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1 施工期干扰活动对鸟类的影响
在风电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和机械的进驻,升压站、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建设的土方开挖,施工便道修建等活动会对鸟类生境造成一定破坏,干扰鸟类活动,使原来在风电场区域栖息觅食的鸟类远离风电场,从而使风电场区域内的鸟类数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但这一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施工干扰对鸟类活动的影响可逐步消失。
5.5.1.2 风力发电机组噪声对鸟类的影响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叶片扫风噪声和机械运转噪声。由于大多数鸟类对噪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该噪声环境条件下,大多数鸟类会选择回避,减少活动范围(Kahlert等,2004;Desholm,2005)。通常陆上风电场由数十台或数百台风力发电机组组成,这些风力发电机组同时运转时发出一定的噪声,对风电场区和周围鸟类造成干扰,使鸟类远离风电场,还会对鸟类的繁殖活动产生影响,使鸟类的营巢成功率下降(Kingsley,Whittam,2001)。
但风力发电机组噪声对鸟类影响的范围通常有限。根据我国目前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技术参数,多数风力发电机组轮毂处的噪声可达102d B(A)。一般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组所产生的噪声在距风力发电机组500m外已基本不受影响(李文婷,2004)。且鸟类对噪声有一定的忍耐力,会逐步适应风电场区域的噪声。德国曾在1994—1999年在30台风力发电机组附近,对风力发电机组噪声对鸟类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只要与鸟的栖息地保持250m的距离,风力发电机组噪声对鸟类正常的栖息、觅食的影响较小(魏科技,2011)。
5.5.1.3 栖息地侵占对鸟类的影响
陆上风电场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1)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机座和升压站等设施的永久占地对鸟类栖息地的直接侵占,通常来说风力发电机组机座和升压站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大约占风电场面积的2%~5%(Fox等,2006),这部分面积的侵占导致鸟类栖息地的完全丧失。(www.xing528.com)
(2)若陆上风电场选择在鸟类适宜栖息地内建设,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旋转干扰迫使鸟类避开原有的飞行路径,从某种程度上说风力发电机组阵列对原有适宜栖息地产生了切割效应,导致栖息地破碎化,进而使栖息地质量下降;此外鸟类在风电场区域内迁飞存在与风力发电机组相撞的风险,风电场及周边区域将不再适宜作为鸟类的栖息觅食场所,这可能使鸟类失去整个风电场大的栖息地。如鄱阳湖区湖滩风电场直接影响鄱阳湖区鸟类栖息地187km2,减少了一定数量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场所(贺志明,2010);台湾彰化风电场建设使台湾东沙洲鸟类栖息地面积减少81.5km2,约占总栖息地面积的13.9%(施月英,2008)。但相关研究也表明,只要风电场区域内有觅食地存在,鸻鹬类等中小型涉禽、水鸟仍然能够在此停歇、觅食,因为它们可以成功改变飞行方向以避开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觅食(Christsen,Hounisen,2005)。
(3)在一定条件下陆上风电场矗立的数十台至上百台风力发电机组是猛禽经常停息的地点,原本栖息在这些地区的鸟类经常会放弃这些栖息地以避开猛禽停歇地而避免被捕食,如栖息在草原上的艾草榛鸡(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和尖尾松鸡(Tympanuchus Phasianellus)会主动放弃风力发电场及其附近的栖息地,因为栖息于这些地区会使它们易于暴露给猛禽(王明哲,2011),从而使这些鸟类丧失了原有的栖息地。
总的说来,陆上风电场的建设导致鸟类栖息地的部分丧失和生境的破坏,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鸟类提供安稳的营巢空间和丰富的食物来源,生境遭到破坏影响到鸟类的栖息和觅食,从而对风电场及周边区域鸟类的群落组成及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风电场由于不同建设区域生境的差异、风电场规模的不同以及区域分布鸟类对风电场敏感性的不同,其干扰影响往往具有明显差异,国外相当一部分陆上风电场的研究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对鸟类的干扰影响范围在600m以内(表5-3)。
表5-3 国外陆上风电场运行对鸟类分布的干扰影响
注:L表示“大”,50~200台风力发电机组;M表示“中等”,10~50台风力发电机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