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闻义里宋云与惠生出使西域

闻义里宋云与惠生出使西域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闻义里有敦煌①人宋云宅,云与惠生俱使西域②也。译文闻义里有敦煌人宋云的住宅,宋云与惠生和尚一同出使西域。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性贪婪,忍于杀害。据查考,宋云至吐谷浑时,其王当为伏连筹。

闻义里宋云与惠生出使西域

原文

闻义里有敦煌人宋云宅,云与惠生俱使西域也。

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

注释

①敦煌:郡名,亦作“燉煌”,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分酒泉郡西部置,屡经废置,在北魏时介居西北柔然、吐谷浑间。孝昌二年(526)复置郡,属瓜州。治所在今甘肃敦煌西,位于党河南岸,是古代与西域往来的要道。阎文儒《敦煌史地杂考》:“敦煌县城在党河东,故城在党河西,相隔约半里。城垣已圮,遗址尚存,东西长近二里,南北仅见残垣数段。”据查考,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云:“佛教为异域宗教,根据自在传译。故印度中国之交通道路,其通塞改易,均与我国佛教有关系。我国北部至印度之通路,自多经今之新疆及中亚细亚……当魏全盛,威权及于今之新疆及中亚细亚。故中印间之行旅商贾,多取此途。经像僧人由此来者,亦较南方海程为多。其路线之大别,在新疆则分为南北二路。一路由凉州出关至炖煌,越沙漠,以至鄯善。乃沿南山脉以达于阗。又西北进至莎车,是为南道。由南道则经巴达克山南下,越大雪山而达罽宾。一路由炖煌之北,西北进至伊吾,经吐番、焉耆进至龟兹,而至疏勒,是为北道。再经葱岭西南行而至罽宾。此二者为通常由行之路。”

②云与惠生俱使西域:《魏书·西域传》:“熙平中,肃宗遣王伏子统宋云、沙门法力等往西域访求佛经,时有沙门惠生者与偕行。至正光中还。惠生所经诸国,不能知其本末及山川里数,盖举其略云。”《魏书·释老志》:“熙平元年(516),诏遣沙门惠生使西域,采诸经律。正光三年(522)冬,还京师。所得经论一百七十部,行于世。”《北史》记载与《魏书》略同。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下云:“后魏神龟元年(518),敦煌人宋云及沙门道生等,从赤岭山傍铁桥至干陀卫国雀离浮图所,及反寻于本路。”宋释志磬《佛祖统纪》卷三十八云:“正光二年(521),敕宋云、沙门法力等往西天求经。四年(523),宋云等使西竺诸国还,得佛经一百七十部。”据以上诸书记载,宋云往还的年月颇不一致,而《洛阳伽蓝记》据《宋云家记》等书而录,如传写无误,所说当最为可靠。

③崇立寺:据查考,本书所记寺院无崇立寺,卷二有崇真寺,卷三有崇虚寺,此处“崇立”或为“崇虚”之误。

④皆是大乘妙典:据查考,当时西域之乌苌、干陀罗等国为大乘佛教之中心。

译文

闻义里有敦煌人宋云的住宅,宋云与惠生和尚一同出使西域。

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和尚惠生前往西域取经,共得经书一百七十部,都是大乘佛教的精妙典籍。

原文

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赤岭,即国之西疆也。皇魏关防,正在于此。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其山有鸟鼠同穴。异种共类,鸟雄鼠雌,共为阴阳,即所谓鸟鼠同穴。

注释

①赤岭:即今青海省境内的日月山,位于湟源县西南,在青海湖东南,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赤”含有虚空无物的意思。由于岭上寸草不生,故名赤岭。

②皇魏:大魏,即北魏王朝。关防:驻兵防守的关口。亦有防守戒备之意。

③鸟鼠同穴:古山名,又称“鸟鼠山”,位于今甘肃渭源县西,是渭河的发源地。山势险峻,风景秀美。《尔雅·释鸟》云:“鸟鼠同穴,其鸟为,其鼠为鼵。”郭璞注曰:“鼵如人家鼠而短尾,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孔氏尚书传》云:共为雄雌。《张氏(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按鸟鼠同穴在凉州以西多有,非止赤岭一处。王虬荪云:“鼠之穴地,其常也。西北风土高寒,其穴加深,而有三四尺,皆无足怪。盖此鸟不能为巢,故借鼠穴以寄焉。鼠在内,鸟在外,犹之鹊巢鸠居而已。鼵自牝牡而生鼵,自雌雄而生,皆事理之可推者。若使鸟鼠共为牝牡,则鼵之外,必又别成一物,而今无之,则不相牝牡之说为长。”

④阴阳:古人以阴阳解释万物化生,凡天地、日月、男女等皆分属阴阳。此指雌雄交配。据查考,本文言鸟鼠“共成阴阳”,然据诸书记载即实地考证,此说不确。

译文

从京师出发,往西行走四十天,到达赤岭,就是国家的西部边疆。大魏的关防,正设在此地。赤岭,不生草木,因此得名。有座叫鸟鼠同穴的山。不同的族类,却同穴而居,鸟是雄,鼠是雌,共成阴阳,就是所谓的鸟鼠同穴。

原文

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吐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其国有文字,衣冠同魏,风俗政治,多为夷法。

注释

①流沙:在敦煌西,古曰沙州,亦称“沙河”,以其风沙流漫得名。夏则炎热,冬则寒苦。渡流沙之困苦情况,见《高僧传》卷三《法显传》曰:“炖煌太守李浩供给渡沙河,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②吐谷浑国:古代鲜卑族所建立的王朝。原定居于辽东,魏晋时西迁,负阴山而居。晋末又西度陇,在今青海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地区居住。公元663年,为吐蕃所灭。据查考,吐谷浑所领有之洮水流域,青海环近及鄯善、且末等,为由于阗取南道而入中国必经之地。据《魏书·吐谷浑传》,北魏高祖时,其伏连筹为魏藩,遣世子贺鲁头朝于京师。终世宗世,至于正光,牦牛蜀马及西南之珍无岁不至。后西域动乱,关徼不通,贡献路绝。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虽有城郭而不居,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官有王公、仆射、尚书及郎将、将军之号。其俗:丈夫衣服略同于华夏,多以罗幕为冠,亦以缯为帽;妇人皆贯珠贝,束发,以多为贵。兵器有弓刀甲槊。国无常赋,须则税富室商人以充用焉。其刑罚:杀人及盗马者死,余则征物以赎罪,亦量事决杖;刑人,必有毡蒙头,持石从高击之。父兄死,妻后母及嫂等,与突厥俗同。至于婚,贫不能备财者,辄盗女去。死者亦皆埋殡。其服制,葬讫则除之。性贪婪,忍于杀害。好谢猎,以肉酪为粮。亦知种田,有大麦、粟、豆,然其北界气候多寒,唯得芜菁、大麦,故其俗贫多富少。据查考,宋云至吐谷浑时,其王当为伏连筹。

③吐谷浑城:即其国都伏俟城也,位于今青海共和西北黑马镇东北。

④衣冠同魏:原作“况同魏”,据文义改。

译文

从赤岭出发,往西行走二十三天,渡过流沙,到达吐谷浑国。路上很是寒冷,多有风雪,飞沙走石,抬眼满目皆是,只有吐谷浑城左右比其他地方暖些。该国有文字,衣冠和魏国相同,但其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多是夷法。

原文

从吐谷浑西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其城自立王,为吐谷浑所吞。今城是吐谷浑第二息宁西将军,总部落三千,以御西胡。

注释

①鄯善:古西域国名,原名楼兰西汉初年归属匈奴。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汉臣傅介子斩杀楼兰王,更其国名为鄯善。公元前60年,属汉朝西域都护府。鄯善古国后被风沙所吞,现今只剩遗址。故址位于今新疆罗布泊南岸若羌县境,古时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都扜泥城,即今新疆若羌县治卡克里克。《汉书·西域传》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北去都护治所(今甘肃张掖)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国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车师千八百九十里。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公元448年,北魏太武帝灭鄯善国。后吐谷浑强盛,遂为所据,故其时国主为吐谷浑王子。《魏书·西域传》:“鄯善国,都扞泥城,古楼兰国也。去代七千六百里,所都城方一里。地多沙卤,少水草,北即白龙堆路。”

②息:亲生儿子。宁西将军:官号,为魏所封。北魏《吐谷浑玑墓志》:“父丰承袭,显着魏邦,除宁西将军长安镇将。”据查考,当时吐谷浑王为伏连筹,服事魏朝,故其子受魏封,犹伏连筹之拜征西将军,非自立官号。

译文

从吐谷浑往西行走三千五百里,到达鄯善城。原来的国王占城自立为王,后来被吐谷浑吞并。现在的城主是吐谷浑国王的第二个儿子宁西将军,统率部落三千,以防御西面的胡人

原文

从鄯善西行一千六百四十里,至左末城。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无雨,决水种麦,不知用牛,耒耜而田。城中图佛与菩萨,乃无胡貌,访古老,云是吕光伐胡所作。

注释

①左末:亦作“且末”“沮末”,即今新疆且末县治车尓城,在罗布泊西岸。《魏书·西域传》:“且末国,都且末城,在鄯善西,去代八千三百二十里。真君三年,鄯善王比龙避沮渠安周之难,率国人之半奔且末,后役属鄯善。且末西北流沙数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风之所至,唯老驼豫知之,即鸣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水经注·河水》:“且末国,治且末城,西通精绝二千里,东去鄯善七百二十里。种五谷,其俗略与汉同。”

②耒耜:古代农业生产工具,起源较早。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亦泛指农具。

③古老:即故老,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④吕光:字世明,氐族人,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年十岁,游戏好战陈之法,为诸儿所推。身长八尺四寸,肘有肉印。从王猛征讨,稍迁破虏将军。公元382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吕光为骁骑将军,率众七千讨西域。所经诸国,莫不降附。至龟兹,王帛纯拒之,西域诸胡救帛纯者,七十余万人。光乃结陈为勾锁之法,战于城西,大破之,斩级万余。帛纯逃走,降者三十余国。吕光既破龟兹,获鸠摩罗什。还至凉州,闻苻坚为后秦皇帝姚苌所杀,乃窃号关外,十余年而卒。史称后凉。

译文

从鄯善城往西行走一千六百四十里,到达左末城。城中居民大约只有百家。这片土地上没有雨水,靠挖渠引水来种植麦子,不知道使用牛,靠人力用农具耒耜种田。城中画有佛像和菩萨像,没有胡人的相貌,访问老人,说是吕光伐胡时所作的。

原文

从左末城西行一千二百七十五里,至末城。城傍花果似洛阳,唯土屋平头为异也。

注释

①末城:他书未载,一说在今尼雅之于阗附近。

译文

从左末城往西行走一千二百七十五里,到达末城。城旁的花果景象与洛阳城相似,只有土屋是平顶,与洛阳不同。

原文

从末城西行二十二里,至捍。城南十五里有一大寺,三百余僧众。有金像一躯,举高丈六,仪容超绝,相好炳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父老传云:“此像本从南方腾空而来,于阗国王亲见礼拜,载像归。中路夜宿,忽然不见,遣人寻之,还来本处。王即起塔,封四百户以供洒扫。户人有患,以金箔贴像所患处,即得阴愈。”后人于此像边造丈六像者及诸像塔,乃至数千。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幡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唯有一幡,观其年号,是姚兴时幡。

注释

①捍城:即捍弥城,《大唐西域记》称“媲摩城”。捍弥,古国名,治捍弥城,大约在于阗西三百九十里。一说在于阗所属克里雅城以东。

②炳然:光明显耀,光彩夺目貌。

③“此像本从南方”数句: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媲摩城有雕檀立佛,像高二丈余,甚多灵应,时烛光明。凡有疾病,随其痛处,金薄帖像,即时痊复。虚心请愿,多亦遂求。闻之土俗曰:‘此像昔佛在世,赏弥国邬陀衍那王所作也。佛去世后,自彼凌空至此国北曷劳落迦城中。’初,此城人安乐富饶,深着邪见,而不珍敬,传其自来,神而不贵。后有罗汉礼拜此像,国人惊骇,异其容服,驰以白王。王乃下令,宜以沙土坌此异人。时阿罗汉身蒙沙土,糊口绝粮。时有一人心甚不忍,昔常恭敬尊礼此像,及见罗汉,密以馔之。罗汉将去,谓其人曰:从后七日,当雨沙土,填满此城,略无遗类。尔其知之,早图出计……语已便去,忽然不见。其人入城,具告亲故……至第二日,大风忽发,吹去秽壤,雨杂宝满衢路。人更詈所告者,此人心知必然,窃开孔道出城而穴之。第七日夜宵分之后,雨沙土满城中。其人从孔道出,东趣此国,止媲摩城。其人才至,其像亦来,即此供养,不敢迁移 。”金箔:涂金粉的纸片或用金子捶薄而成的片状物,多用于包佛像或装饰器物的外表。阴愈:为所荫覆而痊愈。

