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一)ARPAnet——互联网的雏形
互联网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冷战”时期。当时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仍然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旦网络中心遭到破坏,整个计算机网络就会陷入瘫痪,也就是说计算机网络规模越是庞大,那么当它遭到破坏时,破坏力也会越大。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美国国会在1958年批准成立了 “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以推进技术的创新研究,从而增强其军事实力。ARPAnet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最初只有4台计算机的4个站点相连。
1969年9月2日4台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接口信息处理机开始成功地进行异地信息交换,这就是APPAnet的诞生,也是互联网的起源。
1969年11月21日中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的一台计算机与千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相连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正如20年后 《时代》周刊评论的那样:这宣告了网络世界的到来。
1979年,ARPAnet的节点越来越多,许多计算机连接到ARPAnet上,用户群越来越庞大。为了协调、指导网际互联协议和体系结构设计,ARPA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委员会网际控制与配置委员会 (ICCB,Internet Control and Configuration Board)。新的网络协定定名为TCP/IP,英文全称为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1980年,ARPA开始把ARPA上运行的计算机转向新的TCP/IP协议。1982年,美国国防部通过命令方式要求所有联入ARPAnet的网络必须采用IP协议互联。
1983年,TCP/IP成为了这种互联网络上的标准通信协议。这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由于用户和网上信息流量大增,导致ARPAnet的分化,把所有军方的信息移至MILnet上,而剩下的民用演变成今天的互联网,为大众所享用。
(二)NSFnet——互联网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National Science Fundetion)建立了六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使科研人员可以共享以前军方只为少数人提供的超级计算设施,使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远程访问这些计算机中心。
1986年建成了名为NSFnet的信息网络,该网络互联了NSF所有的超级计算机,并联入了ARPAnet。
1990年7月,ARPAnet宣告解散,NSF作为互联网的主干网逐渐得到了充分发展。NSFnet同样采用TCP/IP协议,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使用服务阶段。从此,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很快走向了整个世界。
1992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即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 000亿~4 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 (NII),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倡议者认为,它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影响。
(三)互联网的未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其应用将涵盖从办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场营销、服务等广泛领域。另外,互联网带来的电子贸易正改变着现今商业活动的传统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广泛的互联必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
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网络无整体规划和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不清晰以及容错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这些对于商业领域的不少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性问题是困扰Internet用户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虽然现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协议来确保Internet网上的联机商业交易的可靠进行,但真正适用并将主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尚不明确。另外,Internet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nternet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Internet才能更好地发展。
人们不断地憧憬着互联网所带来的无限的可能性。有人认为,它将会是一种可大可小的互联网。当你想要把它带在身边时,你不用拎一个很大的背包把它装进去,而是把它变小,放入自己的口袋中,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打开互联网,就能帮助你搜索你所需要的资料;它还有可能是可以随处旅游的 “真实镜”、可以打出五线谱并能演奏的 “模拟琴”、可以让图画变为实物的 “马良笔”,以及让互联网变为机器人的 “转变程序”,等等。
互联网以后的功能我们还无法确切的预知,但值得肯定的是,互联网将会越来越神奇,人们的生活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多彩。
(四)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1.互联网在中国的初探
1986年,中国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启动了名为CANET(中国学术网)的国际联网项目,它是我国最早的国际联网项目。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89年,为了实现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共享,实现电子邮件的国际转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加速器中心开展合作。同时,通过CHINAPAC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之间的电子邮件连接。
1990年,电子工业部第15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通过与德国、加拿大的合作,实施了基于X 400的MHS系统的中国研究网项目,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连接。同年,中国政府正式向互联网信息中心登记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 “CN”,并通过了使用这个中国自己的域名的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
199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通了一条连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线性加速器中心的64Kbps国际数据信道。通过运行DECNET协议并经过SLAC主机的转换,实现了电子邮件通信的功能。
