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HJ/T 169—2004,该风电场项目的船舶燃油泄漏事故涉及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且工程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和脆弱,因此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为风力发电机组占用海域周围5km范围内海域,溢油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1.溢油事故模型建立
海上发生溢油,其结果是油膜一方面在风力和潮流共同作用下漂移,一方面向四周进一步扩展。在潮流作用下,油膜中心初始位置S0经时刻Δt后漂移到了新的位置,即
式中 VL——拉格朗日速度。
在风的影响下,油膜漂移速度的增加量为风速的2%~3%,漂移方向与风向成0°~40°夹角。由于夹角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值,故油膜中心的漂移速度和方向是表面海流和风所引起的流速的矢量和,即
式中 VT、VW——潮流速度和风速;
α——风因子,一般取为0.02~0.03。
在潮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油膜的质心位置S0经时刻Δt后漂移到新的位置,即
式中 u、v——t时刻的预报潮流流速;
θ——t时刻的风向(向北为0°)。
2.溢油源强及位置
结合工程布置和通航情况,溢油点考虑位于现有航线3号通航孔南侧风力发电机组较为密集的风力发电机组处。
溢油量从最不利角度出发进行计算。根据通航孔规模,以允许通航最大1000t油轮发生泄漏事故,泄漏量为千吨级油轮单个油仓载油量100t作为源强进行预测。
3.预测工况(www.xing528.com)
溢油形式主要分为瞬时和连续溢油,一般而言,溢油量的10%为瞬时溢油,90%为连续溢油。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预测以原油作为油品的主要代表,考虑连续一小时溢油的情况,以大潮作为主要的潮流形式。
各种计算工况见表7-21和表7-22。
风速取值分别考虑区域的多年平均风速6m/s和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9.1m/s。
表7-21 发生在高潮位时刻工况组
表7-22 发生在低潮位时刻工况组
4.预测结果
对于距离工程最近的两个自然保护区,从表7-23预测结果来看,各计算工况24h扩散时间内,油膜均未到达上述自然保护区,因此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的前提下,溢油事故不会对上述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表7-23 溢油油膜抵达时间
续表
续表
随着风速增大,油膜抵达敏感地区的时间缩短,而溢油发生的扫海面积较大,会给溢油的回收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故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尽快采取阻拦措施,并组织人员进行油品的回收工作,尽量减小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