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
【解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人和自然人的合体,分别就对应了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2.×
【解析】从作用方向来看,教育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阻碍个体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就是负向功能。
3.×
【解析】《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但就其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刻性而言,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4.√
【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5.√
【解析】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情操,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6.×
【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7.√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德、智、体、美、劳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本构成。
8.√
(1)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2)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3)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9.×
10.×
【解析】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国家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教学形式,但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是地方和学校。
11.√
【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2.×
【解析】传统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中,在教师口头语言的基础上,为更丰富的传递信息而采用的一些简单的媒体材料。诸如:书本、图片、画册、黑板、模型、实物、小型展览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策略模式的要求会产生一些更先进的、脱离传统的简单板书、投影录像模式,出现了以计算机为主的多种媒体结合使用的现代教学媒体,比如数字多媒体教学平台,它对于现代教学模式是一种极大的补充而不是彻底取代。
13.√
【解析】班级中的正式组织就是指在班级中按照社会的一定的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并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的有法定地位的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不经正式规定而在正式组织内部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班级中非正式组织是学生间的友好、结伙、冲突、对立等自发性结成的。班级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相互影响,班主任不仅要重视班级正式组织,还要重视班级非正式组织。
14.×
【解析】德育可以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等其他形式来实现,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实现德育,还可以实现智育、体育、美育等。
15.×
【解析】当代教学新观念的六大趋势: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16.×
【解析】高原现象是指个体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疲惫而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17.×
18.√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1)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
(2)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3)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4)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
因此,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因素。
19.√
【解析】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他认为,一切道德行为,都不是主体按特定规则机械作出的,而是以已有的认知对自身、事件、他人、社会期望、法律等因素进行分析决策的结果。个体品德水平的高低,并非是因为他读到或记住更多更好的道德规则,而是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在道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对不同环境的要求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儿童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不是来自对某种社会规则的遵从,而是一种决策能力,即个体道德认知力。按照柯尔伯格的看法,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在道德判断上。他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的最重要成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因此,道德水平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提高。
20.√
【解析】惩罚是抑制或者减少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的方法或者过程,对严重的违规行为施以适当的惩罚,可以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次数。
21.×
【解析】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产生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
22.√
【解析】当代教学新观念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从教师提出问题过渡到学生质疑和互动提问,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24.√
【解析】当学生长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能力时,会表现习得性无力感,从而放弃努力。
25.×
【解析】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每个个体的长处,弥补其不足。
26.√
【解析】维果斯基认为,确定适当的目标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适当的目标”用一个比喻就是跳起来能够摘到的桃子,体现的是其最近发展区理论。
27.√
【解析】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1)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
(2)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3)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4)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5)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化教育影响、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6)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7)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8)反应适度。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
28.×
【解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聪明的学生,其非智力因素并不一定就差。
29.√
【解析】教育法规的作用。
(1)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
教育法规的指引作用指教育法规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门发展的目的、政策,指引人们按照国家的目的和要求开展教育活动。教育法规是国家统治阶级统治意志的体现,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向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宣传的教育规定和指示,明确要求各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必须执行这些条文。如:《教育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是从负向方向对人们的教育行为起指导作用。
(2)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
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教育法规具有突出的客观性。教育法规是针对所有人和所有机关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都是以教育法规为准绳的。二是教育法规的评价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只要人们的行为进入教育法的范畴,教育法规的评价对他们来说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想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的行为就必须与教育法一致。
(3)教育法规具有教育作用。
教育法规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把人们对教育的普遍要求凝结为稳定的教育行为规范,并向人们灌输这些规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教育思想意识,借助于人们的教育行为使其得以传播。第二,通过教育法规的实施从正负两个方面对人们产生教育作用。从正面来看,教育法规对合法的教育行为的保护和鼓励,对本人和他人有激励和示范作用;从负面来看,教育法规对不合法的行为的制裁就会警告本人和他人,如果再做此类行为也同样受到惩罚。
(4)教育法规具有保障作用。
教育法规的保障作用是指教育法规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教育义务得到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效进行。就教育权利来说,国家的教育管理权、人民的的平等受教育权、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权等,如果没有教育法规的保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
30.×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1.√
【解析】教育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包括教师申诉制度与学生申诉制度。
32.×
【解析】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并不是只有一种民事责任。
33.√
【解析】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之共性表现。
(1)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以共同的现实物质条件为基础:第一,它们都是产生于共同的现实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领域的事物,都要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公共秩序的要求,都具有社会历史性;第二,它们都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教育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在同一社会中,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映的利益关系一致。
(3)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它们都是对社会关系(包括教育关系)起调整作用,对人的行为(包括教育行为)起规范作用,并对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阻碍或促进作用。
34.√
【解析】教育行政执法是法定的教育行政机关实施、适用教育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的手段,因而它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拘束力和法律规范的执行力。在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如果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违反教育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教育行政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义务时,就会受到教育行政处罚或教育行政强制,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目的。所以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
35.×
【解析】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36.×
【解析】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成年人(如父母或老师)对小孩(子女或学生)身体使用的惩罚,可表现为各式殴打、罚站罚跪等。
体罚的危害:
(1)侵犯了儿童的人权和尊严。
(2)造成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可以导致长大后的行为问题。
(3)和家庭暴力之间没有严格的区限。反过来,暴力虐待儿童者多用体罚来辩解。
(4)靠体罚达到的效果是短期的。
(5)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如儿童怕被打手心而学习,反而会损害其求知欲。
(6)据科学研究表明,在体罚中成长的孩子长大之后智商普遍偏低,且易产生精神问题。
(7)违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www.xing528.com)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伤害,在生理方面,可能使学生致伤致残,甚至导致死亡;在心理方面,使儿童变得恐惧,缺乏安全感,并摧残学生的心灵,扭曲学生的人格,损害学生的尊严,窒息学生的思想。