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首次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直接连接,同时获准注册顶级域名 “CN”。
在互联网进入我国的初期,我们对它的应用还比较单一,仅仅停留于单一的电子邮件服务,还远远没有形成开放性的人人都能参与的市场化网络。
2.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1994年8月,当时的邮电部在美国SPRINT电信公司的协助下,建立了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逐渐在各大城市建立国际节点。并于1995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那天宣布,向社会各界开放此项业务,提供所有互联网服务,开始了国内互联网络市场化阶段。
正是在这一个阶段,政府为了推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先后批准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网络、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金桥信息网,成为推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力军。
1997年10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内地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进行首次全面调查显示,我国内地上网计算机数为29.9万台;宽带总容量为26.64M;上网用户数为62万。而截至2000年12月21日,我国内地上网计算机数提升至892万台;宽带总容量为2 799M;上网用户数为2 250万。
1997年,爱立信 (Ericsson)、诺基亚 (Nokia)、摩托罗拉 (Motorola)等通信业巨头在无线应用协议论坛 (WAP Forum)中制定了手机上网(WAP)。它使用一种类似于HTML的标记式语言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并可通过WAP Gateway直接访问一般的网页。通过WA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通信终端来获取互联网上的即时信息或公司网站的资料,真正实现无线上网。
手机上网 (WAP)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传统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放号,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3G网络的开通,使得手机上网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较2009年年底增加7 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国内宽带网民规模为4.5亿,有线 (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3个小时。此外,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人,较2009年年底增加6 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依然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手机网民用户增幅较2009年趋缓。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
(五)互联网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第一,军事技术的要求促使了互联网的产生。“冷战”时期的美国军方为了增强其计算机网络的防御性,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便着手开始军用网络的研究。
第二,学术界的科研要求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了使科研人员可以共享信息资源,在全美建立了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并在后来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广域网络。
第三,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对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紧迫。
第四,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五,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它的开放性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和生产效率,成为人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目前,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理解为:
在全球范围,由采用TCP/IP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相互连接而成的最大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它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二、Web 2.0的到来
随着博客的兴起,人们在互联网上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获取信息,博客给人们表达自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互式平台。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社会化、自组织,一场以 “交互”为核心的互联网创新浪潮扑面而来。
(一)Web2.0的含义和应用组成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 “读”向 “写”以及 “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革命为我们带来了Web2.0。它是新世纪人文领域中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互联网领域的具体体现。互联网的参与者由被动地使用转向了主动地同专业人员一起创建它,这是互联网民主化进程的表现。
以服务器推送信息的不同方式,可以将Web2.0分为以下5种应用模式,这几种方式也构成了Web2.0的主要应用组成。
1.Blog——博客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仍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博客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2.Wiki——维基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 “wee kee wee kee”,原本是 “快点快点”的意思。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为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www.xing528.com)
3.Tag——互动标签
Tag(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然后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它还通过与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
4.SNS——社会性网络服务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也指社会现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载体,如短信SMS服务。SNS的另一种常用解释: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即 “社交网站”或 “社交网”。社会性网络 (Social Networking)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就是社会性网络网站 (SNS网站)。
