹,匍匐在它脚下。
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桑耶寺。阳光直射在皮肤上,感觉有些发疼。门口除了我们一行人外,居然没有其他游客。这让我有些意外,这不是“西藏第一寺庙”吗?怎么会如此清净?
站在桑耶寺门前,大门斑驳陈旧,道路狭窄坑洼,佛殿低矮稀疏,半点也无内地那些名山古刹的宏大风范。然而,第一或许就该如此,因为开创者永远不需要用金碧辉煌粉饰自己。
走入寺院,脚下的路分成多条曲折远去,就像错综复杂的思想。风从四下吹来,带着若有若无的佛铃声。
站在无数道路交汇的原点,蓦地感觉,这里不属于我,我只是一个行者、一个过客。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向哪里走,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伤。
一个人穿行于这座古寺之中,只觉寺内林木丛生,占地颇广,而且佛殿分布零星,布局奇特,却似乎又有规律可循,空间的变幻和延展,让人有种喘不上气的历史负重感。
绿树掩映中,一座三层高的雄伟佛殿飞檐突出,红墙金顶,远比其他殿堂气派,走到近前才知道是乌孜大殿。跨过大殿高高的门槛,我情不自禁地放轻了脚步,屏息凝神,不敢高声语。宏大的殿堂庄严肃穆,巨大的佛像古意森然,殿内显得有些昏暗,阳光从镂空的长窗斜斜地照了进来,光束交织中,万千浮尘飞舞。
殿内很多藏民正在礼佛,一位老阿妈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
每个礼佛的藏民在佛祖前要么奉上酥油,要么奉上香火钱,认真肃穆,虔诚无比。
我突然发现有些藏民从供奉盘里往外拿香火钱,不由大为惊讶。仔细看时才发现,那些藏民有的往托盘里放进去十块钱,拿回来九块钱,有的甚至往里放一块钱取回八毛钱。这里居然还能找零?
我忙伸手碰了碰同行的朋友,悄声问道:“那些藏民怎么还从里面拿钱啊?”
流年似水
沧桑了容颜
朋友低声回答:“西藏的寺院都是这样啊,供奉香火全凭自愿,每个寺庙还专门设有换零钱的地方。”
是啊,供奉钱财只是心意,多少全凭自觉自愿,信仰如果需要用金钱来衡量,是不是也很可悲?
在大殿一旁,有三两个游客模样的人正拿着相机光明正大地拍照,我更觉惊讶,内地寺庙的殿内都是不准拍照的。凑近前去,询问其中一位游客,那游客热情解答:“交钱就可以拍啊。”说着回身一指殿角一位端坐诵经的红衣喇嘛,“把钱给他就可以了。”
我顿时愕然。
缓步走在乌孜大殿的长廊中,四周全是斑驳的壁画,有的已存在千年,很多地方都已模糊不清。然而,仍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用色淋漓酣畅,结构宏大精巧,浪涛波扬、云岚聚散般的神奇魅力。
壁画的开篇,居然是一大六小七只猴子。
这七只直立的猕猴,来历可不简单。传说,大猴是被观世音菩萨派到西藏修行的,后来和一个罗刹女相爱结为夫妇,生下了六只小猴子,演化成了藏人。
整卷《西藏史记》系列壁画,近百米长,从猕猴和罗刹女结为夫妇,到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最后到九世达赖喇嘛功德业绩,故事连贯,脉络清晰,藏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跃然笔端。
乌孜大殿高三层,底层为藏式,中层为汉式,顶层为印式,三种风格集于一体。四周有回廊相连,各色佛神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据说,当年商议塑造佛像样貌是按照天竺样式还是唐式时,出现了争议,赤松德赞便提出,为了让吐蕃民众信仰佛教,必须用吐蕃样式。于是召集俊男美女作模特,塑造佛像、守护神。比如,度母像就是他用爱妃拉乌曼为模特塑造的。
站在乌孜大殿顶层,居高四望,我才真正明白桑耶寺建筑的奇妙。
这里竟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建造的。脚下乌孜大殿象征着世界的中心须弥山,南北双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红、白、绿、黑四色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周围四大殿和八小殿表示了四大部洲和八小洲。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呈椭圆形,外围一圈围墙象征着世界的边界铁围山。其精湛的构思、巧妙的布局,当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遥想桑耶寺建成的那个夏天,整个扎马山麓晴空如洗,祥云飘飘,白鸽四下飞散,一派安详平和的景象。赤松德赞从拉萨布达拉宫专程赶来,亲手将洁白的哈达戴在莲花生大士和寂护堪布的颈脖上,向两位大师表达了一位君王虔诚的敬意。
想必他也是站在这里,面向观礼的臣民和僧侣,正式颁诏废除苯教,开立佛教为国教,并把精心挑选的七名贵族后代,交给莲花生大士和寂护大师学习佛法,成为桑耶寺第一批剃度修行的藏族僧人。
莲花生也是站在这里,广邀印度、汉地、于阗等地僧人讲经论道,编译藏文大藏经,推行佛教于全藏。
这一切都是为了弘扬佛法,为了人民幸福平安的生活。
远处起风了,海布日神山挂满的经幡在猎猎飘动,一排排白杨树枝叶在左右摇晃。大殿的墙角处,一位藏族老阿妈正将手捧的青稞,弯身放到一块青石下。几只鸽子轻灵地从佛殿顶上飞落于地,在她脚下旁若无人地觅食。动静之间蕴含着种别样奇妙的韵味。
我屡次举起相机想要拍摄,却又屡次放下,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去拍才能表现出这种感觉,不觉有些沮丧,思之再三,只觉西藏风光是大美之景。
大美无形,怎么能用小小的一枚镜头表现出来。
重新回到底层大殿,已经没有了游人,一个人穿行在殿中,安静得出奇。昏黄的酥油灯映照出莲花生大士坐像,我不由得屏住呼吸,双手合十,从他面前轻轻经过,生怕惊扰了殿中已沉寂千年的气息。
走出殿门,门外一片刺眼的光亮,一群信众摇着经筒缓慢地行走,为自己的信仰而修行。回首看时,昏暗的大殿里,喇嘛们在拨动酥油灯芯,火苗摇曳,恍惚间就像水晶中凝冻的光。
门里门外,如隔重山。
人生是场孤独的旅程
唯有修行
才能成就丰盈的内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