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设计方要为企事业用户方提供网络应用一揽子解决方案,就应该了解企事业各方面网络应用的需求。网络工程设计方不是行业领域专家,不可能真正理解每个企事业的某些特殊需求,有些应用设计与现有管理模式不匹配是难免的。企事业各部门业务人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等问题,都有可能对提出的系统需求产生影响。在大多数企事业中,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更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在业务流程合理化调整方面带来的困扰。
通过对用户方实施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建筑物进行实地考察,由用户方提供建筑工程图,从而了解相关建筑结构,分析施工,难易程度,并估算大致费用。需了解的其他数据包括中心机房的位置、信息点数、信息点与中心机房的最远距离、电力系统状况、建筑楼情况等。综合布线系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根据造价、建筑物距离和带宽要求确定光缆的芯数和种类。
2)根据用户方建筑楼群间距离、马路隔离情况、电线杆、地沟和道路状况,对建筑楼群间光缆的敷设方式可分为架空、直埋或是地下管道敷设等。
3)对各建筑楼的信息点数进行统计,用以确定室内布线方式和配线间的位置。建筑物楼层较低、规模较小、点数不多时,只要所有的信息点距设备间的距离均在90m以内,信息点布线可直通配线间。建筑物楼层较高、规模较大、点数较多时,即有些信息点距主配线间的距离超过90m时,可采用信息点到中间配线间、中间配线间到主配线间的分布式综合布线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设计要考虑以下点。
1)工作区内线槽要布得合理、美观。
2)信息座要设计在距离地面30cm以上。
3)信息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m范围内。
5)所有工作区所需的信息模块、信息座、面版的数量。
6)RJ-45所需的数量。
2.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涉及到水平子系统的传输介质和部件集成,主要有以下6点。
1)确定线路走向。
2)确定线缆、槽、管的数量和类型。
4)订购电缆和线槽。
5)如果打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多少根吊杆。
6)如果不用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多少根托架。
确定线路走向一般要由用户、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到现场根据建筑物的物理位置和施工难易度来确立。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电缆的类型和长度一般在总体设计时便已确立,但考虑到产品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误操作等因素,在订购时要留有余地。
订购电缆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电缆走向。
2)确认到设备间的接线距离。
3)留有端接容差。
在水平布线通道内,关于电信电缆与分支电源电缆要说明以下几点。
1)屏蔽的电源导体(电缆)与电信电缆并线时不需要分隔。
2)可以用电源管道障碍(金属或非金属)来分隔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
3)对非屏蔽的电源电缆,最小的距离为10cm。
4)在工作站的信息口或间隔点,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cm。
水平布线,是将电缆线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间接到每一楼层的工作区的信息输入/输出(I/O)插座上。设计者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从路由(线)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等几个方面考虑。但由于建筑物中的管线比较多,往往要遇到一些矛盾,所以,设计水平子系统时必须折中考虑,优选最佳的水平布线方案。一般可采用以下3种类型。
1)直接埋管式。
2)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的方式。
3)适合大开间及后打隔断的地面线槽方式。
其余都是这3种方式的改良型和综合型。现对上述方式进行讨论。
(1)直接埋管线槽方式
直接埋管布线方式如图8-1所示。是由一系列密封在现浇混凝土里的金属布线管道或金属馈线走线槽组成。这些金属管道或金属线槽从水平间向信息插座的位置辐射。根据通信和电源布线的要求、地板厚度和占用的地板空间等条件,直接埋管布线方式可能要采用厚壁镀锌管或薄型电线管。这种方式在老式的设计中非常普遍。
图8-1 直接埋管布线方式
现代楼宇不仅有较多的电话语音点和计算机数据点,而且语音点与数据点可能还要求互换,以增加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的灵活性。因此综合布线的水平线缆比较粗,如3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外径1.7mm,截面积17.34mm2,5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外径5.6mm,截面积24.65mm2,对于目前使用较多的SC镀锌钢管及阻燃高强度PVC管,建议容量为70%。