5.RSS——联合组织规范技术
RSS(简易信息聚合,也叫聚合内容)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RSS目前广泛用于网上新闻频道、Blog和Wiki,主要的版本有RSS 0.91,RSS 1.0,RSS 2.0。使用RSS订阅能更快地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
(二)Web2.0的特点
第一,信息源的广泛化。在Web2.0里,参与者都能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大大扩大了信息的来源,而不像Web1.0里信息的发布是由特定的编辑人员或管理人员制定的。多人参与Web2.0。
第二,可读可写互联网。在Web1.0里,互联网是 “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 “可写可读互联网”。
第三,信息内容的草根化。由于Web2.0使人人都能成为信息源,因此,参与者可以将身边的所闻所感,大到对公共事务的个人看法,小到个人心情感言自由地发布到互联网上,这将改变传统互联网信息内容一贯的官方言辞,越来越多的个人化言论将出现在互联网上。同时,网站的数据共享程度很高,允许用户随意上传和下载数据。
第四,所有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数据。例如,个人的博客。
第五,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通过浏览器轻松完成。
可以看出,Web2.0是对Web1.0的加强,使得互联网的服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Web2.0所带来的影响
1.传播领域的革新
(1)传播思想的革新。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姆提出的 “六度分隔”理论认为: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拿博客来说,每个博主都可以有自己的博客圈,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建立自己的博客圈,它不仅仅是虚拟的网络,而且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圈,是一个可以信任的网络。Web2.0将六度关系理论应用于信息的传播,强调通过个人与个人的交流促进信息本身的交流,拉近人们的现实距离。
(2)传播内容的革新。Web2.0扩大了信息源,参与者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此,此时互联网上的信息将比Web1.0时期更多更繁杂。这些微内容将信息传播对象分解成很小的单位,类似于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的数据元、信息元、知识元。
在Web2.0中,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这些微内容,数量正越来越多,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3)信息接受者的变化。Web2.0的 “去中心化”强调了需求的个性化,因此信息的管理者不再一味地追求信息的数量,而是更加重视不同受众的个性化诉求。
2.社会领域的革新
(1)人与人关系的变革。“媒介即人的延伸”。Web2.0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了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Web 2.0的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扩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扩展为更多 “自组织”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个体生产内容的目的,也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延伸,Web 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个互联网上的 “拟态社会”与现实的融合程度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2)人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人们在进行博客活动、参与Wiki创作,或是运用社会书签或SNS都是利用Web 2.0寻求自己存在于社会的价值。而Web 2.0给个体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为个人独享的社会界面,这个界面是一种个人化的舞台,个人通过它向社会展示自己,取得社会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Web2.0的应用,不仅是一种个人与社会沟通的界面,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3)变革了网络生活方式
Web2.0平台集聚了海量真实用户,从而实现了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大分工。若干个平台运营商和无数应用服务商共同组成了新的产业链,提高了网络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效率,大大提升了用户网络生活的质量。从此,网络生活不再是以往用户追着信息跑的情形,而是信息朝着用户来,并且用户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的新局面。
同时Web2.0产生了新的权力关系,也折射出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力关系的变化。
三、网络传播新趋势——Web3.0时代
Web3.0的概念最初是由比尔·盖茨2005年在微软公司关于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上首次提出的,后来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海量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网民对互联网个性化、精准化的需求增加。互联网将朝着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网络新时代——Web3.0时代正在渐渐靠近我们。
(一)Web3.0的含义和个性化应用
对于Web3.0最常见的解释是,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系统程序才能实现的系统功能。用户数据审计后,同步于网络数据。
Web3.0环境下的个性化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iGoogle个人门户
Web3.0提供了个人门户iGoogle作为个人的信息中心,个性化界面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综合学习平台,也是个人连接个性化网络的入口。iGoogle充分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尊重了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使用习惯,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自主权,实现其自我价值。iGoogle中为用户设计了很多功能模块,如电子邮件、新闻资讯、科技、书签、翻译、娱乐与游戏、通信等。用户通过在自定义网页上选择内容模块的方式,可以任意添加和重组符合自己偏好的栏目或功能模块。通过将小工具拖动至网页中合适的位置,或者将一些工具最小化,还可以与同伴共享有价值的小工具。iGoogle也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要来布局网页,将个体常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工具汇集在一起的方式,改变了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方便他们快速、迅捷地浏览网页上的重要信息。同步进行学习与娱乐的方式,使用户能够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iGoogle提供的顾问服务,能够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完全的答复。