④幡盖:旌旗,华盖一类条形旗帜。

⑤太和:北魏孝文帝年号,十九年即公元495年。景明:北魏宣武帝年号,二年即公元501年。延昌:北魏宣武帝年号,二年即公元513年。

⑥姚兴:字子略,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后秦第二位皇帝,公元394—416年在位。姚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提倡佛教和儒学,广建寺院。他先后消灭了前秦、西秦、后凉的势力,使西方安宁。同时东与北魏、东晋抗衡。弘始元年(399)率兵攻打东晋,一举攻陷洛阳,迫使晋军南撤,晋之淮、汉以北纷纷降秦,使统治疆域迅速扩大,西至河西走廊,东至徐州,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淮河、汉水流域。后因连年出征,国力不足,增收杂税,引起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又加诸子不和,遂使政局不稳。416年姚兴病死,谥文桓皇帝,庙号高祖。太子姚泓继位。次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后秦亡。一说宋云所见姚兴时幡,为赴西域取经的东晋高僧法显所建。

译文

从末城往西行走二十二里,到达捍城。城南十五里有一座大寺院,寺内有僧众三百余人。有金色佛像一尊,高达一丈六,仪态容貌超凡绝尘,相貌光彩焕发。总是面朝东立着,不肯朝西看。父老相传说:“此佛像本来是从南方腾空而来的,于阗国王亲眼看见,礼拜佛像,然后载着佛像回去。半路夜宿,佛像忽然不见了,派人寻找,发现佛像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国王随即建造佛塔,命当地四百户人家专供洒扫。这四百户人家如果有人患病,就用金箔贴在佛像身上的害病处,病渐渐就痊愈了。”后人在此佛像边又造了一尊高一丈六的佛像,以及诸像塔,数量达到数千。悬挂着的彩色幡盖,也数以万计。其中魏国的幡超过一半。幡上写的隶书,多称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只有一幡,观其年号,是姚兴时的幡。

原文

从捍城西行八百七十八里,至于阗国。王头著金冠,似鸡帻,头后垂二尺生绢,广五寸,以为饰。威仪有鼓角金钲弓箭一具,戟二枝,槊五张。左右带刀,不过百人。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死者以火焚烧,收骨葬之,上起浮图。居丧者,翦发剺面,以为哀戚。发长四寸,即就平常。唯王死不烧,置之棺中,远葬于野,立庙祭祀,以时思之

注释

①于阗:古西域国名,亦称于寘。依《大唐西域记》所载,此国即瞿萨旦那国,俗称涣那,诸胡谓之豁旦,匈奴人谓之于遁,印度谓之屈丹。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新疆和田约特干遗址)。于阗自古即盛行佛教,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魏书·西域传》:“于阗国,在且末西北,葱岭之北二百余里。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国二千里,去朱俱婆千里,北去龟兹千四百里,去代九千八百里。其地方亘千里,连山相次。所都城方八九里,部内有大城五,小城数十,于阗城东三十里有苴拔河,中出玉石。土宜五谷并桑麻,山多美玉,有好马、驼、骡。其刑法,杀人者死,余罪各随轻重惩罚之。自外风俗物产与龟兹略同。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众,王尤信尚,每设斋日,必亲自洒扫馈食焉。俗无礼义,多盗贼,淫纵。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等深目高鼻,唯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

②鸡帻:即鸡冠。帻:又称巾帻。古代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始见于汉代。

③威仪:帝王或大臣的仪仗、扈从。鼓角:战鼓和号角的总称。金钲:古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④槊:亦作“矟”。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

⑤袴:通“裤”。衫:古指短袖单衣。

⑥剺面:用刀划面,以表示悲戚或诚心和决心。《新唐书·郭云振传》:“召为太仆卿,将行,安西酋长有剺面哭送者。”

⑦时:时节。思:缅怀,追思。据查考,于阗之风俗,《梁书·诸夷传》载曰:“于阗国,西域之属也。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有水出玉,名曰玉河。国人善铸铜器。其治曰西山城,有屋室市井,果蓏菜蔬与中国等。尤敬佛法。王所居室,加以朱画,王冠金帻,如今胡公帽。与妻并坐接客。国中妇人皆辫发,衣裘袴。其人恭,相见则跪,其跪则一膝至地。书则以木为笔札,以玉为印。国人得书,戴于首而后开札。”

译文

从捍城往西行走八百七十八里,到达于阗国。于阗国王头戴金冠,形似鸡冠,头后垂挂二尺的生绢,宽五寸,用以作装饰。他的仪仗队有鼓角金钲,弓箭一副,戟两支,槊五张。左右带刀的侍卫不超过百人。于阗的风俗是,妇人穿裤衫,束腰带,骑马奔驰,与男子无异。人死后用火焚烧,收骨灰安葬,上面造宝塔。居丧的人,翦掉头发,用刀画面,以示哀痛。头发长到四寸,就恢复平常。只有于阗王死后不烧,安置在棺内,远葬在野地里,建庙以祭祀,定时追思。

原文

于阗王不信佛法,有商胡将一比丘名毗卢旃在城南杏树下,向王伏罪云:“今辄将异国沙门来在城南杏树下。”王闻忽怒,即往看毗卢旃。旃语王曰:“如来遣我来,令王造覆盆浮图一躯,使王祚永隆。”王言:“令我见佛,当即从命。”毗卢旃鸣钟告佛,即遣罗睺罗变形为佛,从空而现真容。王五体投地,即于杏树下置立寺舍,画作罗睺罗像。忽然自灭,于阗王更作精舍笼之。今覆盆之影,恒出屋外,见之者无不回向。其中有辟支佛靴,于今不烂,非皮非彩,莫能审之。案于阗国境,东西不过三千余里

注释

①将:率领,带领。

②辄:即专辄,意指专断,擅自裁决。

③如来:梵文意译,音译为多陀阿伽陀,佛祖十大称号之一。《翻译名义集·十种通号篇》:“多陀阿伽陀,亦云怛闼阿竭,后秦翻为如来。《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此以法身释。《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如名,正觉名来。此以报身释。《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约应身释。”《胜鬘宝窟》:“如来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佛来,故名如来。”则关于“如来”之解释,莫衷一是。

④覆盆:此指所建宝塔圆拱顶好似覆盖的盆一样。

⑤罗睺罗:梵文音译,佛教传说人物,相传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嫡子。罗睺罗十五岁出家,在佛陀十大弟子中为密行第一。《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篇》:“罗睺罗,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睺罗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因以为名。《西域记》云:罗怙罗,旧曰罗睺罗,又曰罗云,皆讹略也。此云执日。《净名疏》曰:有翻宫生。太子出家,太妃在宫,何得有娠?佛共净饭王于后证是太子之子,亲是宫之所生,因名宫生。”

⑥五体投地:佛教顶礼仪式,又称五轮投地,即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篇》:“《大论》云:礼有三种:一者口礼;二者屈膝,头不至地;三者头至地,是为上礼。头至地者,即五体投地。故《大论》云:人之一身,头为最上,足最为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辅行》云:准地持阿含,皆以双膝双肘及顶至地,名五体投地;亦名五轮,五处圆故。《西域记》云: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唯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

⑦回向:佛教语。指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据查考,此文记于阗王向佛事亦见《大唐西域记》,曰:“(于阗)王城南十余里有大伽蓝,此国先王为毗卢折那阿罗汉建也。昔者此国佛法未被,而阿罗汉自迦湿弥罗国至此林中宴坐习定。时有见者骇其容服,具以其状上白于王。王遂躬往,观其容止,曰:‘尔何人乎?独在幽林!’罗汉曰:‘我如来弟子,闲居习定。王宜树福,弘赞佛教,建伽蓝,召僧众。’王曰:‘如来者有何德,有何神?而汝鸟栖勤苦奉教!’曰:‘如来慈愍四生,诱导三界,或显或隐,示生示灭。遵其法者出离生死,迷其教者羁缠爱网。’王曰:‘诚如所说,事高言议。既云大圣,为我现形。既得瞻仰,当为建立,罄心归信,弘扬教法。’罗汉曰:‘王建伽蓝,功成感应。’王苟从其请,建僧伽蓝,远近咸集,法会称庆,而未有犍椎扣击召集。王谓罗汉曰:‘伽蓝已成,佛在何所?’罗汉曰:‘王当至诚,圣鉴不远。’王遂礼请,忽见空中佛像下降,授王犍椎,因即诚信,弘扬佛教。”

⑧辟支佛:梵语音译,即辟支迦佛陀,意为“独觉”或“缘觉”。佛教以车乘喻佛法,分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不逢佛世,独自观十二因缘而悟道为缘觉乘,也称“辟支佛乘”。《翻译名义集·三乘通号篇》:“孤山云:此翻缘觉,观十二缘而悟道故。亦翻独觉,出无佛世,无师自悟故。”《法门名义集》:“此云缘觉。辟支者,此言缘;佛者,此言觉。一者出无佛世,犹悟非常思惟,得道,名为缘觉辟支;二者值佛为说十二因缘之法,观因缘之理,而得悟道,名为声闻辟支。于三乘之中,此为中乘。”《魏书·西域传》:“(于阗)城南五十里有赞摩寺,即昔罗汉比丘卢旃为其王造复盆浮图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跣处,双迹犹存。”据此,此文所记于阗王所建之寺当为赞摩寺。又《水经注·河水》:“城南十五里有利刹寺,中有石靴,石上有足迹,彼俗言是辟支佛迹。”此又言利刹寺,疑即赞摩寺。

⑨彩:彩色的丝织品。《酉阳杂俎·物异篇》:“于阗国赞摩寺有辟支佛靴,非皮非彩,岁久不烂。”

⑩东西不过三千余里:《大唐西域记》言于阗周四千余里,沙碛太半,壤土隘狭。此云三千余里,盖是约计。

译文

于阗王不信佛法,有一位胡商带来一位名叫毗卢旃的和尚,安置在城南杏树下,向于阗王请罪道:“今擅自将异国和尚带来,安置在城南杏树下。”于阗王听后忽然发怒,随即前往看毗卢旃。毗卢旃对于阗王说:“如来派我来,命令王造一座圆顶宝塔,以使王的国运永远昌盛。”于阗王言:“你让我见到佛,我就立即从命。”于是毗卢旃鸣钟向佛禀告,佛即派罗睺罗变身为佛像,从空中现出真容。于阗王即五体投地,就在杏树下建立佛寺僧舍,描画罗睺罗像。画像忽然自己消失了,于阗王又造精舍来笼罩它。如今圆顶的塔影,恒久地伸出于屋外,看见的人无不回心向佛。塔内有辟支佛靴,至今不烂,非皮非彩,没人知道其中的奥秘。查考于阗的国境范围,东西长度不过三千余里。

原文

神龟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入朱驹波国。人民山居,五谷甚丰,食则面麦,不立屠煞。食肉者以自死肉。风俗言音与于阗相似,文字与婆罗门同。其国疆界可五日行遍。

注释

①朱驹波:古西域国名,史料所载名目不一,亦作朱居泼、悉居半、朱俱槃、斫句迦等。国都原在呼鞬谷(今新疆叶城西南),后迁今叶城。一说为汉西夜国地,在今叶尔羌西南绰洛克朗吉尔台迤西山麓间。自此溯泽普勒善河西上葱岭,皆当时汉盘陀国境。《新唐书》:“朱俱波亦名朱俱槃,汉子合国也,并有西夜、蒲犁、依耐、得若四种地。直于阗西千里,葱岭北三百里,西距喝盘陀,北九百里属疏勒,南三千里女国也。胜兵二千人。尚浮屠法。文字同婆罗门。”

②婆罗门:梵文音译,意译为净行。本为印度四姓之一,自称梵天后裔,世代以祭祀、诵经、传教为业,享受特权。此指古印度国。《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译文

神龟二年七月二十九日进入朱驹波国。此地人民居住在山里,五谷很丰盛,吃的是面麦,不屠杀动物。食肉者吃自然死去的动物的肉。其风俗和语言与于阗国相似,文字与婆罗门相同。其国疆界五日可以走遍。

原文

八月初入汉盘陀国界。西行六日,登葱岭山。复西行三日,至钵盂城。三日至不可依山。其处甚寒,冬夏积雪。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昔有三百商人,止宿池侧,值龙忿怒,泛杀商人。盘陀王闻之,舍位与子,向乌场国学婆罗门咒,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还复王位,就地咒龙。龙变为人,悔过向王。王即徙之葱岭山,去此池二千余里。今日国王十三世祖也。

