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污染治理:促进政府间合作

大气污染治理:促进政府间合作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气环境容量是非常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由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公共产品属性,多方利益主体都想免费享受他人环境治理带来的效用,不愿为环境治理付出代价,都想“搭便车”,这些因素就导致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低下。所以,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全局出发,充分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建立区域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从而获得共同利益。

大气污染治理:促进政府间合作

大气环境容量是非常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非排他性特征是指:即使我们通过付费治理大气环境污染,也很难在技术上让区域内没付费的人无法受益。当然从效率和伦理上也不应该把不付费者排除在外。任何人都会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中受到影响,并且多人或少人的消费,都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消费,此为非竞争性。相对来说,私人产品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价格信号及收益不分割特征而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由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公共产品属性,多方利益主体都想免费享受他人环境治理带来的效用,不愿为环境治理付出代价,都想“搭便车”,这些因素就导致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低下。每个人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好处。使用者较少而公共品较多时是可以的,但是当使用者越来越多,公共产品数量有限时,会导致公共品质量的损坏率过高的结果,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个体理性所导致群体的无理性,市场资源配置手段失灵。

根据公共品外溢范围可以将公共品划分为国家公共品、区际公共品及区域范围内公共品。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不同的地域和城市都可以自由享受大气污染治理带来的效用,而且这一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也不能独立地划分到不同的区域中。所以,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全局出发,充分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建立区域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从而获得共同利益。

总而言之,鉴于空气具有扩散性,空气污染日益呈现区域化,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地方政府,在面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时,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由于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非常典型的公共性、外部性与整体性等特征,很难以省市界、县区界划分。在跨区域的环境污染治理中,面临区域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区划碎片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样就导致单个地方政府很努力去控制空气污染但很难见效。空气污染治理并不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省区单独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多个政府单元在内的区域问题,只有实现多个省市之间的纵横合作、协同作战,才能治理好空气污染问题。(www.xing528.com)

著名的思想家吉登斯(Giddens)在《气候变化政治》中呼吁这种合作,他说,仅仅依靠公民社会的绿色运动和市场的方式是不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有效的现实策略是国家之间的双面及多边合作机制。如果空气治理需要国家之间合作,那一国之内政府间的合作就更加有必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