2.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
网络阅读或者在线阅读,是读者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可读设备对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阅读。由于网络和手机阅读可以使用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信息,而且相比较传统阅读而言,用户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图片、音视频文件等的视觉冲击,新一代的手机用户还能快速地查看电子邮件或浏览网页,阅读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小说等大大提高了网民阅读的趣味性。这种个性化的多媒体服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学习的效率。
3.数据整合和聚合
作为Web2.0的升级版,Web3.0仍然是建立在Web2.0的基础上,并且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交互功能的互联网模式。Web3.0利用Mashup技术可以实现对用户生成的信息内容的整合,用户可以自由整合数据资源。经过整合后的信息特征性更加明显,信息描述的精度更好,便于网络用户搜索。例如,可以把允许用户对餐厅做出评价的程序,与Google的电子地图整合在一起。新产生的Mashup不仅可以显示用户对每个餐厅的评价,而且还可以将每个餐厅的地理位置标注在电子地图上,以便用户能很快找到需要的餐厅。在Web3.0上创建Mashup将会是所有人都能完成的简单任务。同时,对于UGC的筛选性过滤也将成为Web3.0的一大亮点。Web3.0平台的用户可以自由创建信息单元模块,所有的信息都是由用户自己控制,平台智能化处理网络信息的整合,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最终聚合Web3.0。将传统的聚合和数据挖掘技术融合,打造出更加精确、快速的Web挖掘个性化搜索引擎。
4.微博
所谓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非正式的小型的博客。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国内目前也有不少微博网站,如网易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微博。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分享、传播和获取信息的平台,传播速度甚至要快于媒体。微博之所以迅速流行,与它具有的三大特性密切相关:首先是便携性。人们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工具,比如手机、API接口或者IM软件等新建和编辑微博的内容。其次是原创性。用户无须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哪怕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能发短信,就可以使用微博。“140个字的限制,甚至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统一水平线上”。用户可以随时记载自己某一时刻的心情、感悟,或者一些可供分享的信息,可以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可以是对某件事情的完整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微博已经变成个人的心情日记本。最后,微博具有很强的交换性。用户不需要像博客那样面对面交流,可以采用“脸对背”的方式,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
5.Openid
Openid是个性化的数字身份识别框架,它完全以用户为中心。Openid采用基于URI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来认证用户身份,相当于用户的网络身份证。用户名就是用户的网络地址,密码被安全地存储在一个Openid服务网站上 (用户可以选择一个可信任的Openid服务网站或者自己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站)。用户登录非常简单,通过输入注册好的Openid用户名,在Openid服务网站输入密码 (或者其他需要填写的信息)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成功登录。并且它是一种免费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通过一次注册,就可以访问所有支持这项技术的网站,用户不再为多次注册而烦恼。Openid主要包含了15个用户模块,包括电子邮件、身份认证、网络下载等。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哪些信息被共享,例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目前网络上支持Openid技术的网站超过900万家,如My Space、Yahoo、Google、Onedoor、Openid、Xinmimi、yupoo、99shop等。随着最新的Openid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Web3.0的特点
第一,从内容的层面来看,对内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大为提高。首先,Web3.0将应用Mashup技术对用户生成的内容信息进行整合,使得内容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显,便于检索。将精确地阐明信息内容特征的标签进行整合,提高信息描述的精确度,从而便于互联网用户的搜索与整理。同时提供信息的互联网用户的可信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其次,聚合技术的应用将在Web3.0模式下发挥更大的作用,TAG/ONTO/RSS基础聚合设施,渐进式语义网的发展也将为Web3.0构建完备的内容聚合与应用聚合平台。
第二,从内容平台的层面来看,Web3.0下的平台更为兼容。Web3.0能够使不同终端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平台,能将整个网络的数据库联合起来,网络上的所有服务器将共享数据库,Web3.0作为一个大型的信息库,互联网上每一个网络终端都是这一数据库的查询入口,不存在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技术方面的阻力。
第三,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技术更为有效和有序。Web3.0将建立可信的SNS(社会网络服务系统),可管理的Vo IP与IM,可控的Blog/Vlog/Wiki,实现数字通信与信息处理、网络与计算、媒体内容与业务智能、传播与管理、艺术与人文的有序有效结合和融会贯通。
(三)Web3.0所带来的影响
1.对文化的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Web3.0技术的出现,全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进而也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网络学习模式将更加多样化。
(2)Web3.0时代将会给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大众传媒网络化程度加深,并且将在竞争中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媒体形态。同时互联网本身也成为职业大众传媒,在网络的影响下媒体将变成信息和民意的聚合体。受众将处于 “信息压力场”的紧紧包围中,而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把关者。传播过度的社会即将到来。
2.对经济模式的影响
Web3.0模式为系统支撑的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它实现了移动商务的功能,通过互联网与通信的融合用户,可以通过所有智能终端的无缝连接而得到即时交互信息服务。另外,Web3.0的出现会改变现有的网络营销模式,用户的价值能够真正得到体现,使互联网营销变成一种全员营销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