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相邻两介质折射率相差很小,而且是用白光作光源进行观察时,贝克线变成了彩色的光带,即贝克线发生了色散;在折射率较高的介质一方以蓝绿色调为特征,称为蓝色带;在折射率较低的介质一方,以橙黄色为特征,称为橙色带(图版Ⅱ-2)。这一现象由前苏联岩石学家洛多奇尼科夫(Лодочников)首先发现,故称为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Lodochnikov dispersion effect),如石英、酸性斜长石、钾长石、树胶相互接触时,一般可观察到清楚的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应用这一色散效应鉴别这些无色矿物是行之有效的。
以前有人用分光镜原理(图3-4A)对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进行解释,认为矿物边缘呈楔形,类似于分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靠折射率大的介质一侧为蓝色带,折射率小的一侧为黄色带(图3-4B)。但棱镜的分光(色散)程度与白光的入射角和棱镜的折射率有关:入射角愈大,色散愈强;棱镜的折射率愈大,即棱镜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差值愈大,色散愈明显。这与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产生的条件——“相邻两物质折射率相差很小”是相矛盾的,分光镜原理解释不了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的成因。
图3-4 用分光镜原理对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的解释
N1、N2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且N1>N2
对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作合理的解释还得用色散原理。物质的色散有如下特征:①入射波长愈短,折射率愈大;②入射波长愈短,dN/dλ愈大,即色散曲线愈陡,色散愈强;③对于固态物质,折射率大者,dN/dλ较大,色散曲线较陡;④不同物质的色散曲线没有简单的相似关系,即各种物质有自己独特的色散曲线;⑤液态物质一般比固态物质色散强得多,如浸油的色散曲线比矿物的陡。(www.xing528.com)
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产生的条件是两相邻物质的折射率相差很小,即在可见光范围内相等,但对黄光的折射率仍有差异。图3-5A所示物质1和物质2的折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是相等的,但对于黄光,N1略大于N2,因此物质1的色散曲线较陡;对于蓝(紫)光,N1更大于N2。据折射定律,蓝(紫)光折向折射率较大的物质1一方;对于橙(红)光,N1<N2,橙(红)光折向物质2一方。这样,贝克线色散成彩色带,靠折射率大的一方(物质1)为蓝色带,靠折射率小的一方(物质2)为橙色带。蓝、橙光带这种分布是对准焦在矿片表面附近而言的。如果升降物台,色带会发生移动;下降物台,蓝带向折射率大的物质一方移动,橙带向折射率小的一方移动;提升物台,蓝带向折射率小的物质方向移动,橙带向折射率大的物质方向移动,提升到一定程度,蓝带会位于折射率小的物质一方,与洛多奇尼科夫描述的那种色带分布现象相反。由于两物质对蓝(紫)光的折射率差值较大,蓝(紫)光偏折较强烈,则蓝带移动的速度较快;两物质对橙(红)光的折射率差值较小,橙、红光的偏折幅度不大,则橙带的移动速度较慢或难以觉察到。因此,升降镜筒时,一般看到的是蓝带在移动,折射率相差较大时,这种现象更明显。综上所述,对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较完整、较正确的表述是:当相邻两物质折射率(ND)相差很小时,贝克线色散成彩色光带,提升镜筒,蓝色带向折射率较大的物质一方快速移动。
若N1、N2相差较大,在可见光范围内不相等时,如图3-5B所示,对所有的光,N1都大于N2,所有的可见光都折向折射率较大的物质1一方,然后又合成白色的贝克线,不出现色散效应。若两物质虽对所有可见光的折射率都不相等,但对红光接近相等,则由于对蓝(绿)光折射率差值大,对橙(红)光折射率差值小,贝克线会因微弱色散而带点蓝色调,称为带色的贝克线。
图3-5 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成因示意图
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常用于区分最常见的浅色造岩矿物石英、微斜长石、酸性斜长石(指钠长石、22号以下的更长石)。石英与微斜长石接触,前者边缘微带蓝色调,后者边缘呈弱橙色调;石英与酸性斜长石接触,前者边缘呈浅蓝色,后者边缘呈浅黄色;微斜长石与酸性斜长石接触,前者边缘呈浅黄色,后者边缘呈浅蓝色。这给鉴定花岗岩带来很大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