注释

①汉盘陀:古西域国名,亦作朅盘陀、渴盘陀、喝盘陀、渴饭檀、喝啰盘陀等。其位置约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即所谓塞勒库勒处,为经葱岭的要冲,由此可通往北印度、睹货罗国、莎车、于阗、疏勒等地。《梁书·诸夷传》:“渴盘陁国,于阗西小国也。西邻滑国,南接罽宾国,北连沙勒国。所治在山谷中,城周回十余里,国有十二城。风俗与于阗相类。衣吉贝布,着长身小袖袍、小口袴。地宜小麦,资以为粮。多牛马骆驼羊等。出好毡、金、玉。”《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朅盘陀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基大石岭,背徙多河,周二十余里。山岭连属,川原隘狭。谷稼俭少,菽麦丰多。林树稀,花果少。原隰丘墟,城邑空旷。俗无礼义,人寡学艺,性既犷暴,力亦骁勇,容貌丑弊,衣服毡褐。文字语言大同佉沙国。然知淳信,敬崇佛法。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②钵盂城:其地未详,当在今博勒根回庄处。

③不可依山:古山名,在今格尔山峰西北布伦口一带。

④泛:水漫溢横流。

⑤乌场国:《大唐西域记》卷三作“乌仗那”,谓其国人禁咒为艺业。本书卷四“法云寺”条所记乌场国僧人昙摩罗即精于咒术,足见其盛行。一说此处婆罗门谓婆罗门教,奉梵王为主,佛教徒视为外道。

译文

八月初进入汉盘陀国界。往西行走六天,登葱岭山。再往西行走三日,到达钵盂城。又三日,到达不可依山。这里非常寒冷,冬夏都有积雪。山中有池,有毒龙居于其中。从前有三百名商人停宿在池旁,碰上毒龙发怒,发水淹杀商人。盘陀王听说后,放弃王位给儿子,自己前往乌场国学习婆罗门咒,花了四年时间,完全掌握了其中法术。于是回去恢复王位,到池边对毒龙施咒。毒龙变为人,向国王悔过。国王就将他迁到葱岭山,距离此池二千余里。那位国王是当今国王的十三世祖。

原文

自此以西,山路欹侧,长坂千里,悬崖万仞,极天之阻,实在于斯。太行孟门,匹兹非险;崤关陇坂,方此则夷。自发葱岭,步步渐高,如此四日,乃得至岭。依约中下,实半天矣!汉盘陀国正在山顶。自葱岭已西,水皆西流,世人云是天地之中。人民决水以种,闻中国田待雨而种,笑曰:“天何由可共期也?”城东有孟津河,东北流向沙勒。葱岭高峻,不生草木。是时八月,天气已冷,北风驱雁,飞雪千里。

注释

①欹侧:倾斜,崎岖不平。

②太行、孟门:皆山名。太行山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间;孟门山在河南辉县西,位太行山东。《吕氏春秋·离俗览》云:“通乎德之情,则孟门太行不为险矣。”可见二山之险要,相传已久。

③崤关:崤山,山在函谷关之东端,故称崤关。《元和郡县志》:“二崤山又名嵚崟山,在县北二十八里……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阪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阪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陇坂:即萨山,亦名陇坻,在陕西陇县西北,为关中西面之要塞。

④方:与“匹”同为比较之意。夷:平。

⑤依约:仿佛,隐约。

⑥孟津河: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的塔什库尔干河,又称塔克敦巴什河,为叶尔羌河上源支流河之一。

⑦沙勒:古西域国名,即疏勒,国都疏勒城(今新疆喀什)。一说沙勒汉时为莎车、疏勒二国,因疏勒王兼并莎车,移都其地,遂合二国为名。

译文

自此向西,山路崎岖不平,长坡千里,悬崖万仞,天下最险阻的地方,正在这里。太行山、孟门山和这些山相比,都不算险要了;崤关、陇坂和这里相比,就算是平地了。自从葱岭出发,一步步逐渐升高,这样行走四天,才能攀到岭上。仿佛还不到山腰,其实到了半天之上了!汉盘陀国正位于山顶上。自葱岭往西,水皆向西流,世人说这里是天地的中心。此地人民决水种田,听说中原地区的田等待天下雨才种,便笑道:“天怎么可以让你期待下雨呢?”城东有孟津河,东北流向沙勒。葱岭高峻,草木不生。当时已是八月,天气已冷,北风驱赶大雁南飞,飘雪弥漫千里。

原文

九月中旬入钵和国。高山深谷,险道如常。国王所住,因山为城。人民服饰,惟有毡衣。地土甚寒,窟穴而居。风雪劲切,人畜相依。国之南界有大雪山,朝融夕结,望若玉峰。

注释

①钵和国:古西域国名,古籍亦称镬侃、护密、达摩悉铁帝。据考证,其地位于今和罕南山间一带。其王城, 《新唐书》谓为塞迦审城,北临乌浒河,当即今之伊塞迦审。《魏书·西域传》:“钵和国,在渴槃西。其土尤寒,人畜同居,穴地而处。又有大雪山,望若银峰。其人唯食饼,饮麦酒,服毡裘。有二道,一道西行向哒,一道西南趣乌苌。亦为哒所统。”

②南界有大雪山:一说即喜马拉雅山脉最北处。一说即印度库士山。

译文

九月中旬进入钵和国。此地高山深谷,道路险峻,与之前一样。国王所居住的地方,依山为城。人民穿的服饰,只有毡衣。这里气候甚寒,于是掘洞而居。风雪十分强劲,人畜相依取暖。国的南面边界有大雪山,早晨融化,傍晚又凝结,远远望去像一座玉峰。

原文

十月之初,至国。土田庶衍,山泽弥望。居无城郭,游军而治。以毡为屋,随逐水草,夏则迁凉,冬则就温 。乡土不识,文字礼教俱阙。阴阳运转,莫知其度。年无盈闰,月无大小,周十二月为一岁。受诸国贡献,南至牒罗,北尽敕勒,东被于阗,西极波斯,四十余国皆来朝贡。王居大毡帐,方四十步,周回以氍毹为壁。王著锦衣,坐金床,以四金凤凰为床脚。见大魏使人,再拜跪受诏书。至于设会,一人唱,则客前,后唱,则罢会,唯有此法,不见音乐。

注释

哒:古西域国名,5世纪中分布于今阿姆河之南,西方史学家称之为“白匈奴”。建都拔底延城(今阿富汗北部),势力曾覆盖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地区。后为突厥所破,部落分散。《魏书·西域传》:“哒国,大月氏之种类也,亦曰高车之别种,其原出于塞北。自金山而南,在于阗之西,都马许水南二百余里,去长安一万一百里。其王都拔底延城,盖王舍城也。其城方十里余,多寺塔,皆饰以金。风俗与突厥略同。衣服类加以缨络。头皆剪发。其语与蠕蠕、高车及诸胡不同。众可十万。无城邑,依随水草,以毡为屋,夏迁凉土,冬逐暖处。分其诸妻,各在别所,相去或二百、三百里。其王巡历而行,每月一处,冬寒之时,三月不徙。王位不必传子,子弟堪任,死便授之。其国无车有舆,多驼马。用刑严急,偷盗无多少皆腰斩,盗一责十。死者,富者累石为藏,贫者掘地而埋,随身诸物,皆置冢内。其人凶悍,能斗战。西域康居、于阗、沙勒、安息及诸小国三十许皆役属之,号为大国。”

②庶衍:广阔平坦。

③弥望:充满视野,满眼都是。

④游军而治:指治理国家要依照方向不定临机应变的军队那样的方法。

⑤年无盈闰:指没有平年和闰年之分,便是伊斯兰教历。

⑥牒罗:史籍无载。一说即为铁拉布克梯,为福力基族(北方月氐人)之旧壤也。

⑦敕勒:古代北方民族,亦称铁勒、狄历、丁零等,因其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又称之为高车。或言其地东起嗢昆河,西抵东罗马帝国。

⑧氍毹:毛或毛麻混织的布、地毯之类。古代产于西域。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

⑨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⑩唱:长声高呼,喊叫。

⑪前:指唱和。一说上前入席。

译文

十月初,到达哒国。此地土田广阔平坦,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山林与川泽。这里的人民不居住在城郭,以流动军队的方式来治理国家。用毡做屋,追逐水草迁徙,夏季迁居凉爽的地方,冬季就迁居到温暖的地方。没有什么乡土的意识,文字礼教都缺乏。随日月的运动转换,却不知道它的度数。一年中没有盈闰,月不分大小,过十二月为一年。哒国接受诸国贡献,南至牒罗,北尽敕勒,东到于阗,西及波斯,四十余国皆来朝贡。国王居住在大毡帐中,四十步见方,周围以毛毯做壁。国王穿着锦衣,坐在金饰的床上,以四只金饰的凤凰做床脚。会见大魏国使者,则再拜下跪接受诏书。至于设置宴会,一人歌唱,客人陆续唱和,唱完后就结束宴会。只有这样的表演法,不见有音乐。

原文

哒国王妃亦著锦衣,长八尺奇,垂地三尺,使人擎之。头带一角,奇长三尺,以玫瑰五色珠装饰其上。王妃出则舆之,入坐金床,以六牙白象四狮子为床。自余大臣妻皆随。伞头亦似有角,团圆垂下,状似宝盖。观其贵贱,亦有服章。四夷之中,最为强大。不信佛法,多事外神。杀生血食,器用七宝。诸国奉献,甚饶珍异。按哒国去京师二万余里。

注释

①角:即角帽。《魏书·西域传》:“其(哒国)俗兄弟共一妻,夫无兄弟者其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数,更加角焉。”又《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呬摩呾罗国“妇人首冠木角,高三尺余。前有两岐,表夫父母,上岐表父,下岐表母。随先丧亡,除去一岐。舅姑俱没,角冠全弃。其先强国,王释种也。葱岭之西,多见臣伏。境邻突厥,遂染其俗。”据此,妇人之戴角帽,本为突厥之风俗,邻国效之。

②奇:通“袤”。《广雅释诂疏》:“南北曰袤,东西曰广。对文则横长谓之广,从长谓之袤。散文则横长谓之袤,周长亦谓之袤。”

③舆:轿子。此处作动词,指乘轿子。

④六牙白象四狮子为床:指坐床雕刻成六牙白象的形状,四角雕刻成四只狮子。六牙白象与狮子经常出现在佛事装饰中。

⑤宝盖:以七宝装饰的伞盖,悬于佛、菩萨及讲师的高座之上。

⑥服章:古代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

⑦外神:指火神、天神之类。火神即拜火教,天神即大自在天。

⑧血食: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此指吃鱼肉之类荤腥食物。

⑨七宝:《翻译名义集·七宝篇》:“佛教七宝,凡有二种:一者七种珍宝,二者七种王宝。七种珍宝,略引四文。《佛地论》云: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颇胝迦,五牟呼婆羯洛婆,当砗磲也。六遏湿摩揭婆,当玛瑙。七赤真珠。《无量寿经》云:金、银、琉璃、颇梨、珊瑚、玛瑙、砗磲。《恒水经》云:金、银、珊瑚、珍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大论》云: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砗磲、码瑙、赤珍珠。七种王宝者,晋译《华严经》云:王得道时,于其正殿,婇女围绕,七宝自至。一金轮宝,名胜自在;二象宝,名曰青山;三绀马宝,名曰勇疾风;四神珠宝,名光藏云;五主藏臣宝,名曰大财;六玉女宝,名净妙德;七主兵臣宝,名离垢眼。得是七宝,于阎浮提,作转轮王。”

译文

哒国王妃也身穿锦衣,长度超过八尺,有三尺拖垂在地上的,派人托着。头带角帽,角有三尺高,以玫瑰五色珠装饰在上面。王妃出则乘舆,入则坐金床,以六牙白象和四头狮子装饰床。其他大臣的妻子都随侍左右。罩在金床上的伞形顶部也有角,由角向四周垂下,形状类似宝盖。从服饰上能反映身份的贵贱。四方少数民族国家当中,哒国最为强大。不信佛法,多崇奉异教之神。杀生吃肉,使用七宝器皿。诸国进献的供品中,有许多珍异之物。根据查考,哒国距离京师洛阳二万余里。

原文

十一月初入波知国。境土甚狭,七日行过。人民山居,资业穷煎。风俗凶慢,见王无礼。国王出入,从者数人。其国有水,昔日甚浅,后山崩截流,变为二池。毒龙居之,多有灾异。夏喜暴雨,冬则积雪,行人由之,多致艰难。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闭目,茫然无见。祭祀龙王,然后平复。

