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入网的特点
由于在电信网中的位置和功能不同,接入网相对核心网而言,其环境、业务量密度,以及技术手段等均有很大差别。
接入网的用户线路在地理上星罗棋布,建设投资一般比核心网大,在传送内容上图像等高速数据与语音等低速数据并存,传送方式上固定或移动各有需求。接入网业务种类多、组网能力强、网络拓扑结构多样,但一般不具备交换功能,网径大小不一,线路施工难度大,其主要特点如下。
(1)综合性强。接入网是迄今为止综合技术种类最多的网络。例如,仅传送部分就综合了SDH、PON、ATM、HFC 和各种无线传送技术等。
(2)直接面向用户。接入网是一个直接面向用户的敏感性很强的网络。例如,其他网络发生问题时,用户可能还感觉不到,但接入网发生问题,用户肯定能感觉到。
(3)和其他网络关系密切。接入网是和其他业务网关系最为密切的网络,它是本地电信网的一部分,和本地网的其他部分关系密切。
(4)发展速度快。接入网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网络,可用于接入网的新技术将不断出现,特别是宽带方面的技术发展更快。因此对接入网的认识、利用和建设方法都存在一个变化过程。
(5)适应性要求高。接入网是一个对适应性要求较高的网络。比起其他网络,接入网对各方面适应性的要求都较高。例如,容量的范围、接入带宽的范围、地理覆盖的范围、接入业务的种类、电源和环境的要求等,这些在其他业务网中可能不存在的问题,在接入网中都可能成为问题。
此外,接入网的情况相当复杂,已有的体制种类繁多,如电信部门的铜缆话路通信模式、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单向图像通信模式,以及蜂窝通信的移动通信模式等。如今核心网已逐步形成以光纤线线路为基础的高速信道,国际权威专家把宽带综合信息接入网比做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千米”,并认为它是信息高速公路中难度最大、耗资最多的一部分,是信息基础建设的“瓶颈”。
接入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其目标就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用一个可监控的接入网络,为用户提供话音、文本、图像、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
2.接入网的分类
接入网研究的重点是围绕用户对话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提供具有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接入技术。接入网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使用技术、接口标准、业务带宽、业务种类等进行分类。(www.xing528.com)
接入网根据用户-网络接入方式可分为有线接入(铜线接入)、无线接入、以太网接入、光纤接入等。以上这些接入方式既有窄带的,也有宽带的。其中宽带无线接入及光纤接入是未来接入网络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
1)有线接入方式
有线接入方式是在原有铜质导线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传输容量,从而提供多种业务的接入。主要包括用普通Modem 经公用电话网的拨号接入、ISDN用户线路接入、xDSL(数字用户线)接入,以及通过X.25 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网(FR)的专线接入,也可以使用Cable-Modem 经有线电视网络接入等。
2)无线接入方式
无线接入是指接入网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使用无线传输媒体,向用户提供移动或固定接入服务的技术。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由用户无线终端(SRT)、无线基站(RBS)、无线接入交换控制器以及固定网的接口网络等部分组成。其基站覆盖范围分为3 类:大区制为5~50 km,小区制为0.5~5 km,微区制为50~500 m。无线接入网技术按照通信速率可以分为低速接入和高速接入,采用超短波、微波、毫米波及卫星通信等多种传输手段和点对点、一点多址、蜂窝、集群、无绳通信等多种组网技术体制,可以构成多种多样的应用系统。
3)以太网接入方式
如果有光纤铺设到办公大楼或居民小区,那么采用以太网接入方式最为方便和优越,一般采用5 类非屏蔽双绞线作为接入线路。目前大部分的商业大楼都进行了综合布线,而且将以太网接口安装到桌上和墙脚,给用户提供了较好的宽带接入手段。它能给每个用户提供10/100 Mb/s 的接口速率,能够满足用户接入的需要。以太网接口具有高带宽和低成本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宽带接入方式。
4)光纤接入方式
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质量高、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保密性强等优点,在干线通信中,光纤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光纤相对于有色金属导线来说是如此的“便宜又好用”,因此FTTx(Fiber To The X,光纤接入)作为新一代宽带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高带宽、全业务的接入平台。
根据光纤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ONU)的位置,光纤接入可分为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家(FTTH)等几种。ONU 的功能是处理光信号并为用户提供接口。ONU 需要完成光/电转换,并处理话音信号的模/数转换、复用、信令,实现维护管理。其中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是最理想的业务透明网络,是接入网发展的最终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