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表述“素质教育”的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素质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实践过程,它把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能。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文化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融进社会的新质。
其次,素质教育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群体素质转化为个体素质,并通过个体素质的完善来提高群体素质。素质教育是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统一的体现。
第三,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教育。
第四,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又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又以健康教育为本体的,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为共同目标。因此,素质教育将要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重构一个独特的教育内容体系。
综上所述,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www.xing528.com)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素质的发展和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注重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二)关于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人的内在品格和修养。文化素质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文世界,也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善与完美。它的功用最主要的就是“教化”。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人的兴趣、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并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可以说,人文学科能使人的性格得到软化,人的良知得到启发,人的功利心、私利、贪婪和种种本能的欲望得到抑制和转化,使人的兴趣变得多样化。同时,它也使人的精神获得满足,使人的情感具有人性的内容,从而摆脱纯功利的或动物性的需求,使人和社会真正达到精神文明的高度。这种人文学科的教养还会影响社会的治乱兴衰,而且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方面,它将对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其基本内容包括:(1)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教育;(2)世界文化与世界历史的教育;(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教育;(4)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5)科学精神教育;(6)文学与艺术教育。
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既有同历史上、同国外各种文化素质相通的内容,但又有很大不同。其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把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反对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使学生真正懂得科学没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的道理。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收人类一切文化成果,为学生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他们的自然选择。
因此,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的概念,而文化素质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具有较高层次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