注释

①波知国:古西域国名。《魏书·西域传》:“波知国,在钵和西南。土狭人贫,依托山谷,其王不能总摄。有三池,传云大池有龙王,次者有龙妇,小者有龙子,行人经之,设祭乃得过,不祭多遇风雪之困。”

②资业:资财产业。穷煎:指极其贫穷匮乏。

译文

十一月初进入波知国。该国领土非常狭小,七天时间就能走到尽头。人民居住在山中,生活物资极其贫乏。风俗凶横野蛮,会见国王也没有礼仪。国王出入,随从只有数人。境内有河流,从前很浅,后来因山崩截断水流,变成两个水池。有毒龙居住在池中,多有灾异之事发生。夏天总是暴雨连连,冬天则是积雪覆盖,行人经过这里,多感艰难。雪的白光照耀人的眼睛,令人睁不开眼,茫茫然什么也看不清。祭祀龙王后,也就相安无事了。

原文

十一月中旬入赊弥国。此国渐出葱岭,土田峣崅,民多贫困。峻路危道,人马仅通。一直一道,从钵卢勒国向乌场国,铁锁为桥,悬虚而度,下不见底,旁无挽捉,倏忽之间,投躯万仞,是以行者望风谢路耳。

注释

①赊弥国:西域古国名,亦作商弥国、双靡城、奢摩羯罗阇国。《魏书·西域传》:“赊弥国,在波知之南。山居。不信佛法,专事诸神。亦附哒。”《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商弥国周二千五六百里。山川相间,堆阜高下,谷稼备植,菽麦弥丰。多蒲萄,出雌黄,凿崖析石,然后得之……俗急,人性淳质。俗无礼义,智谋寡狭,伎能浅薄。多衣毡褐。其王释种也,崇重佛法,国人从化,莫不淳信。伽蓝二所,僧徒寡少。国境东北逾山越谷,经危履险,行七百余里,至波谜罗川。”

②峣崅:亦作“硗确”,指土地瘠薄、贫瘠。

③钵卢勒国:古西域国名,亦作钵露罗国、波路、小勃律,其国在大雪山间,东西长,南北狭。其都城在《唐书》中叫孽多,即今吉尔吉特。《魏书·西域传》:“赊弥国东有钵卢勒国,路险,缘铁锁而度,下不见底。熙平中,宋云等竟不能达。”

④挽捉:扶手,把手。此指护栏。

⑤倏忽:很快地,忽而间。

⑥谢:指拒绝,停止。谢路为退却而改走他路。

译文

十一月中旬进入赊弥国。此国渐渐远离葱岭山脉,土田干硬,人民多贫困。道路陡峻危险,仅容人马通行。一条直路从钵卢勒国通向乌场国,途中以铁锁链子作为桥,悬虚而度,下不见底,旁无扶栏,稍有闪失,便葬身万仞深渊,因此行人皆闻风丧胆,纷纷退却,不敢前行。

原文

十二月初入乌场国。北接葱岭,南连天竺,土气和暖,地方数千里。民物殷阜,匹临淄之神州;原田,等咸阳之上土。鞞罗施儿之所,萨埵投身之地,旧俗虽远,土风犹存。国王精进,菜食长斋,晨夜礼佛,击鼓吹贝,琵琶箜篌,笙箫备有。日中已后,始治国事。假有死罪,不立杀刑,唯徙空山,任其饮啄。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随事轻重,当时即决。土地肥美,人物丰饶。五谷尽登,百果繁熟。夜闻钟声,遍满世界。土饶异花,冬夏相接,道俗采之,上佛供养。

注释

①乌场国:古西域国名,亦作乌苌、乌仗那。《魏书·西域传》:“乌苌国,在赊弥南。北有葱岭,南至天竺。婆罗门胡为其上族。波罗门多解天文吉凶之数,其王动则访决焉。土多林果,引水灌田,丰稻麦。事佛,多诸寺塔,事极华丽。人有争诉,服之以药,曲者发狂,直者无恙。为法不杀,犯死罪唯徙于灵山。西南有檀特山,山上立寺,以驴数头运食,山下无人控御,自知往来也。”

②临淄:先秦时期齐国都城,位于今山东淄博东北。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商业繁盛,为古代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史记·苏秦列传》:“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笙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③原田:原野上的土地。:指土地肥沃。《诗经·大雅·绵》:“周原。’”郑笺:“然肥美。”

④咸阳:战国时期秦国都城,位于今陕西长安西渭城故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筑城,将秦都自栎阳迁此,因置咸阳县。

⑤鞞罗:叶波国太子,亦作须大拏、苏达拏、善施太子。据《太子须大拏经》载,太子天性慈善好施,曾将国王珍宝置四城门外及着市中以用布施。叶波国王有白象名须檀延,多力健斗,每与诸国共相攻伐,此象常胜。太子将其施与敌国,被国王驱逐至檀特山,其妃曼坻及一儿一女同行。时鸠留国有一贫穷婆罗门,乞讨太子一儿一女为奴婢。太子从之。后此婆罗门携太子儿女去叶波国沿街叫卖,被人辨认出来,报告了国王。国王迎孙男孙女入宫,并派人接回太子夫妻,敌国也交还了白象。太子回国后,布施不休,而自致得佛。《大唐西域记》卷二:“昔苏达拏太子摈在弹多落迦山(即檀特山),婆罗门乞其男女于此鬻卖。跋虏伏沙城东北二十余里至弹多落迦山。岭上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苏达拏太子于此栖隐。其侧不远有窣堵波,太子于此以男女施婆罗门。婆罗门捶其男女,流血染地,今诸草木,犹带绛色。”此须大拏太子就是释迦牟尼前身。

⑥萨埵:即菩提萨埵,又作摩诃萨埵、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扶萨等。通称作菩萨,其位次于佛。此指未成佛时的释迦牟尼。据《金光明经》《贤愚经》等佛经记载,过去无量世时有大国,其王曰大宝。王有三子:摩诃波那罗、摩诃提婆和摩诃萨埵。某日三位王子同入山林,见一雌虎新产数子,无暇求食,因而饥饿憔悴,其命将绝。大王子认为雌虎饥困交迫,必会吞食幼虎以求生。二王子认为非新屠之血肉,不能救虎。三王子摩诃萨埵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因思此身虚弃败坏,曾无少益,何不舍身,救济众生,永离忧苦。乃合手投身岩下,以干竹刺颈出血,虎得啖食,母子俱活。此摩诃萨埵即是佛前身。

⑦精进:佛教六度之一。佛教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智慧为成佛的基本功,称“六度”。精进度谓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一说能持善道,不自放逸。

⑧长斋:佛教用语。过午不食者为持斋,长时如此则为持长斋。泛指长期素食。

⑨贝:一种乐器,即法螺。

⑩饮啄:饮水啄食。引申为吃喝,生活。

⑪清浊:此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⑫五谷尽登,百果繁熟:或作“百谷尽登,五果繁熟”。《翻译名义集·五果篇》:“律明五果:一核果,如枣、杏等;二肤果,如梨、柰皮肤之果;三壳果,如椰子、胡桃、石榴等;四桧果,如松柏子;五角果,如大小豆。”

⑬世界:佛教用语。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世界即宇宙。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亦指众生居住之所依处,如山川、国土等。

译文

十二月初进入乌场国。此国北接葱岭,南连天竺,气候和暖,土地方圆数千里。人民众多,物资丰富,可与古都临淄匹敌;原野广阔,土地肥沃,不差于咸阳的上等土壤。这里是鞞罗将亲子用作施舍、菩提萨埵投身虎口的地方,旧俗虽然久远,但尚佛之风依然存在。国王能持善道而有上进心,素食洁斋,早晚向佛礼拜的仪式中,击鼓吹贝,琵琶、箜篌、笙箫等乐器也都备有。正午过后,才开始处理国事。若有人犯下死罪,不立即执行死刑,只是将其流放到荒山中,任其生死。断案若遇真假难辨,就让当事人服药,谁是谁非就能立即分明。不论事物轻重,都是当即作出判决。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丰饶,五谷丰登,百果繁熟。夜间能听见钟声,在天地之间回荡。这里的土地适宜生长许多奇花异卉,冬天和夏天交替开放,世俗百姓与和尚采花,以供养佛像。

原文

国王见宋云,云大魏使来,膜拜受诏书。闻太后崇奉佛法,即面东合掌,遥心顶礼。遣解魏语人问宋云曰:“卿是日出人也?”宋云答曰:“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王又问曰:“彼国出圣人否?”宋云具说周、孔、庄、老之德;次序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说管辂善卜,华陀治病,左慈方术。如此之事,分别说之。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国,我当命终,愿生彼国。”

注释

①膜拜:古代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②顶礼:佛教徒最高的敬礼。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后泛指表示敬礼、致敬的意思。

③日出:此指东方。

④蓬莱: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名。《汉书·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⑤管辂: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管辂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⑥华陀:字元化,一名旉,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⑦左慈:字元放,东汉末年方士。少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传说能役使鬼神。见汉祚将尽,天下向乱,便归隐不出,相传最终成仙而去。(www.xing528.com)

译文

乌场国国王接见宋云,听说是大魏国使者到来,便膜拜接受诏书。又听闻太后崇奉佛法,就面向东方合掌,遥遥地行礼。派懂魏国语言的人问宋云道:“您是日出地方的人吗?”宋云回答说:“我国最东边有大海,太阳从那里升起,实在是如来的旨意。”国王又道:“贵国出圣人吗?”宋云便详细介绍说周公、孔子、庄子、老子的道德;其次叙述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的胜景,神仙圣人都居住在其上;讲说管辂善于卜卦,华陀善于治病,左慈通晓方术。诸如此类的事情,分别描述。国王说:“若真如您所说,贵国即是佛国,我到命终时,希望投生在那个国家。”

原文

宋云于是与惠生出城外,寻如来教迹。水东有佛晒衣处。初,如来在乌场国行化,龙王瞋怒,兴大风雨,佛僧迦梨表里通湿。雨止,佛在石下东面而坐,晒袈裟。年岁虽久,彪炳若新。非直条缝明见,至于细缕亦彰。乍往观之,如似未彻,假令刮削,其文转明。佛坐处及晒衣所,并有塔记。

注释

①城:此指乌场国旧都,《大唐西域记》之瞢揭厘城。

②水:此指阿波逻罗龙泉,即《水经注》所称河步罗龙渊。晒衣处:即晒衣石。《法显行传》云:“及晒衣石,度恶龙处,亦悉现在。石高丈四,长二丈许,一边平。”又《水经注·河水》曰:“犍陀罗国北,重复寻川,水西北十里有河步罗龙渊,佛到渊上浣衣处,浣石尚存。”

③行化:感化济度众生。此指化度恶龙。《大唐西域记》卷三:“瞢揭厘城东北行二百五六十里。入大山。至阿波逻罗龙泉,即苏婆伐窣堵河之源也。此龙者,迦叶波佛时,生在人趣,名曰殑只,深闲咒术,禁御恶龙,不令暴雨,国人赖之以蓄余粮。居人众庶,感恩怀德,家税斗谷,以馈遗焉。既积岁时,或有逋课,殑只含怒,愿为毒龙。暴行风雨,损伤苗稼,命终之后,为此池龙。泉流白水,损伤地利。释迦如来,大悲御世,愍此国人独遭斯难,降神至此,欲化暴龙。执金刚神杵击山崖,龙王震惧,乃出归依。闻佛说法,心净信悟。如来遂制,勿损农稼。龙曰:凡有所食,赖收人田,今蒙圣教,恐难济给,愿十二岁一收粮储。如来含覆,愍而许焉。故今十二年一遭白水之灾。”据查考,佛度化恶龙事亦见《菩萨本行经》《阿育王传》等书。

④僧迦梨:又作僧伽胝、僧伽致,僧佛大衣名,是比丘所服,为三衣之一。又因必须割截后始制成,故称重衣、复衣、重复衣。因其条数多,故称杂碎衣。

⑤袈裟:梵语音译,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又作莲服、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等。为佛教僧尼法衣的总称。《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篇》:“具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从色得名。《章服仪》云:袈裟之目,因于衣色,如经中坏色衣也。《会正》云:准此本是草名,可染衣,故将彼草目此衣号。《真谛杂记》云:袈裟是外国三衣之名,名含多义。或名离尘服,由断六尘故;或名消瘦服,由割烦恼故;或名莲华服,服者离着故;或名间色服,以三如法色所成故。”

