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技术、信息科技对教育带来的大变革,必将引发学校教育核心部分的变化,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活动也有了颠覆传统意义的诠释: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是学习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要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总而言之,“学”被看成是认知过程,“教”被视为影响和促进“学”的一种外部条件。新课程观也认为,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学习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学习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使学生能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社会中更好的生存。
以上的教育观点给我们启示之一:数字化课程环境的建设必须有利于学校诸育实施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教”为“学”服务。
(1)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具有时代特点、地区特征、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群逐渐开发实施,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愿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课外自主学习的课程目标制定、资源的选择提供、碎片化知识的整合重构等都需要学校的课程环境给予引导和支持。
(2)高考改革之后,随着“教、学、招、考”实质性的深刻变化,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形式进一步强化了高中学生广泛的个性需求,将原先早已固化的班级授课、统一管理、一致标准解体,学生学业情况分析与学业水平改进、综合素质的评价更加依赖于数字化平台以及数据的积累。
(3)学生课程三大板块中的拓展型、研究型学习更为开放、自主,需要建设起区域内乃至国内外互通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一定是可以共享,可以升级再生的融通课程,这类课程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考试的概念,更没有制约学生思想的桎梏,这样的课程环境可能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原创者。(www.xing528.com)
(4)随着数字化进入实验学科领域,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也充满创造,充满个性探索,实验过程已经不再是教师预设的“从无到有”的单一流程,而是有许多不同结论变数的有趣学习之旅,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展现个性化的探究方式,分享实验心得,比较不同结论。
除了以上所述,还有在跨学科课程教学领域,如文体兼容课程、书画与音乐融合课程,都有学生的个性化学程。这一切都反映了数字化时代撬动了“教”与“学”关系的深度变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校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的定位与发展趋势。
启示之二:学生的个性需求不是学习行为的随性和无度张扬,而是在学科范畴内的内涵拓展与纬度延伸。数字化课程环境的建设必须与学科高度融合。
在学校的先期实践中,语文学科就是围绕数字化拓展型校本课程“悦读”建设进行研究探索,以培育学生的自觉阅读、广泛阅读、反思阅读,形成混龄互动的校本课程资源;数学学科便是基于大数据的学业分析评测后的个性化教学探究;英语学科的数字化课程环境则是侧重于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数字化声像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理化生等实验学科,把课程环境的建设确立在“少教多做式”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课程教学的领域。
对于史地、政治学科,网络共享和社会实践类的课程环境建设最为适切,学生的考察报告与社会参与检测评价都依赖于这样的环境;基于数据分析评测的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策略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STEAM 项目可视化编程设计与实践研究等,都是与学科高度融合的具体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