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可概括为民俗风情型、农场庄园型、景区依托型、度假休闲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和旅游小城镇型,下面分别作简单的介绍。
(一)民俗风情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地大物博,56个民族56种风俗,富饶的国土形成灿烂的风情习俗,悠久的历史形成多彩的民间文化,这些都是乡村旅游的无价之宝,也就形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民俗风情型。
民俗风情型发展模式是指以农村民俗风情为载体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民俗风情的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和风物,如岁时、节日、婚姻、生育、寿诞、民间医药、丧葬、交际、礼仪、服饰、饮食、居住、器用、交通、生产、职业、民间工艺、宗教、社会、娱乐、信仰、祭祀、巫卜、禁忌等。这种模式,承载了古村落、新文化村落、新经济村落等不同阶段农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物化与意化的认知和体验功能。
民俗风情旅游以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来旅游者。长岛南长山镇和北长山镇在海洋捕鱼业愈来愈不景气的情况下,渔民大办渔村民俗旅游,“渔家乐”业户434家,家庭宾馆床位6 000多个,户均年收入3万多元,走上了致富路。怀化市荆坪村,环境优美,风土人情极具特色,是湖南境内少有的村级旅游文化自然村落。村间主干道为青石板古驿道,平整光滑,乾隆古井、千年古树保存完好。村民家多为四合院结构,院内屋里干净卫生,富有中国传统农居特色。走进荆坪村,厚重淳朴的农村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间,恍若世外桃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农场庄园型
农场庄园型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发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凭此开展旅游活动。这种模式承载了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等功能。另一种是产业庄园,集生产、研发、销售、交流、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园、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这种产业庄园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农场庄园型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而在我国起步较晚,其雏形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场庄园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农场庄园型乡村旅游项目。例如,广东白藤湖农民度假村所在的白藤湖地区,江河纵横,土壤肥沃,盛产各种优质岭南佳果和优质海鲜,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游客既可到果园采摘新鲜水果,又可到农田收获番薯、芋头后烧烤,还可到湖边采莲垂钓,充分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逾50万人次。中山市横门镇外滩的海上庄园,是围海造田而成的农垦区,经过对原有的蕉园、蔗林、鱼塘等进行简单而巧妙的包装,建成了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农业旅游区。捕鱼游,每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北京怀柔区雁栖乡间情趣园,是一个以果品采摘、垂钓、摸鱼为主的综合性观光农园,自1994年7月开业以来,已接待6万多游人,总收入60多万元。农场庄园型乡村旅游模式有利于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和相互促进,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双重价值,并带动交通、通信、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较好。
(三)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周边发展乡村旅游。这是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的一种附属产品,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开发中较多地保存着乡村的原生状态,如江西井冈山的公社食堂、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等。也有部分风景区内的村庄,利用风景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欣赏风景区内的自然风景之余,派生欣赏乡村景观。
以风景名胜区优势为依托,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这种资源共享的联动开发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位于安徽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在“黄山第五绝”“天下第一丽水”的翡翠谷景点附近,建设了按联合国“最佳环境居住奖”的要求设计的翡翠新村,48幢花园式公寓对外接待游客。这些农家别墅融徽派风格与现代设施于一体,每幢楼旁的排水沟与路边的排水渠相连,织成一张完整的排水网;天空中见不到“蜘蛛网”似的电线,电话、照明、有线电视、宽带网等各种管线全部埋入地下。翡翠村独特的吃、住、行服务功能,成为翡翠谷旅游链的延伸。
(四)度假休闲型
度假休闲型发展模式,即“农家乐”型发展模式,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这种发展模式,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其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www.xing528.com)
在我国城市郊区,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增长很快,“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的“农家乐”旅游,大受国民青睐。其中成都的“农家乐”是这一发展模式的代表。1987年,成都市郫县的友爱村,依托传统的盆景苗圃优势,发展民俗旅游,成为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之一。1992年省委领导题名“农家乐”,确立“先发展后规范”的指导思想。2002年起,对“农家乐”实行规范管理,升级上档,塑造形象,打造品牌,许多“农家乐”分别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点”“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
(五)特色产业带动型
特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指在村镇的范围内,依托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靠种植花卉、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引游客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村内现有乡村酒店1家,长年经营“农家乐”37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6家,日接待能力上万人次。2005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 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农科村获得了“中国盆景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等先后前来视察,美、德、日等3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官员、专家、记者来村考察,国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代表和游客络绎不绝。
(六)现代农村展示型
现代农村展示型发展模式是指以新农村形象为旅游吸引物的乡村旅游。毫无疑问,这种农村必须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知名度较大,同时要处理好发展旅游与发展其他产业的关系,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活动。我国各省区都有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它们以“新”为特点,在住宅、街巷、道路和生态环境、产业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各种配套设施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改变,成为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现代农村展示型发展模式大有可为。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号召组建起来的移民村。五十年来,全村人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致富争先”的兴十四村精神,在东北偏僻荒村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拥有35家企业、1 800多名员工、10亿多元总资产,集农、林、牧、机、加、旅游和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黑龙江富华集团,就是这个村的家当。目前全村已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住宅别墅化、村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多数村民非农化,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龙江第一村”,被称作是“东北地区实现中国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成功模式”,被黑龙江省委书记称作是“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杆”。近些年来,兴十四村立足当地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游、工业游、拓荒文化游和农家文化乡土人情游等旅游项目,形成了14个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七)旅游小城镇型
旅游小城镇型发展模式是指把旅游开发与农村乡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建设成为旅游小城镇。一般来说,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小城镇,多数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体量适中,易于集散,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古镇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游小城镇。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西2千米,海拔1 500~2 000米,总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6 000余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和顺古镇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因地处西南古丝路要冲,一代代和顺人为了谋生,顺西南古丝绸之路出发,远走他乡,从商办厂,他们的足迹遍布东南亚,侨居海外的和顺人达1万多人,是全省著名的侨乡。历史上和顺古镇曾涌现出一代“翡翠大王”寸尊福,富甲一方的“永茂和”商号,有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保存完好的文昌宫;从这里走出了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在这块土地上还保留具有典型汉文化风格的古建筑群和各具建筑特色的宗祠,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与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秀美自然风光“珠联璧合”。
2001年,和顺古镇成立和顺旅游发展公司,开始开发乡村旅游。经过几年努力,和顺旅游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通过乡村旅游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资源转化为新的旅游资源,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 266元,比2000年的1 650元增收616元,增长37.3%。二是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和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及文明新村创建有效结合。通过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和建家、建园、建池,实施“四线入地”,强化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就业压力得到缓解。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民居旅馆、特色餐饮生意异常火爆,有400多位村民直接进入旅游业就业,大大减轻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的巨大压力,实现了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不离土不离乡”,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大飞跃。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城市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朋友多了,信息畅了,脑子活了,思路宽了,办法灵了。村民组织了女子洞经乐团、桂乡会、书画协会等民间文艺团体,打架滋事、赌博迷信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竞相比学习、比服务、争做星级文明户,一些农民还学起了普通话,有的还能讲几句外国话,经济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大大提高。五是旅游产品丰富优化。古镇一大批古宅、院落和特色餐饮成为旅游吸引物,增加了旅游者的消费选择,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和顺镇从事乡村旅游的民居旅馆43家,商铺132个,玉石商业摊点30个,饮食店14个,从事乡村旅游及临时性旅游商品经营的有420余人,2001年以来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200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 100万元,比2000年增长147%。在2005年“CCTV魅力名镇”评选中,和顺古镇荣膺“中国第一魅力名镇”,集田园风光、古镇休闲、“农家乐”、民族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基本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