⑥彪炳:指文彩焕发貌。

译文

宋云于是和惠生一起去到城外,寻访如来教化的遗迹。水的东面有佛晒衣的地方。当初,如来在乌场国行化,龙王瞋怒,兴起大风雨,佛的法服内外皆湿。雨停后,佛就在石下面向东而坐,晾晒袈裟。袈裟虽然已穿多年,但光彩夺目,好像新的一样。非但衣服的缝清晰可见,甚至连袈裟上的旧麻线也显露出来。乍一看它,好像未经过多年风雨的剥蚀,假使加以刮削,则它的纹路更加分明。佛坐的地方和晒衣的地方,都有宝塔和碑记。

原文

水西有池,龙王居之。池边有一寺,五十余僧。龙王每作神变,国王祈请,以金玉珍宝投之池中,在后涌出,令僧取之。此寺衣食,待龙而济,世人名曰龙王寺。

注释

①神变:佛教用语,指神通变化。

译文

水的西面有池,龙王居住在其中。池边有一座寺庙,内有五十余名僧人。龙王每次显现奥妙无穷阴阳莫测的变化时,国王都会祈祷请愿,将金玉珍宝投入池中,等到水把它涌出来后,再令僧捞取。此寺僧人的衣食,靠龙王接济,所以世人称此寺为龙王寺。

原文

王城北八十里,有如来履石之迹,起塔笼之。履石之处,若践水泥,量之不定,或长或短。今立寺,可七十余僧。塔南二十步,有泉石。佛本清净,嚼杨枝,植地即生,今成大树,胡名曰婆楼。

注释

①如来履石之迹:《大唐西域记》卷三:“阿波逻罗龙泉西南三十余里,水北岸大磐石上,有如来足所履迹。随人福力,量有短长,是如来伏此龙已,留迹而去。后人于上积石为室,遐迩相趋,花香供养。”又云:“顺流而下三十余里,至如来濯衣石,袈裟之文宛焉如缕。”《法显行传》:“乌苌国,传言佛至北天竺,即此国也。佛遗足迹于此,迹或长或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

②杨枝:佛教传说中如来净齿遗枝而成奇树。即取杨柳等树的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剔牙。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称之曰齿木,其《朝嚼齿木篇》云:“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一头纤细以剔断牙。自至终身牙疼,西国迥无,良为嚼其齿木,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那烂陀寺目自亲观。即不取信于他,闻者亦无劳致惑。”又《大唐西域记》卷一:“象坚窣堵波北,山岩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于中漱口嚼杨枝,因即植根,今为茂林。后人于此建立伽蓝,名鞞铎佉。”

译文

乌场国王城北八十里处,有如来踏石的印记,建塔来笼罩它。踏石的地方,就像在水中踏泥,无法丈量,或长或短。如今建了一座寺庙,寺内约有七十余名僧人。塔南二十步处,有泉石。佛本清净,口嚼杨枝净齿,遗枝植入土中即存活,今已长成大树,胡人称之为婆楼。

原文

城北有陀罗寺,佛事最多。浮图高大,僧房逼侧,周匝金像六千躯。王年常大会,皆在此寺,国内沙门,咸来云集。宋云、惠生见彼比丘戒行精苦,观其风范,特加恭敬。遂舍奴婢二人,以供洒扫。

注释

①逼侧:犹“逼仄”,迫近,相接。

②精苦:精勤刻苦。

译文

城北有陀罗寺,佛像最多。寺内宝塔高大,僧房紧密相连,周围有六千尊金佛像。国王的年常大会,都在此寺举办,国内的僧人,都云集至此。宋云、惠生见那里的僧人受戒极为精诚刻苦,观察他们的作风仪范,特别恭敬。于是捐舍奴婢二人,以供洒扫之杂务。

原文

去王城东南,山行八日,至如来苦行投身饿虎之处。高山,危岫入云。嘉木灵芝,丛生其上。林泉婉丽,花彩曜目。宋云与惠生割舍行资,于山顶造浮图一所,刻石隶书,铭魏功德。山有收骨寺,三百余僧。

注释

①如来苦行投身饿虎之处:据查考,投身饲虎事见前“萨埵”条注。《法显行传》:“自此(犍陀卫国)东行七日,有国名竺刹尸罗。复东行二日,至投身喂虎处。”《大唐西域记》卷三:“呾叉始罗国北界渡信度河,东南行二百余里,度大石门,昔摩诃萨埵王子于此投身饲饿乌檡(即虎)。其南百四五十步,有石窣堵波。摩诃萨埵愍饿兽之无力也,行至此地,干竹自刺,以血啖之,于是乎兽乃啖焉。其中地土,洎诸草木,微带绛色,犹血染也。人履其地,若负芒刺,无云疑信,莫不悲怆。”

:山势高峻貌。

③岫: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

译文

离开王城向东南行走,走了八天山路后,到达如来苦行投身喂饿虎的地方。这里山势陡峭险峻,峰峦高耸入云。佳木和灵芝,丛生在上面。树林和泉水,婉转美丽,花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宋云与惠生割舍旅费,在山顶造了一座宝塔,在石头上刻写隶属,铭记大魏国的功德。山上有收骨寺,寺内有三百余名僧人。

原文

王城南一百余里,有如来昔作摩休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处。阿育王起塔笼之,举高十丈。折骨之处,髓流著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

注释

①摩休国:即《大唐西域记》之摩愉伽蓝,唐代称为豆寺。《大唐西域记》卷三:“摩诃伐那伽蓝(在瞢揭厘城南二百余里)西北下山三四十里至摩愉伽蓝,有窣堵波,高百余尺。其窣堵波基下有石,色带黄白,常有津液,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闻正法于此,析骨书写经典。”剥皮为纸、折骨为笔:指佛以骨为笔,以髓为墨写经。据《大智度论》载,佛本生之名曰爱法,十二岁遍阎浮提求知圣法而不能得,因为当时无佛,佛法亦尽。有一婆罗门对他说,我这里有佛法一偈,你如果真的爱法,就用身上的皮作纸,用骨头作笔,用血和墨书写,这样我就把它传授给你。佛从之,因而得到佛经。

②阿育王: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梵文意译为无忧。阿育王早先信婆罗门教,后改信佛教,为大护法,称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驱除外道,整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译文

王城南一百余里,有如来当年在摩休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的地方。阿育王造宝塔笼罩它,高达十丈。折骨的地方,血髓流到石上,看它的脂色,滑腻得像是新染上去的。

原文

王城西南五百里,有善持山,甘泉美果,见于经记。山谷和暖,草木冬青。当时太簇御辰,温炽已扇,鸟鸣春树,蝶舞花丛。宋云远在绝域,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轸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得婆罗门咒,然后平善

注释

①善持山:即《魏书》之檀特山,《大唐西域记》之弹多落伽山,是须大拏太子被放逐后栖隐之地。《太子须大拏经》曰:“檀特山嵚崟嵯峨,树木繁茂,百鸟悲鸣,流泉清池,美水甘果,凫雁,翡翠鸳鸯,异类甚众。太子入山,山中禽兽皆大欢喜,来迎太子。”

②太簇御辰:指农历正月。太簇是十二律名之一。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以记月份,太簇配农历正月,故太簇又用作正月的别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大簇。”郑玄注:“孟春气至,则大簇之律应。应谓吹灰也。大簇者,林钟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长八寸。”

③温炽:亦作温风,指夏日和暖的风。扇:吹扬。

④绝域:指极其遥远的地方,多指国外。

⑤轸:悲痛惋惜貌。

⑥疹:一种皮肤病。此指疾病。

⑦缠绵:此指卧病在床,久病不愈。

⑧平善:平安,健康。

译文

王城西南五百里处,有座善持山,山中有甘泉和美果,佛经上都有记载。山谷里气候和暖,草木冬季都是绿色的。当时正值正月,已经吹起温暖的风,鸟儿在春树上鸣叫,蝴蝶在花丛间飞舞。宋云远在遥远的他国,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不禁生起归去的念头,独自触动心肠,于是引发旧病,卧床达一个月。得到婆罗门咒,然后才恢复健康。

原文

山顶东南,有太子石室,一户两房。太子室前十步有大方石。云太子常坐其上,阿育王起塔记之。塔南一里,有太子草庵处。去塔一里,东北下山五十步,有太子男女绕树不去,婆罗门以杖鞭之流血洒地处,其树犹存。洒血之地,今为泉水。室西三里,天帝释化为师子,当路蹲坐遮嫚之处。石上毛尾爪迹,今悉炳然。阿周陀窟及闪子供养盲父母处,皆有塔记。

注释

①太子:即前文所提须大拏太子。

③阿周陀:佛教人名,即目连。目连在檀特山时称阿周陀道人。《大唐西域记》卷二言太子石室侧不远处有一石庐,为古仙人之所居。此仙人居庐疑即阿周陀窟。闪子:即睒子。《大唐西域记》作“商莫迦”,其卷二曰:“北行五十余里,有窣堵波,是商莫迦菩萨恭行鞠养侍盲父母于此。采果,遇国王畋游猎,毒矢误中。至诚感灵,天帝傅药,德动明圣,寻即复苏。”又据《佛说菩萨睒子经》载,昔佛在比罗勒国告诸比丘,过去无数世时,迦夷国有一长者,夫妻皆盲,孤苦无儿,然愿入山修无上慧。菩萨为助之,遂愿下生为其子,称睒子。睒子侍奉父母至孝,与父母入山,结草为庐。父母尝渴欲饮水,睒子乃着鹿皮提瓶至水边,遇迦夷国王入山射猎,误为麋鹿,而为毒箭射入胸中。睒子大呼,王惊而至睒子前谢罪。睒子不诉其痛苦,仅忧其父母,遂托王奉养而死。王乃伴其父母至睒子之尸旁,父抱其脚,母抱其头,仰天大号,天帝释为其至诚所感动,以神药灌入睒子口中,箭自拔出而复活,父母惊喜两目皆开。佛告诸比丘,时睒子即吾身也。

译文

山顶的东南,有太子居住的石室,一扇门,两个房间。太子室前十步处有一块大方石。据说太子常坐在上面,阿育王造塔记载此事。塔的南面一里处,有太子的草庵。离塔一里,东北方下山五十步,是太子的儿女绕树不肯离去,婆罗门以杖鞭打他们,以致血洒满地的地方,那棵树至今犹存。洒血的地方,如今变为泉水。室西面三里处,是天帝释化为狮子,挡着路蹲坐着以阻嫚的地方。石头上残留毛尾爪的痕迹,至今还都很明显。阿周陀的石窟和睒子供养盲父母的地方,都建了宝塔,立了碑记。

原文

山中有昔五百罗汉床,南北两行相向坐处,其次第相对。有大寺,僧徒二百人。太子所食泉水北有寺,恒以驴数头运粮上山,无人驱逐,自然往还。寅发午至,每及中餐。此是护塔神湿婆仙使之然。此寺昔日有沙弥,常除灰。因入神定,维那挽之,不觉皮连骨离。湿婆仙代沙弥除灰处,国王与湿婆仙立庙,图其形像,以金傅之。

注释

①“太子所食泉水”四句:《法苑珠林》卷五十二引《西域记》云:“乌苌国西南有檀特山,山中有寺,大有众僧。日日有驴运食,无控御者,自来留食,还去莫知所在。”

②寅: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午:指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

③湿婆仙:与梵天、毗湿奴并称为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为外道所祭祀。

④沙弥:佛教称出家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至二十岁之间的僧人为沙弥。沙弥为梵语省译,正译作室罗末尼罗,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受戒规则篇》:“既受戒已,名室罗末尼罗。”注曰:“译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作息慈,意准而无据也。”

⑤除灰:此指涂灰外道,古印度十六外道之一,又作兽主外道、牛主外道。即遍身涂灰,以苦行祈求升天,崇拜大自在天的外道。此外道以大自在天为万物的创造神,全身涂灰,饮糠汁沸汤,持牛、狗、鸡、雉等戒,杀羊祭祀大自在天,执此为解脱之因。奉湿婆仙。一说指除扫灰尘,误。

⑥神定:指修行时安静止息,排除杂念,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

⑦维那:又作都维那。即管事僧,是寺院中的纲领职事,掌理众僧的进退威仪。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灌沐尊仪篇》:“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众杂事指授于人。旧云维那者,非也。维是唐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略去羯磨陀字。”挽:此指追随。一说拉车。一说哀悼。