对于新建的办公楼宇,要求面积为8~10m2便拥有一对语音、数据点,要求稍差的是10~12m2便拥有一对语音、数据点。设计布线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先走线槽再走支管方式
线槽由金属或阻燃高强度PVC材料制成,有单件扣合方式和合式两种类型。
线槽通常悬挂在天花板上方的区域,用在大型建筑物或布线系统比较复杂而需要有额外支持物的场合。用横梁式线槽将电缆引向所要布线的区域。由弱电井出来的缆线先走吊顶内的线槽,到各房间后,经分支线槽从横梁式电缆管道分叉后将电缆穿过一段支管引向墙柱或墙壁,贴墙而下到本层的信息出口(或贴墙而上,在上一层楼板钻一个孔,将电缆引到上一层的信息出口);最后端接在用户的插座上,如图8-2所示。
在设计、安装线槽时应多方考虑,尽量将线槽放在走廊的吊顶内,并且去各房间的支管应适当集中至检修孔附近,便于维护。如果是新楼宇,应赶在走廊吊顶前施工,这样不仅减少布线工时,还利于已穿线缆的保护,不影响房内装修;一般走廊处于中间位置,布线的平均距离最短,节约线缆费用,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线越短传输的质量越高),尽量避免线槽进入房间,否则不仅费钱,而且影响房间装修,不利于以后的维护。
弱电线槽能走综合布线系统、公用天线系统、闭路电视系统(24V以内)及楼宇自控系统信号线等弱电线缆。这可降低工程造价,同时由于支管经房间内吊顶贴墙而下至信息出口,在吊顶与其他的系统管线交叉施工,减少了工程协调量。
(3)地面线槽方式
地面线槽方式就是弱电井出来的线走地面线槽到地面出线盒或由分线盒出来的支管到墙上的信息出口。由于地面出线盒或分线盒或柱体直接走地面垫层,因此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或需要打隔断的场合。
地面线槽方式就是将长方形的线槽打在地面垫层中,每隔4~8m拉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在支路上出线盒起分线盒的作用),直到信息出口的出线盒。线槽有70型外形尺寸70mm×25mm,有效截面1470mm2,占空比取30%,可穿24根水平线(3、5类混用);50型外形尺寸50mm×25mm,有效截面积960mm2,可穿插15根水平线两种规格。分线盒与过线盒均有两槽或三槽分线盒拼接。
图8-2 先走线槽再走支管布线方式
地面线槽方式有如下优点。
1)用地面线槽方式,信息出口离弱电井的距离不限。地面线槽每4~8m接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布线时拉线非常容易,因此距离不限。
强、弱电可以同路由。强、弱电可以走同路由相邻的地面线槽,而且可接到同一线盒内的各自插座。当然地面线槽必须接地屏蔽,产品质量也要过关。
2)适用于大开间或需打隔断的场合。如交易大厅面积大,计算机离墙较远,用较长的线接墙上的网络出口及电源插座,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时在地面线槽的附近留一个出线盒,联网及取电都解决了。又如一个楼层要出售,需视办公家具确定房间的大小与位置来打隔断,这时离办公家具搬入和住人的时间已经比较近了,为了不影响工期,使用地面线槽方式是最好的方法。
3)地面线槽方式可以提高商业楼宇的档次。大开间办公是现代流行的管理模式,只有高档楼宇才能提供这种杂乱无序线缆的大开间办公室。
地面线槽方式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地面线槽做在地面垫层中,需要至少6.5cm以上的垫层厚度,这对于尽量减少挡板及垫层厚度是不利的。
2)地面线槽由于做在地面垫层中,如果楼板较薄,有可能在装潢吊顶过程中,被吊杆打中,影响使用。
3)不适合楼层中信息点特别多的场合。如果一个楼层中有500个信息点,按70号线槽穿25根线算,需20根70号线槽,线槽之间有一定空隙,每根线槽大约占100mm宽度,20根线槽就要占2.0m的宽度,除门可走6~10根线槽外,还需开1.0~1.4m的洞,但弱电井的墙一般是承重墙,开这样大的洞是不允许的。另外地面线槽多了,被吊杆打中的机会相应增大。因此我们建议超过300个信息点,应同时用地面线槽与吊顶内线槽两种方式,以减轻地面线槽的压力。
4)不适合石质地面。地面出线盒宛如大理石地面长出了几只不合时宜的眼睛,地面线槽的路径应避免经过石质地面或不在其上放出线盒与分线盒。
5)造价昂贵。如地面出线盒为了美观,盒盖是铜的,一个出线槽盒的售价为300~400元。这是墙上出线盒所不能比拟的。总体而言,地面线槽方式的造价是吊顶线槽方式的3~5倍。目前地面线槽方式大多数用在资金充裕的金融业楼宇中。
在选型与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型时,应选择那些有工程经验的厂家,其产品要通过国家电气屏蔽检验,避免强、弱电同路对数据产生影响;敷设地面线槽时,厂家应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避免打上垫层后再发现问题而影响工期。
2)应尽量根据甲方提供的办公家具布置图进行设计,避免地面线槽出口被办公家具挡住,无办公家具图时,地面线槽应均匀地布放在地面出口;对有防静电地板的房间,只需布放一个分线盒即可,出线走敷设静电地板下。
3)地面线槽的主干部分尽量打在走廊的垫层中。楼层信息点较多,应同时采用地面管道与吊顶内线槽两种相结合的方式。
3.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
现在,许多大楼在综合布线时都考虑在每一楼层都设立一个管理间,用来管理该层的信息点,屏弃了以住几层共享一个管理间子系统的做法,这也是布线的发展趋势。
作为管理间一般有以下设备。
●机柜。
●集线器。
●信息点集线面板。
●语音点S110集线面板。
