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异动物,象征祥瑞。在民间,以舞人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丰收逐渐成为一些地方独具特色的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的晚上,电白区旦场镇的旦场村都会举行规模宏大的人龙舞表演。配合着锣、鼓等乐器的欢快节奏,由村民搭构而成的“人龙”在村中各处游走舞动,一同庆祝丰收,并将喜庆的氛围渲染开来。这三天晚上,村中到处灯火璀璨,人龙舞队伍的游灯如长龙盘踞乡间,村中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配合着锣、鼓等乐器的欢快节奏,由村民搭构而成的“人龙”在村中各处游走舞动,一同庆祝丰收
人龙舞,俗称“火龙舞”,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通常由一人带领,带领者手持由柚子制成的火球,柚子上面插满点燃的香火,然后把一根竹竿捅进柚子中间作把柄,挥动起来就好像一个大大的火球,颇为抢眼。旦场人龙舞的形成与其他地区的人龙舞有所不同。
爷爷告诉我说,旦场村人龙舞的起源有着悠久的故事。当时村民在池塘中游泳,游着游着,觉得单纯的游泳活动缺乏趣味,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比赛中的两队双方都得有大人和孩子,大人站在水里将孩子托在肩上,让孩子对打;前面的孩子被打到水里后,队伍后面的孩子迅速补上,直到当中有一队的孩子被全部打倒为止。
后来,村民对人龙舞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现在,人龙主要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由身强力壮的青年和孩子组成。由大人抬着仰卧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组成龙身,最前面的孩子坐立在大人的肩膀上,双手持电筒,电筒犹如炯炯有神的龙眼。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坐在最后的孩子则把双脚展开,做出龙尾的形状,由此组成一条“人龙”。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褂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
农历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的晚上,处在“龙头”的孩子最开心了,手上拎着两个电筒,被下面的青壮年举得高高的,别提有多威风!尽管村里对于人龙舞形成的真实性无从考究,但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的晚上,旦场村都会如期舞起人龙。
◎带领者手持由柚子制成的火球,柚子上面插满点燃的香火,然后把一根竹竿捅进柚子中间作把柄,挥动自如
◎人龙主要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由身强力壮的青年和孩子组成。由大人抬着仰卧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组成龙身(www.xing528.com)
这种“人龙舞”一般长十来米,由五六十人组成,也有长数十米,由百余人甚至数百人组成的。舞龙时轻便灵活,动作粗犷而威武逼真,时而左盘右旋,时而腾舞戏珠,时而摆尾摇头,操作自如。
人龙舞不仅作为一种集体舞蹈,更是人们感情的润滑剂。人们在齐心协力舞人龙的过程中,感情得以加深,也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如今,旦场村年年“人龙”飞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锣鼓喧天,给全村人带来欢乐喜庆。
◎处在“龙头”的孩子最开心,手上拎着两个电筒,被下面的青壮年举得高高的,多威风
◎经过不断改进,人龙舞在动作、节奏、斗龙技巧等方面日益完善,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龙舞被视为“四旧”,村民不得不停止了人龙舞表演。改革开放后,人龙舞才重获新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热衷休闲娱乐,对传统人龙舞的兴趣并不大,使得人龙舞的传承发展产生青黄不接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龙舞在年轻一辈的手上不断得到创新,也融入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元素。2009年,旦场村打破传统,由当地女村民组合成的“雌龙”也参与了表演,场面同样壮观。同时,经过不断改进,人龙舞在动作、节奏、斗龙技巧等方面日益完善,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
旦场人龙舞作为茂名乃至全国的优秀民间舞种,具有中原“龙”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重特征,极具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价值。如果你也想到电白来旅游玩耍,记得要在农历七月中旬来旦场村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