⑧代:此处当指教化,开化。

译文

山中有昔日的五百罗汉坐床,从南向北排两行,依次第相对而坐。山中有一座大寺庙,内有僧徒二百人。太子所饮泉水的北面有寺,常以数头驴运粮上山,无需人驱赶,自然往还。寅时出发,午时到达,正好赶上中餐。据说这是护塔神湿婆仙的神力所致。此寺昔日有一个沙弥,常修涂灰外道。因入神定之境,维那追随他修行,不禁觉得身体的皮是连着的,但骨头已经分离。在湿婆仙开化沙弥修涂灰外道的地方,国王为湿婆仙立庙,描绘他的形象,以金箔来涂饰。

原文

隔山岭有婆奸寺,夜叉所造,僧徒八十人。云罗汉、夜叉常来供养,洒扫取薪,凡俗比丘,不得在寺。大魏沙门道荣至此礼拜而去,不敢留停。

注释

①夜叉:梵语音译,意译为捷快,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暴恶,能食人,有的后受佛陀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翻译名义集·八部篇》:“夜叉,此云勇健,亦云暴恶,旧云阅叉。《西域记》云:药叉,旧讹曰夜叉,能飞腾空中。什(鸠摩罗什)曰:秦言贵人,亦言轻健。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

②道荣:一作道药,北魏僧人。曾到西域等地礼拜佛迹,归后著传,通称《道荣传》。原书已佚。道宣《释迦方志·游履篇》:“后魏太武末年(太武帝末年,即太延六年,公元440年),沙门道药从疏勒道入,经悬度到僧伽施国。及返,还寻故道,著传一卷。”

译文

隔着山岭有座婆奸寺,是夜叉所建造,寺内有僧徒八十人。据说罗汉、夜叉常来供养,洒扫,取薪,凡是世俗和尚,不得住在寺里。大魏和尚道荣来到这里,行礼拜后离去,不敢停留。

原文

至正光元年四月中旬,入乾陀罗国。土地亦与乌场国相似,本名业波罗国,为哒所灭,遂立敕懃为王。治国以来,已经二世。立性凶暴,多行杀戮,不信佛法,好祀鬼神。国中人民,悉是婆罗门种,崇奉佛教,好读经典,忽得此王,深非情愿。自恃勇力,与罽宾争境,连兵战斗,已历三年。王有斗象七百头,一负十人,手持刀楂,象鼻缚刀,与敌相击。王常停境上,终日不归,师老民劳,百姓嗟怨。宋云诣军,通诏书。王凶慢无礼,坐受诏书。宋云见其远夷不可制,任其倨傲,莫能责之。王遣传事谓宋云曰:“卿涉诸国,经过险路,得无劳苦也?”宋云答曰:“我皇帝深味大乘,远求经典,道路虽险,未敢言疲。大王亲总三军,远临边境,寒暑骤移,不无顿弊?”王答曰:“不能降服小国,愧卿此问。”宋云初谓王是夷人,不可以礼责,任其坐受诏书,及亲往复,乃有人情,遂责之曰:“山有高下,水有大小,人处世间,亦有尊卑,哒、乌场王并拜受诏书,大王何独不拜?”王答曰:“我见魏主则拜,得书坐读,有何可怪?世人得父母书,犹自坐读,大魏如我父母,我亦坐读书,于理无失。”云无以屈之。遂将云至一寺,供给甚薄。时跋提国送狮子儿两头与乾陀罗王,云等见之,观其意气雄猛,中国所画,莫参其仪。

注释

①乾陀罗国:《魏书·西域传》作乾陀国,《大唐西域记》作健驮罗,亦作犍陀卫、犍陀越等。《魏书·西域传》:“乾陀国,在乌苌西,本名业波,为哒所破,因改焉。其王本是敕勒,临国民二世矣。好征战,与罽宾斗,三年不罢,人怨苦之。有斗象七百头,十人乘一象,皆执兵仗,象鼻缚刀以战。”《大唐西域记》卷二:“健驮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周四十余里。王族绝嗣,役属迦毕试国,邑里空荒,居人稀少。宫城一隅有千余户,谷稼殷盛,花果繁茂,多甘蔗,出石蜜。气序温暑,略无霜雪。人性恇怯,好习典艺,多敬异道,少信正法。僧伽蓝千余所,摧残荒废,芜漫萧条。诸窣堵波颇多颓圮,天祠百数,异道杂居。”此时佛教之衰落,较宋云时尤甚。

②业波罗国:一说即《太子须大拏经》所言之叶波国。

③敕懃:即特勤。“敕”古人读如“特”,“懃”即“勤”。或讹作特勒、敕勒等。古代谓突厥可汗之子弟为特勤。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云:“《突厥传》:可汗者犹古之单于,其子弟谓之特勒。顾氏(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历》引史传中称特勒者甚多。而凉国公《契苾明碑》‘特勤’字再见,又柳公权《神策军碑》亦云大特勤嗢没斯,皆书者之误。予谓外国语言,华人鲜通其义,史文转写,或失其真。唯石刻出于当时真迹,况《契苾碑》宰相娄师德所撰,公权亦奉□书,断无讹舛。当据碑以订史之误,未可轻訾议也。《通鉴》亦作特勒,而《考异》云:诸书或作敕勤,今从新、旧二《唐书》。按古人读敕如忒,敕勤即特勤。”

④治国以来,已经二世: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云:“据正光元年(520)行经乾陀罗国之宋云所言,哒灭乾陀罗,立敕懃为王以来,已经二世。此哒所灭之乾陀罗,即小月氏国也。哒之亡月氏,当距西元五百二十年二世之前,即大约在西元四百七十年至四百八十年左右也。”

⑤罽宾:又作凛宾国、劫宾国、羯宾国。《魏书·西域传》:“罽宾国,都善见城,在波路西南,去代一万四千二百里。居在四山中。其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三百里。地平温和。有苜蓿、杂草、奇木、檀、槐、梓、竹。种五谷,粪园田。地下湿,生稻。冬食生菜。其人工巧,雕文、刻镂、织罽。有金银铜锡以为器物。市用钱。他畜与诸国同。每使朝献。”《大唐西域记》作迦湿弥罗国,曰:“其国四境负山,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

⑥深味:细加体味。

⑦顿弊:困顿弊败、败坏。

⑧跋提国:即《梁书》之白题,《瀛环志》作巴勒提,乃葱岭西山间小国,以畏乾陀王兵盛,故送狮子儿以通好。《梁书·诸夷传》:“白题国,王姓支名史稽毅,其先盖匈奴之别种胡也。汉灌婴与匈奴战,斩白题骑一人。今在滑国东,去滑六日行,西极波斯。土地出粟、麦、瓜果,食物略与滑同。普通三年,遣使献方物。”

译文

到正光元年四月中旬,进入乾陀罗国。此国土地与乌场国相似,本名业波罗国,为哒所灭,于是立敕懃为王。治国以来,已经历二世。国王生性凶暴,多行杀戮之事,不信奉佛法,好祭祀鬼神。国内的人民,都是婆罗门种,崇奉佛教,喜欢诵读佛经,忽遇这样的国王,心中极不情愿。国王自恃勇力,与罽宾国争夺边境,军队征战,已持续了三年。国王有能战斗的大象七百头,每头大象背负十人,每人手持带楂的长刀,象的鼻子上也捆绑着刀,与敌人相攻击。国王常驻留在边境时,终日不归国都,军队困倦劳苦,百姓嗟叹怨恨。宋云到军中拜见,递上诏书。国王凶横傲慢,不讲礼仪,坐着接受诏书。宋云见他是远夷不可制服,便任凭他倨傲,不好责备他。国王派传事对宋云说:“您经历诸国,走过险路,难道不劳苦吗?”宋云回答说:“我国皇帝深切地研究大乘佛教,派我远求佛经,道路虽然艰险,但未敢说疲苦。大王亲率三军,远到边境,寒暑骤然变化,不会不辛苦吧?”国王回答说:“我不能降服小国,对您的这个问题感到惭愧。”宋云起初认为国王是夷人,不可用礼责备,任由他坐着接受诏书,等到亲自对答,觉得他是有人情的,于是责备他说:“山有高下,水有大小,人处在世间,亦有尊卑之分,哒、乌场王都跪拜接受诏书,大王何以独自不拜?”国王回答说:“我见到魏主就拜,得到诏书就坐着读,这有什么可奇怪的?世人得到父母的书信,尚且坐着读,大魏如同我的父母,我也坐着读诏书,于情理我没有过失。”宋云无从驳倒他。国王于是将宋云安置到一座寺内,供给非常微薄。当时跋提国送小狮子两头给乾陀罗王,宋云等得以亲见,观其意气雄猛,认为中国所画的狮子,未能描出其仪表的神韵。

原文

于是西行五日,至如来舍头施人处。亦有塔寺,二十余僧。复西行三日,至辛头大河。河西岸上,有如来作摩竭大鱼,从河而出,十二年中以肉济人处。起塔为记,石上犹有鱼鳞纹。

注释

①如来舍头施人处:据查考,如来施头处,《法显行传》作竺刹尸罗国,《大唐西域记》作呾叉始罗国。《法显行传》:“自此犍陀卫国东行七日,有国名竺刹尸罗。竺刹尸罗,汉言截头也。佛为菩萨时,于此处以头施人,故因以为名。复东行二日,至投身饿虎处。此二处亦起大塔,皆众宝校饰,诸国王、臣民竞与供养,散花然灯,相继不绝。”《大唐西域记》卷三“呾叉始罗国”条曰:“城北十二三里有窣堵波,无忧王建也。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号战达罗钵剌婆(唐言月光),志求菩提,断头惠施,若此之舍,凡历千生。”佛舍头故事,据《佛说月光菩萨经》云:“于过去世,北印度内,有一大城名曰贤石,长十二由旬,广阔亦尔。彼有国王,名为月光,统领四洲六万八千国土。常止此城,有二千五百大臣。有二辅相:一名大月,二名持地。是时大月于夜睡眠,而作一梦,王戴天冠,变黑□色;复有鬼来,就王头上,夺冠而去。作是梦已,忧惶惊惧,恐有不祥,而自思惟,我王慈愍,惠施一切,求者不违,必有恶人来乞王头。作是念已,即用七宝造一宝头,如有乞者,以此代之。尔时香醉山中,有大婆罗门,名曰恶眼,知月光天子于城四门,大开施会,求者供给,而无乏少。我今往彼,乞于王头,作是语已,下香醉山。是时恶眼婆罗门将欲至城,守门天人见婆罗门,情神丑恶,隔住门外,终不放入。时月光天子知彼来至,不放入城,即告宰臣大月,令彼门司不得障碍。大月受教,白守门天人,即令放入。大月见已,问婆罗门曰:汝来至此,有何所求?婆罗门言:我闻月光天子慈愍有情,设大施会,若有所求,一切无吝。今来至此,欲乞王头。大月告言:婆罗门,王头脓血所成,终归烂坏,汝今乞得,有何所用?我有七宝头,复有种种金银珍宝,俱奉施之,乃令子孙永得大富。婆罗门言:我本乞头,非为珍宝。时婆罗门即诣王前,见已顶礼,住立一面,合掌白言:闻王慈愍,普施一切。我今远来,只乞王头,愿垂慈愍,欢喜布施。时月光天子白婆罗门言:勿嫌我头,骨髓脓血,皮肉相连,无有清净,而即施之,满汝本愿。时婆罗门心大欢喜。王欲截头,即去头冠。婆罗门言:王若舍头,宜于净处。王即告言:我有一苑,名摩尼宝藏,种种庄严,最为第一。于斯舍头,汝意云何?婆罗门言:宜速往彼。王即携剑往彼苑中,立瞻卜树下,告婆罗门言:我今舍头,汝来截之。婆罗门曰:王不自断,令我持刃,非布施行。王以首发系无忧树枝,即执利剑,自断其头。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于虚空中,天人赞言:善哉善哉!今月光天子当得成佛。尔时佛告诸苾刍,往昔月光天子者,今我身是。”

②辛头大河:即印度斯河。《水经注·河水》一:“(昆仑)山出六大水,山西有大水名新头河。郭义恭《广志》曰:甘水也。在西域之东,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国西,水甘故曰甘水。有石盐白如水精,大段则破而用之。康泰曰:安息、月氏、天竺至伽那调御,皆仰此盐。”又曰:“自新头河至南天竺国,迄于南海,四万里也。”《释氏西域记》曰:“新头河经罽宾、犍越、摩诃剌诸国而入南海是也。”

③“河西岸上”四句:《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下:“佛在摩竭国言,我为舍尸王时,自以身肉供养病人,经十二年。为跋弥王时,国中人民尽有疮病。医言此疮病重,当得鱼肉,食之乃瘥。王闻其言,即到水边,上树求愿作鱼。即从树上投身水中,便化成鱼,而有声,言其有病者来取我肉啖,病当除瘥。人民闻声,皆来取鱼肉,食之,病尽除愈。”此事亦见《贤愚经》《六度集经》。

