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电场防治建议及措施

风电场防治建议及措施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在风电场投入运行后的12个月内向相关部门提交工程海域水下噪声监测报告,在项目营运初期,进行江豚的观察。

风电场防治建议及措施

1.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如下:

(1)施工中的水下冲击式打桩将对周围海域的海洋生物、特别是大黄鱼江豚等的行为活动将带来一定影响。鉴于施工期的打桩噪声具有强度高、时间相对短的特点,海上施工期应对每日预计打桩数量(即最高数量)、打桩的持续时间做出预测,在时间上控制一次一桩。

(2)施工期水下打桩中应严格确立在距离桩基一定范围为鱼类受水下噪声影响的危险区域,基于上述的分析在该项目中对应的保护距离为1km,在该范围内应对鱼类、江豚活动进行可能的驱赶、搬移等工作。

(3)注意鱼类在遭到水下噪声影响时所处的生命周期,尽力避免鱼类在繁殖期、产卵期时的施工,建立水中作业时间窗概念。水中作业时间窗表示在该段时间中对某个物种的潜在影响最小,或者在该窗时间内物种本身的生命周期使之不受影响。

(4)确定打桩时间和形式前应该对海域内不同鱼类的活动和分布进行全面的考虑。由于鱼类具有多种行为使得它们遭受噪声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如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功能的作用有一定的季节性,每年5—7月是主要季节。工程中作业顺序应安排得当,电缆铺设和风力发电机组打桩尽可能地避开渔业敏感季节;如高机动游动的鱼类可以在打桩进行时离开该海域而停止施工后返回,而其他鱼类如虾虎鱼则具有较低的机动性,无法快速离开一个海域,因此,可以依据不同的鱼种其洄游迁徙的时间而确定打桩的时间。

(5)施工期的一般施工活动中,应注意施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的维护和更新,尽量采用低噪声环保机械,避免噪声过大的运输船只在海上运输作业。

2.建议(www.xing528.com)

由于不同海域和不同声传播条件下,水下噪声强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建议在施工期进行水下打桩噪声的实际现场监测,评估施工海域水下噪声强度及传播影响距离,以进行实时的防护措施调整。

(1)施工期水下噪声跟踪监测。在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施工期间,从施工期开始及时跟踪监测施工所产生的水下噪声特别是在施工期的第一个月,在风电站内安装的各类基础,至少应进行一次完整的水下噪声测量。在距离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300~1000m处、不同的水层深度处(水听器离海面1~3m,垂直阵一般应布设到近海底)实时监测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打桩时产生的水下噪声。

监测内容有:①打桩施工所产生的最大声压级Lpeak(d B/re 1μPa);②噪声频带有效声压级(dB/re 1μPa);③噪声声压谱(密度)级;④分析水下噪声时—频特性。

(2)营运期水下噪声跟踪监测。在海上风电场营运期,必须在不同风速风力发电机组的3个输出级别:低、中和额定风速输出时进行水下噪声测量。在距离风电场单个风力发电机组约100m处监测水下辐射噪声。同时应在距离风电场外部界限3~4km处进行水下背景噪声和风电噪声的综合测量。

监测内容有:①噪声频带有效声压级(dB/re 1μPa);②噪声声压谱(密度)级;③分析水下噪声时—频特性;④可考虑同时测量风力发电机组营运在空气中的辐射噪声。

必须在风电场投入运行后的12个月内向相关部门提交工程海域水下噪声监测报告,在项目营运初期,进行江豚的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