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持乡村性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由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21世纪中国乡村传统产业的重要替代产业和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广大农民向往城市生活,具有强烈的现代化诉求。同时,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农游合一”,广大农民“亦农亦旅”,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可以就地将生活性资产和生产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具有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现代化梦想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现代化与本土性是构成乡村旅游供给动力的两个核心因子。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居民旅游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现代生活的方式之一。
无论从供给角度还是需求角度,乡村性的内容都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而乡村性的保持则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性却遭到极大的戕害,比如乡村景观的城市化问题、乡村民俗的商业化问题等。失去了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其吸引力将逐渐衰竭;同时乡村的独特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将不复存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流于空谈。因此,要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建立在乡村型保护的基础之上。所谓乡村型是指规模是乡村型的,即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居民点都是小规模的;旅游活动是乡村型的,即旅游活动建立在小规模企业经营基础上,空间开阔,与自然紧密相连,具有文化传统和传统活动等乡村世界的特点;社会结构和文化具有传统的乡村特征,变化较为缓慢,旅游活动常与当地居民家庭相联系,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控制等。(www.xing528.com)
(二)真正贯彻体现科学的文化观、经济观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也是一样。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旅游资源则是乡村旅游资源中的“质”。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游客休闲的需要,还要以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为目标。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以经营文化的理念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乡村、发展乡村。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中科学的经济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平等的观念。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不平等主要体现为“旅游飞地”现象和“新殖民主义”现象。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村旅游资源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那里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机遇被放在了次要地位。“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或休闲活动空间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与社区主要地域单元相分离,成为旅游直接经营者的特区。旅游消费的物质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连带作用弱;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这就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造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第二,经济服务于文化的观念。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要树立经济服务于文化的理念,不能仅仅把发展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而是更应该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更是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分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乡村的教育、信息和文化建设。文化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但健康的经济必然以优越的教育和文化做支撑和后盾。只有实现了乡村文化的自主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自主和健康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