译文

于是向西行走五天,到达如来将兴施舍于人的地方。也有塔和寺,内有二十余名僧人。又向西行走三天,到达辛头大河。河西岸上,有如来变作的摩竭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十二年内以肉救济众人的地方。造塔来记载此事,至今石头上犹有鱼鳞纹。

原文

复西行三日,至佛沙伏城。川原沃壤,城郭端直,民户殷多,林泉茂盛。土饶珍宝,风俗淳善。其城内外,凡有古寺,名僧德众,道行高奇。城北一里有白象宫,寺内佛事,皆是石像,庄严极丽,头数甚多,通身金箔,眩耀人目。寺前有系白象树,此寺之兴,实由兹焉。花叶似枣,季冬始熟。父老传云:“此树灭,佛法亦灭。”寺内图太子夫妻以男女乞婆罗门像,胡人见之,莫不悲泣。

注释

①三日:或作“十三日”。据查考,自辛头河西岸至佛沙伏城甚近,行走时间当以三日为是。

②佛沙伏城:即《大唐西域记》之跋虏沙城。过去须大拏太子尝居此城,以王父白象施与敌国,被遣出国,故此处有白象宫。太子既至此城东北之檀特山,复遇婆罗门乞其男女,故寺中画其事迹。

③凡有:一切,所有。“古寺”下疑有脱文。

④白象宫:《大唐西域记》卷二:“城北有窣堵波,苏达拏太子以父王大象施婆罗门,蒙谴被摈,顾谢国人,既出郭门,于此告别。”或此窣堵波即所谓白象宫处。

译文

又向西行走三天,到达佛沙伏城。这里原野肥沃,城郭端正笔直,百姓人户众多,林泉茂盛。自然资源丰富,多有珍宝,风俗淳朴和善。城内外都有古寺,内有许多名僧大德,道行高奇。城北一里处有白象宫,寺内的佛像都是石像,庄严极丽,数目很多,通身贴着金箔,眩耀人眼。寺前有拴白象的树,此寺的兴建,就是因为这个。花叶似枣树的叶,冬季才成熟。父老相传说:“此树灭,佛法也就灭了。”寺内描绘须大拏太子夫妻将儿女施舍给婆罗门的图像,胡人见了,无不悲伤哭泣。

原文

复西行一日,至如来挑眼施人处。亦有塔寺,寺石上有迦叶佛迹。

注释

①如来挑眼施人:《法显行传》:“佛为菩萨时,亦于此国(犍陀卫国)以眼施人。其处亦起大塔,金银校饰。”《大唐西域记》卷二曰:“健驮逻国布色羯逻伐底城北四五里,伽蓝侧有窣堵波,高数百尺,无忧王之所建也。雕木文石,颇异人工,是释迦佛昔为国王,修菩萨行,从众生欲,惠施不倦,丧身若遗,于此国土,千生为王,即斯胜地,千生舍眼。”如来舍眼故事,据《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云:“佛语贤者阿难,乃往去世有王,号曰月明,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宫而出,道见盲者,贫穷饥饿,随道乞丐。往趣王所,而白王言:王独尊贵,安隐快乐;我独贫穷,加复眼盲。尔时月明王见此盲人,哀之泪出。谓于盲者,有何等药,得疗卿病?盲者答曰:唯得王眼,能愈我病,眼乃得视。尔时月明王自取两眼,施与盲者,其心静然,无一悔意。月明王者,即我身是。佛言:须弥山当可称知斤两,我眼布施,不可称计。”又《佛说菩萨本行经》载过去无数世时,有王名梵天,其太子名大自在天。大自在天挑双眼施与众生,天帝释见其勤苦,又将太子所挑之眼还著太子眼中。大自在天亦佛前身。

②迦叶:梵文音译,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意为饮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道宣《释迦谱》:“有偷罗国,婆罗门名曰迦叶,三十二相,通诸书论,巨富能施。舍家入山,空天告言,今有佛出,便趣竹园,佛往逆之,与共承受说法,悟阿罗汉,有大威德,天人所重,故名大也。乃至佛灭,住持法化,被于来世六万岁者,此人之力。”

译文

又向西行走一天,到达如来挑出两眼施舍给人的地方。也建有塔和寺,寺里石上有迦叶的佛迹。

原文

复西行一日,乘船渡一深水,三百余步。复西南行六十里,至乾陀罗城。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图。《道荣传》云:城东四里。推其本缘,乃是如来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二百年,有国王名迦尼色迦,在此处起浮图。”佛入涅槃后二百年,果有国王字迦尼色迦,出游城东,见四童子累牛粪为塔,可高三尺,俄然即失。《道荣传》云:童子在虚空中向王说偈。王怪此童子,即作塔笼之。粪塔渐高,挺出于外,去地四百尺然后止。王更广塔基三百余步。《道荣传》云:三百九十步。从地构木,始得齐等。《道荣传》云:其高三丈。悉用文石为阶砌,栌栱上构众木,凡十三级。上有铁柱,高三百尺,金盘十三重,合去地七百尺。《道荣传》云:铁柱八十八尺,八十围,金盘十五重,去地六十三丈二尺。

施功既讫,粪塔如初,在大塔南三百步。时有婆罗门不信是粪,以手探看,遂作一孔。年岁虽久,粪犹不烂,以香泥填孔,不可充满,今有天宫笼盖之。

注释

①乾陀罗城:即乾陀罗国都城。《法显行传》作弗楼沙国,《大唐西域记》作布路沙布逻,《魏书》作富楼沙。《魏书·西域传》:“小月氏国,都富楼沙城。其王本大月氏王寄多罗子也。寄多罗为匈奴所逐,西徙后令其子守此城,因号小月氏焉。在波路西南,去代一万六千六百里。先居西平、张掖之间,被服颇与羌同。其俗以金银钱为货。随畜牧移徙,亦类匈奴。其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自佛塔初建,计至武定八年,八百四十二年,所谓百丈佛图也。”据查考,自第一世纪以来,北天竺自乾陀罗国以北五国即役属大月氏,至第四世纪末叶小月氏国复受哒人之压迫,而入北天竺,都于富楼沙。至第五世纪哒人又占据小月氏领土,乾陀罗亦为其所有。宋云西行,正当哒人强盛之时。

②雀离浮图:《魏书·西域传》:“乾陀罗国都城东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谓雀离佛图也。”此塔之来历,见于诸书。《法显行传》曰:“从犍陀卫国南行四日,到弗楼沙国。佛昔将诸弟子游行此国,语阿难云:吾般泥洹后,当有国王名罽腻伽,于此处起塔。后罽腻王出世,出行游观。时天帝释欲开发其意,化作牧牛小儿,当道起塔。王问言:汝作何等?答曰:作佛塔。王言:大善。于是王即于小儿塔上起塔,高四十余丈,众宝校饰,凡所经见塔庙,壮丽威严,都无此比。阎浮提塔,唯此为上。王作塔成已,小塔即自傍出大塔南,高三尺许。”据查考,雀离为梵语音译,指顶上三叉戟。一说有异彩之意。

③迦尼色迦:亦作罽腻伽、迦腻色迦,乾陀罗国王名。其先本月氏种,后入侵印度。即位后创乾陀罗国,与阿育王并称印度名王,有功佛教。

④偈:梵文音译词“偈陀”的略称,音译亦作伽陀、伽他,意为颂、讽颂,佛经中的颂词。《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篇》:“伽陀,此云孤起。妙玄云:不重颂者名孤起,亦曰讽颂。《西域记》云:旧曰偈,梵本略也,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唐言颂。”

⑤栌栱:即斗栱,又称斗拱、斗科、欂栌,是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栱。

⑥围:古代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食指相合的圆周长为一围。《韵会》曰:“一围五寸,又云一围三寸,又一抱谓之围。”

⑦天宫:佛教语,指天人的宫殿。

译文

又向西行走一天,乘船渡过一条深水,水宽三百余步。再向西南行走六十里,到达乾陀罗国都城。东南七里处,有雀离浮图。《道荣传》记载在城东四里。推究此浮图的来源,是如来在世之时,与弟子云游宣讲教义到这里,指着城东说:“我入涅槃后二百年,有国王名叫迦尼色迦,会在这里建造浮图。”佛入涅槃后二百年,果真有国王叫迦尼色迦的,他出游到城东,看见四个童子堆积牛粪做塔,约高三尺,一会儿就消失了。《道荣传》记载童子在虚空中向国王讲偈语。国王对这四个童子感到奇怪,就造塔笼罩牛粪。牛粪渐高,挺出于外,离地四百尺,然后停止伸展。国王又扩大塔基三百余步。《道荣传》记载是三百九十步。从它上面构建木料,才使塔顶与牛粪齐高。《道荣传》记载塔高三丈。全都用有花纹的石头作阶砌,斗栱上架构很多木材,一共十三级。上面有铁柱,高三百尺,加上金盘十三重,一共离地七百尺。《道荣传》记载铁柱高八十八尺,宽八十围,金盘十五重,离地六十三丈二尺。

施工完成后,粪塔恢复原来的大小,出现在大塔南面三百步处。当时有婆罗门不相信这是牛粪,用手探看,于是戳出一个洞。年岁虽已久远,但牛粪还是不烂,用香泥填洞,总是填不满,如今造有天宫笼盖牛粪。

原文

雀离浮图自作以来,三经天火所烧,国王修之,还复如故。父老云:“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道荣传》云:王修浮图,木工既讫,犹有铁柱,无有能上者。王于四角起大高楼,多置金银及诸宝物,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上烧香散花,至心请神,然后辘轳绞索,一举便到。故胡人皆云四天王助之,若其不尔,实非人力所能举。

注释

①天火:多指由雷电或物体自燃等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大火。《大唐西域记》卷二云:“此窣堵波者,如来悬记,七烧七立,佛法方尽。《先贤记》曰:成坏已三。初至此国,适遭火灾,当见营构,尚未成功。”

②辘轳:机械上的绞盘,文中意指相当于今天的绞车,为古代的起重机械。

③四天王:佛教中帝释的外将。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天神护一方(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他们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长阿含经》云:“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义,领一切诸国及富单那,护瞿那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

译文

雀离宝塔自建成以来,三次遭天火焚烧,国王整修,使其恢复如故。父老说:“此宝塔若遭天火焚烧七次,佛法就会灭掉。”《道荣传》记载称:国王建造宝塔,木工完成后,还有铁柱尚未安装,可没有人能把它提上去。于是国王在宝塔四面造大高楼,放置很多金银及诸宝物,国王与夫人及诸王子都在楼上烧香散花,以至诚之心请求神明相助,然后用辘轳绞绳,一举便将铁柱提了上去。所以胡人都说是四天王助力,倘若不是这样,实在不是人力所能举起的。

原文

塔内佛事,悉是金玉,千变万化,难得而称。旭日始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西域浮图,最为第一。此塔初成,用真珠为罗网,覆于其上。于后数年,王乃思量,此珠网价直万金,我崩之后,恐人侵夺。复虑大塔破坏,无人修补。即解珠网,以铜镬盛之,在塔西北一百步掘地埋之。上种树,树名菩提,枝条四布,密叶蔽天。树下四面坐像,各高丈五,恒有四龙典掌此珠,若兴心欲取,则有祸变。刻石为铭,嘱语将来,若此塔坏,劳烦后贤出珠修治。

注释

①晃朗:明亮而闪烁照耀貌。

②镬:古代烹煮用的锅,有足曰鼎,无足曰镬。

③菩提:即毕钵罗树,或作卑钵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树木,树冠很大,人们常在树荫下休憩。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毕钵罗树下证得菩提(觉)而创立佛教,后来称此树为菩提树。菩提为梵语音译,意译为觉悟、智慧等。《大唐西域记》卷二:“城外东南八九里,有卑钵罗树,高百余尺,枝叶扶疏,荫影蒙密。过去四佛已坐其下,今犹现有四佛坐像,贤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皆当坐焉,冥祗警卫,灵鉴潜被。释迦如来于此树下,南面而坐,告阿难曰:我去世后,当四百年,有王命世,号迦腻色迦。此南不远,起窣堵波,吾身所有骨肉舍利,多集其中。”据此,则树远种在起塔之前,与文中所记不同。

