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创新与创造思维》摘要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创新与创造思维》摘要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表明,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二者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更多的是积极、鼓励、平等和宽容,成人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儿童创造性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二)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而这些都集中体现为课程问题,可以说课程的改革是创造性培养的关键。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看来,人类的后天习得的能力都是由知识构成的,可以用广义知识来解释。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创新与创造思维》摘要

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是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如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这时的环境不仅指学校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研究表明,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二者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13)所谓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应该是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是一个让儿童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心理安全就是指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心理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或家长尊重儿童的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念,并且向儿童证明他们的问题和观念是有价值的,同时提供给儿童大量的学习机会,不断地鼓励儿童思考、想象、尝试、探索和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更多的是积极、鼓励、平等和宽容,成人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儿童创造性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我们要改造传统文化中负面的东西,鼓励竞争,鼓励冒尖。显然,在这样自由而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够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儿童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均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二)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民主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创造性培养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转变那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创造力的关系,确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那种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转变那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确立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体系。而这些都集中体现为课程问题,可以说课程的改革是创造性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创造性培养的新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必须体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知识课程、情感课程、活动课程和自我发展课程”。(14)课程内容要新,而且编排合理,也就是要使课程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从课程结构来说,不仅要重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正规课程和必修课程,同时也要加强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程。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喜欢用同一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程式,为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定的标准,学生很难去尝试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最终会导致学生形成从众思维和从众个性,对于创造性的发挥是非常不利的。在教学方式上是灌输式和演绎式的。教师独占课堂,只顾自己单向传授知识。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甚至会逐渐下降(特别是低年级阶段),以致教学低效。演绎式的教学是我们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它主要体现为先介绍概念、定理和定律,再引用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聚合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树立多元化的能力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和管理模式,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和演绎式的教学方式,重视讨论式、启发式和发现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增进师生间或学生间的互动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断更新和整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四)在知识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创造性的培养或者创新教育并不排斥知识教育,更不否定知识的价值,当然也不是说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获取的是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获得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分类,知识有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的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又分为应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智慧技能和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认知策略(也称策略性知识)。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看来,人类的后天习得的能力都是由知识构成的,可以用广义知识来解释。因此我们认为只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正确处理好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和策略性知识的关系,完全可以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邵瑞珍等人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研究成果,提出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正确途径是:1.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知识,学生习得的这种知识必须符合奥苏贝尔的良好认知结构特征;2.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之成为顺利完成各种智慧任务的技能;3.教会学生习得与应用策略性知识,使之学会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成为自觉的自我学习者和能自我调控的人。这三项任务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均应受到重视,不可顾此失彼。(15)我们认为这也是通过教学,在知识学习中培养创造性的正确途径。因此,创造性的培养完全可以在知识教育中结合具体学科内容来进行,而不必单独开设什么思维训练课或创造性思维课程,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均表明这种脱离具体教材内容的训练课程收效甚微,很少有长期的效果。

(五)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我们前面谈到,在创造性结构中,认知因素是核心,而创造思维又是最重要的认知因素,因此应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和问题,善于启发和调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进一步发现未知的新知识,甚至有所创造。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创造性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16)聚合思维就是根据已有信息求取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发散思维是假定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思维的方向往外发散,寻找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实际上,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此既要培养发散思维,又要培养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具有三个基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众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也要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更要训练学生对问题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能力。对聚合思维的培养主要是要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3.发展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与分析思维相比较而存在的。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直觉思维是依靠直觉突然地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预感到问题或情境的意义和结果,并直接指向目标。它是创造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在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养成良好的直觉习惯。当然,直觉思维的正确与否,还需要分析思维的严密的检验和论证。4.培养创造想象。人类的创造活动离不开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通过创造想象,可以弥补事实链条上的不足和尚未发现的环节,可以把许许多多看来似乎无关的现象联系起来,产生新的形象组合。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自由而轻松的环境,设法帮助学生增加表象储备,注意灵感的捕捉等,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

(六)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我们前面谈到,创造性与许多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同时,各种研究还显示,凡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儿童与成人,在其早年的家庭经验中,都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有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些屈服于父母威势的儿童,则很容易接受权威性的主张,行为循规蹈矩,避免越轨,避免尝试新的经验,更不会有什么创新的表现。(17)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特别是独立性。作为家长或老师,应该采取民主的教育教养方式,遵循尊重、鼓励、支持和适当的要求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各种活动,让儿童充分享受独立活动、独立交往的自由,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教儿童掌握一定的行为限度和行为规范。随着年龄增长,还要培养儿童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选择等。

参考文献

①②③韦铁.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0,(4):19—23.(www.xing528.com)

④吕型伟.让智慧之花开遍中华大地[J].中国教育学刊,2000,(1):1—4.

⑤⑥(1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P143,P282.

⑦(16)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P213,P215.

⑧项贤明.论创造性教育的三个阶段[J].中国教育学刊,2000,(3):20—23.

⑨⑩(11)(12)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P199,P8.

(1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P247.

(14)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0,(4):15—17.

(17)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P1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