37.×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
38.×
【解析】师德是建立在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的。
39.×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仅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还要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做到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
40.√
【解析】师德的形成和变化受社会大系统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继承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师德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是会变化的。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B
【解析】“现代教育学之父”是赫尔巴特。
2.C
【解析】只有在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才会与生产劳动分离,在其他社会形态下,学校教育都会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3.B
【解析】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4.C
【解析】改善人口质量属于教育社会功能里的人口功能。
5.D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
6.A
【解析】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有用性。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水平,不能体现测验的有效性,也就是测验的低效度性。
7.D
【解析】理想的师生关系特征包括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和宽容理解。
8.D
【解析】布鲁姆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进一步将认知领域目标划分为知识、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从低到高的水平。
9.A
【解析】诺笃尔普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诺笃尔普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因此此题选 A。
13.C
【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过程以及评价等。
14.C
【解析】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均衡性、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5.D
【解析】有意义学习具有四个特征: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具有渗透性;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16.C
【解析】弗洛伊德曾提出过解释遗忘现象的动机遗忘理论,认为个体并非真正遗忘,而是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压抑到了自己的无意识中。
1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替代性强化,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到榜样的行为或行为结果而受到的强化。
18.A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沃尔普首创,其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理论。
19.C
【解析】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传递一种信任,这样的期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20.D
【解析】1908年,贾德根据水下击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21.D
【解析】浮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个体可以不借助物体来对浮力进行理解,说明个体能够很好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形式思维),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只有到达了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才能很好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2.D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了从低到高的 8 个层次,依次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合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以及高级规则学习。
23.A
【解析】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
24.A
【解析】此题中学生出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下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25.B
【解析】 奖励和惩罚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教师在运用奖励和惩罚时,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罚观;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适当;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是奖励与惩罚都能达到激励的作用。
26.A
【解析】学习是指个体活动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依据此定义选A。
27.A
【解析】逆向负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消极影响,题干中材料一的学习是先前学习,材料二的学习是后继学习,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产生了干扰,即消极影响,所以属于逆向负迁移。
28.D
【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学科教学渗透等。
29.C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
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所以是一种社会关系。
30.A
【解析】依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学校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本题中在学校的负有管理职责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内发生伤害事故,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学校负主要责任。
31.A
【解析】教育法规的实施有其特殊性,就是与其他法规相比,教育法规的强制性显然要低得多。这是因为教育法规所涉及的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不可能对他们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并且教育工作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其间出现的问题大多数都是比较轻微的违法行为。在教育法规实施过程中把执法、守法和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遵守了教育性原则。
32.B
【解析】教师申诉不是通过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进行的,不具有诉讼的性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诉,由其所在区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相应的职能机构或者专门人员,依法办理教师申诉案件。”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受理教师申诉的机构是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或是政府部门,所以这种申诉性质是行政性的。
33.B
【解析】教育法律规范具有三个内在的构成要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是指适用行为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它是把规范同主体的实际行为联系起来的部分,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规则生效;处理是指行为规范本身,它指明该项法律规范确定的行为模式的内容,使主体明确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要求做什么;制裁是指违反该项法律规范时所导致的法律后果,通常是以国家强制性措施要求承担的惩罚性或补偿性责任。
34.A
【解析】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求在制定教育法规时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还必须从本国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公民的普遍素质出发来制定法规。
35.A
【解析】有损害事实是指行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学秩序及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
36.D
【解析】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7.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1)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和社会促进功能等。
① 教育功能。
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第一,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第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第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第四,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② 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也指向教师本身。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
③ 促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第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38.C
【解析】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创造性、示范性、复杂性、协同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等。
39.C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告诉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40.B
【解析】如果每个教师都具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题干不仅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性,还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性。
三、判断简析题(共8小题,1、3、5、7题每题1分,2、4、6、8题每题2分,共12分。)
1.错误
2. ABE
【解析】取得教师资格证是成为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成为教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成为合格教师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而且终身教育时代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语文老师在介绍一位民国时期作者的作品之前,播放了一段关于一战时期政治、经济概况的历史短片,然后再开始正式的课堂教学。
3.正确
4. BD
【解析】背景介绍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认知风格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在作判断时,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和干扰。这被称为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有些学生在作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信息为参照依据。这被称为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某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场独立型认知风格。
5.错误
6. CE
【解析】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只是两种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所以“着重培养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认识是错误的。
7.正确
8. AC
【解析】李老师机智处理了一起恶作剧,对相关同学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又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处理正确。
四、案例分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 ABE
【解析】教师面对课堂中突发的教学事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成功化解了一次课堂危机,以特殊的形式教育了犯错的学生,是一名完全合格的教师。
2. ABCE
【解析】课堂情景随时变化,教师必须随着堂情景的变化而调整自己教学策略,不是一成不变,D错误。
3. BC
【解析】小海经常和老师唱对台戏,留起长发并且把头发染成黄色,是叛逆的表现,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其认知出现了偏差,所以选BC。
4. CD
【解析】对处于叛逆期的同学,教育应该讲究策略,不要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才能起到教育实效,所以选C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