●集线器的整压电源线。(www.xing528.com)
作为管理间子系统,应根据管理的信息点的多少安排使用房间的大小。如果信息点多,就应该考虑一个房间来放置;信息点少时,就没有必要单独设立一个管理间,可选用墙上型机柜来处理该子系统。
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管理子系统常采用单点管理单交连、单点管理双交连和双点管理双交连3种方式。
(1)单点管理单交连
这种方式使用的场合较少,它的结构图如图8-3。
图8-3 单点管理单交连
(2)单点管理双交连接
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连。单点管理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设备或互联设备附近,通过线路不进行跳线管理,直接连至用户工作区或配线间里面的第二个接线交接区。如果没有配线间,第二个交连可放在用户间的墙壁上,如图8-4所示。
图8-4 单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在配线间用硬接线实现
用于构造交接场的硬件所处的地点、结构和类型决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方式。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规模和选用的硬件。
(3)双点管理双交连
当低矮而又宽阔的建筑物管理规模较大、复杂(如机场、大型商场)多采用二级交接间,设置双点管理双交连。双点管理除了在设备间里有一个管理点之外,在配线间仍为一级管理交连(跳线)。在二级交连间或用户房间的墙壁上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连。双交连要经过二级交连设备。第二个交连可能是一个连接块,它对一个接线块或多个终端块(其配线场与站场各自独立)的配线和站场进行组合,如图8-5所示。
图8-5 双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用做配线
4.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干线子系统包括: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在敷设电缆时,对不同的介质电缆要区别对待。
(1)光纤电缆
1)光纤电缆敷设时不应该绞结。
2)光纤电缆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
3)光纤电缆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PVC管。
4)光纤电缆需要拐弯时,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30cm。
5)光纤电缆的室外裸露部分要加铁管保护,铁管要固定牢固。
6)光纤电缆不要拉得太紧或太松,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
7)光纤电缆埋地时,要加铁管保护。
(2)同轴粗电缆
1)同轴粗电缆敷设时不应扭曲,要保持自然平直。
2)粗缆在拐弯时,其弯角曲率半径不应小于30cm。
3)粗缆接头安装要牢靠。
4)粗缆布线时必须走线槽。
5)粗缆的两端必须加终接器,其中一端应接地。
6)粗缆上连接的用户间隔必须在2.5m以上。
7)粗缆室外部分的安装与光纤电缆室外部分安装相同。
(3)双绞线
1)双绞线敷设时线要平直,走线槽,不要扭曲。
2)双绞线的两端点要标号。
3)双绞线的室外部分要加套管,严禁搭接在树干上。
4)双绞线不要拐硬弯。
(4)同轴细缆
同轴细缆的敷设与同轴粗缆有以下几点不同。
1)细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20cm。
2)细缆上各站点距离不小于0.5m。
3)一般细缆长度为183m,粗缆为500m。
在多层楼房中,经常需要使用干线电缆的横向通道才能从设备间连接到干线通道,以及在各个楼层上从二级交接间连接到任何一个配线间。请记住,横向走线需要寻找一个易于安装的方便通道,因而两个端点之间很少是一条直线。
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是一个公用设备存放的场所,也是设备日常管理的地方,在设计设备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间应设在位于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
2)应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
3)设备间应在服务电梯附近,便于装运笨重设备。
4)设备间内要注意:
●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要有较好的照明亮度。
●要安装符合机房规范的消防系统。
●使用防火门,墙壁使用阻燃漆。
●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个安全通道。
5)防止可能的水害(如暴雨成灾、自来水管爆裂等)带来的灾害。
6)防止易燃易爆物的接近和电磁场的干扰。
7)设备间空间(从地面到天花板)应保持2.55m高度的无障碍空间,门高为2.1m,宽为90m,地板承重压力不能低于500kg/m2。
因此,设备间设计时,必须把握下述要素。
1)最低高度。
2)房间大小。
3)照明设施。
4)地板负重。
5)电气插座。
6)配电中心。
7)管道位置。
8)楼内气温控制。
9)门的大小、方向与位置。
10)端接空间。
11)接地要求。
12)备用电源。
13)保护设施。
14)消防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