④四面坐像:指过去四佛坐像。

译文

塔内的佛像,全都用黄金与美玉做成,姿态千变万化,难以用语言描述。每当红日开始升起时,金盘照耀,光彩夺目;微风渐起时,则宝铎和鸣。西域的宝塔中,以此为第一。此塔刚刚建成时,用珍珠做成罗网,覆盖在塔身上。数年以后,国王思量,这个珍珠网价值万金,我死之后,恐怕会有人侵夺。又担心大塔万一破坏,无人修补。于是下令解下珠网,用铜镬盛放,在塔西北一百步处掘地埋下。上面种树,树名叫菩提,枝条四面散布,茂密的树叶遮蔽天日。树下四面都坐着佛像,各高一丈五尺,经常有四条龙镇守着这个珠网,若有人生起贪心想要盗取,就会有灾祸降临。在石上刻写铭文,嘱咐将来的人,如果此塔毁坏,劳烦后来的贤人挖出珍珠,换取资产来修缮整治。

原文

雀离浮图南五十步,有一石塔,其形正圆,高二丈,甚有神变,能与世人表吉凶。以指触之,若吉者,金铃鸣应;若凶者,假令人摇撼,亦不肯鸣。惠生既在远国,恐不吉反,遂礼神塔,乞求一验。于是以指触之,铃即鸣应。得此验,用慰私心,后果得吉反。

注释

①石塔:《法显行传》:“王作塔(雀离浮图)成已,小塔即自傍出大塔南,高三尺许。”此小塔即石塔,但“高三尺许”与文中“高二丈”有异,疑《法显行传》有讹。

②私心:此指个人心意。

译文

雀离浮图南面五十步处,有一座石塔,它的形状正圆,高达二丈,常有神奇的应验,能向世人表示吉凶。用手指触碰它,若是吉兆,则金铃鸣响以回应;若是凶兆,即使人摇动震撼,金铃也不肯鸣。惠生身处遥远的国家,恐怕不能顺利返回,于是礼拜神塔,乞求应验。于是用手指触碰,金铃随即鸣响回应。得到这个吉利的应验,惠生心里甚是安慰,后来果然得以顺利返回。

原文

惠生初发京师之日,皇太后敕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王公卿士幡二千口。惠生从于阗至乾陀罗,所有佛事处,悉皆流布,至此顿尽。惟留太后百尺幡一口,拟奉尸毗王塔。宋云以奴婢二人奉雀离浮图,永充洒扫。惠生遂减割行资,妙简良匠,以铜摹写雀离浮图仪一躯,及释迦四塔变

注释

①尸毗王:《大唐西域记》卷三作尸毗迦王,如来从前修菩萨行时之号。当时为求佛果,尸毗王曾舍身救鸽,详见下文注。

②简:通“拣”,挑选。

③释迦四塔:即《法显行传》所称“北天竺四大塔”,一为割肉贸鸽处,一为以眼施人处,一为以头施人处,一为投身饲饿虎处。变:佛教故事。此指用铜摹写的故事。

译文

惠生从京师出发之日,皇太后诏令赏赐给他五色百尺幡千个,锦香袋五百枚,从王公卿士那里也接受了两千个幡。惠生从于阗国至乾陀罗国,所有供养佛的处所,都放置幡和香袋,到了这里已都用完了。只留下皇太后的一个百尺幡,打算供奉尸毗王塔。宋云把两名奴婢奉送雀离宝塔,永远充作洒扫的杂役。惠生于是节省旅费,挑选良匠,用铜做成一座雀离宝塔模型和释迦四塔模型。

原文

于是西北行七日,渡一大水,至如来为尸毗王救鸽之处,亦起塔寺。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焦然,至今犹在,若服一粒,永无疟患。彼国人民须禁日取之。《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似仰蜂窠。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复有佛锡杖,长丈七,以木筒盛之,金箔贴其上。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一人胜之。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至瞿波罗窟见佛影。入山窟,去十五步,西面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则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渐渐却行,始见其相。容颜挺特,世所稀有。窟前有方石,石上有佛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处。窟北一里,有目连窟。窟北有山,山下有七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

注释

①尸毗王救鸽之处:据《法显行传》当在宿呵多国,其曰:“昔天帝释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贸鸽处。佛既成道,与诸弟子游行,语云:此本是我割肉贸鸽处。国人由是得知,于此处起塔,金银校饰。”据《贤愚经》其事迹大概如下:天帝释及毗首羯摩二天相谋试尸毗迦之念力。毗首羯摩先化一鸽,飞向提婆拔提城。天帝释化为鹰,追鸽入王宫。鸽入王之居室,遂潜隐怀中。鹰追至王之殿中,进白曰:我追鸽,将作饵以充饥。鸽之命运,既在我掌中,愿王速返鸽与我。王曰:我救济一切有情。穷鸟恐怖依我,不能与汝。鹰曰:王救一切有情,请救我饥饿,则不愧王众生济度之誓愿也。王乃取利剑,割股肉与鹰,使侍臣权衡之,股肉较轻于鸽。王乃再三割股,次割两臂两胁,直至昏倒仆地。时帝释现本形,深赞尸毗迦王之波罗蜜行,恢复王之身体。此事又见《六度经》《菩萨本生鬘论》。

②然:通“燃”。

③禁日:指规定的日子,非此日禁止拾取。

④那迦罗阿国:《法显行传》作那竭国,《大唐西域记》作那揭罗曷国,皆梵语音译。其地在乾陀罗国之西北,当今阿富汗之地。《大唐西域记》卷二:“那揭罗曷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二百五六十里,山周四境,悬隔危险。国大都城二十余里,无大君长主令,役属迦毕试国。丰谷稼,多花□。气序温暑,风俗淳质,猛锐骁雄,轻财好学,崇敬佛法,少信异道。伽蓝虽多,僧徒寡少。诸窣堵波荒芜圮坏。”《法显行传》:“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发,向佛影那竭国。”

⑤佛顶骨:在那迦罗阿国的醯罗城。《法显行传》:“至那竭国界醯罗城。城中有佛顶骨精舍,尽以金薄,七宝校饰。国王敬重顶骨,虑人抄夺。乃取国中豪家八人,人持一印,印封守护。清晨,八人俱到,各视其印,然后开户。开户已,以香汁洗手,出佛顶骨,置精舍外高座上,以七宝圆砧砧下,琉璃钟覆上,皆珠玑校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每日出后,精舍人则登高楼,击大鼓,吹蠡,敲铜钵。王闻已,则诣精舍,以华香供养。供养已,次第顶戴而去。从东门入,西门出。王朝朝如是供养,礼拜,然后听国政。居士长者,亦先供养,乃修家事。日日如是,初无懈倦,供养都讫,乃还顶骨于精舍中。有七宝解脱塔,或开或闭,高五尺许,以盛之。”《大唐西域记》卷二:“那揭罗曷国城东南三十余里,至醯罗城,周四五里,坚峻险固,花林池沼,光鲜澄镜。城中居人淳质正信。复有重阁,画栋丹楹。第二阁中有七宝小窣堵波,置如来顶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置窣堵波中。欲知善恶相者,香末和泥,以印顶骨,随其福感,其文焕然。”

然:众多貌。此处言孔穴之多,故云似蜂巢。

⑦耆贺滥:原意为比丘行乞所持之杖。

⑧“有佛袈裟十三条”数句:《法显行传》:“那竭国城东北一由延,到一谷口,有佛锡杖,亦起精舍供养。牛头栴檀作,长丈六七许,以木筒盛之,正复百千人举不能移。入谷口西行,有佛僧伽梨,精舍供养。彼国土亢旱时,国人相率出衣,礼拜供养,天即大雨。”《大唐西域记》卷二:“如来僧伽胝袈裟,细氊所作,其色黄赤,置宝函中,岁月既远,微有损坏。如来锡杖,白铁作镮,栴檀为笴,宝筒盛之。”

⑨那竭城:即那迦罗阿国之都城,在今阿富汗东北境。佛牙、佛发:佛祖圆寂后留下的牙齿和头发,被佛教徒奉为珍宝,特予供奉。《法显行传》:“那竭国城中亦有佛齿塔,供养如顶骨法。”又云:“佛影西百步许,佛在时剃发剪爪。佛自与诸弟子共造塔,高七八丈,以为将来塔法,今犹在。”《大唐西域记》卷二:“影窟西北隅有窣堵波,是如来经行之处。其侧窣堵波,有如来发爪。邻此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显畅真宗,说蕴界之处所也。”又云:“城内有大窣堵波故基,闻诸先志曰:昔有佛齿,高广严丽。今既无齿,唯余故基。”

⑩瞿波罗:本为大夜叉之名,此指瞿波罗龙王。佛影故事,《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曰:“昔如来在世之时,此龙为牧牛之士,供王乳酪。进奉失宜,既获谴责,心怀恚恨,以金钱买花供养,受记窣堵波,愿为恶龙,破国害王。即趣石壁,投身而死。遂居此窟,为大龙王,便欲出穴,成本恶愿。适起此心,如来已鉴,愍此国人,为龙所害,运神通力,自中印度至龙所。龙见如来,毒心遂止,受不杀戒,愿护正法。因请如来,常居此窟,诸圣弟子,恒受我供。如来告曰:吾将寂灭,为汝留影。遣五罗汉,常受汝供。正法隐没,其事无替。汝若毒心奋怒,当观吾留影,以慈善故,毒心当止。”又曰“(那揭罗曷)城西南二十余里,至小石岭,有伽蓝。伽蓝西南,深涧峭绝,瀑布飞流,悬崖壁立。东岸石壁有大洞穴,瞿波罗龙之所居也。门径狭小,窟穴冥暗,崖石津滴,磎径余流。昔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近代已来,人不遍睹,纵有所见,仿佛而已;至诚祈请,有冥感者乃暂明视,尚不能久。”

⑪“西面向户遥望”四句:《法显行传》:“那竭城南半由延有石室,博山西南向,佛留影此中。去十余步观之,如佛真影,金色相好,光明炳著。转近转微,仿佛如有。”《慈恩法师传》云:“窟在石涧东壁,门向西开,窥之窈冥,一无所睹。”可知佛影在窟之东壁,户向西开。众相:佛教语,指佛身各部之相状。瞑然:模糊,看不清楚。

⑫佛迹:《大唐西域记》卷二:“窟门外有二方石,其一石上有如来足蹈之迹。轮相微现,光明时烛。影窟左右多诸石室,皆是如来诸圣弟子入定之处。”

⑬浣衣处:《大唐西域记》卷二:“影窟西有大盘石,如来尝于其上濯浣袈裟,文影微现。”

⑭目连:即目犍连,又作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母死,坠饿鬼道中,目连亲以十方威神之力,如地狱使母得脱饿鬼之苦。后戏曲多取此题材,成为民间最流行的佛教故事。《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篇》:“大目犍连,什曰:目连,婆罗门姓也;名拘律陀。拘律度,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译文

于是向西北方行走了七天,渡过一条大河,到达如来为尸毗王时舍身救鸽的地方,这里也建造塔和寺。从前尸毗王的仓库被火所烧,仓库中烧焦了的粳米,到现在还残存,如果吃下一粒,就会永远不患疟疾。国中人民必须在规定的日子才能拾取。《道荣传》记载称:到达那迦罗阿国,此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面有孔,人的手指可以伸进去,然像向上探索蜂巢。到达耆贺滥寺,寺内有佛袈裟十三件,用尺量它,有的短,有的长。又有佛锡杖,长一丈七,以木筒盛放,上面贴上金箔。此锡杖轻重不固定,碰上重的时候,一百人也举不起来;碰上轻的时候,一人就能胜任。那竭城中有佛牙和佛发,都用宝函盛放着,早晚供养。到达瞿波罗窟,看见佛影。入山窟,进去十五步,面向西门口遥望,那佛像明显;近看,便黯然无所见。用手来摸它,却只有石壁。慢慢往后退走,方才看见佛像。容貌挺然特出,是世间所稀有的。窟前有一块方石,石上有佛的足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的地方。窟北一里,有目连窟。窟北有山,山下有七佛手作宝塔,高达十丈。据说这宝塔倘若陷入地中,佛法就会灭亡。并且作出七个宝塔,七塔南面有石铭,说是如来亲手写的,梵文字迹分明,至今仍可辨识。

原文

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西胡风俗,大同小异,不能具录。至正光二年二月始还天阙。衒之按:《惠生行纪》事多不尽录,今依《道荣传》《宋云家记》,故并载之,以备缺文。

注释

①天阙:天上的宫阙,引申为天子的宫阙。此指北魏都城洛阳。

②《惠生行纪》:《隋书·经籍志》载有《慧生行传》一卷,已佚。

③《宋云家记》:《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并载有《宋云魏国已西十一国事》一卷,已佚。

译文

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西域胡国的风俗,大同小异,不能一一详细记录下来。到正光二年二月,才回到朝廷。杨衒之按:《惠生行纪》所记事多,但不能尽录,如今依照《道荣传》《宋云家记》一并记载,用来完备缺少的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