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宝明寺、般若寺、融觉寺、禅林寺、灵觉寺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宝明寺、般若寺、融觉寺、禅林寺、灵觉寺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位和尚据说是宝明寺的智圣,因坚持坐禅、苦行,得以升入天堂。又有一位和尚据说是融觉寺昙谟最,他讲解《涅槃经》《华严经》,座下千人听讲。又有一位和尚据说是禅林寺道弘,自称教化过四辈檀越,并刻写一切经,塑造佛陀金像十尊。又有一位和尚据说是灵觉寺宝真,自称出家之前,曾作陇西太守,建造灵觉寺。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宝明寺、般若寺、融觉寺、禅林寺、灵觉寺

原文

崇真寺比丘惠嶷,死经七日还活,经阎罗王检阅,以错召放免。

惠嶷具说过去之时,有五比丘同阅。一比丘云是宝明寺智圣,以坐禅苦行得升天堂。有一比丘是般若寺道品,以诵四十卷《涅槃》,亦升天堂。有一比丘云是融觉寺昙谟最,讲《涅槃》《华严,领众千人。阎罗王曰:“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粗行。今唯试坐禅、诵经,不问讲经。”其昙谟最曰:“贫道立身以来,唯好讲经,实不暗诵。”阎罗王敕付司,即有青衣十人,送昙谟最向西北门。屋舍皆黑,似非好处。有一比丘云是禅林寺道弘,自云教化四辈檀越,造一切经,人中金像十躯。阎罗王曰:“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禅诵,不干世事,不作有为。虽造作经像,正欲得他人财物;既得财物,贪心即起;既怀贪心,便是三毒不除,具足烦恼。”亦付司,仍与昙谟最同入黑门。有一比丘云是灵觉寺宝真,自云出家之前,尝作陇西太守,造灵觉寺。寺成,即弃官入道。虽不禅诵,礼拜不阙。阎罗王曰:“卿作太守之日,曲理枉法,劫夺民财,假作此寺,非卿之力,何劳说此!”亦付司,青衣送入黑门。”

注释

①阎罗王:梵语音译,又译作夜摩耶摩、焰摩、焰魔、琰魔等,意为地狱的统治者,据说能判人生之功德与罪孽,并在阴间加以赏罚,佛教称其为管理地狱的魔王。《翻译名义集》:“琰魔,或云琰罗,此翻静息,以能静息造恶者不善业故。或翻遮,谓遮令不造恶故。或阎磨罗。《经音义》应云:夜磨卢迦,此云双世。鬼官之总司也。亦云阎罗焰魔,声之转也。”

②坐禅:梵语音译,又作“禅那”,简称“禅”,意谓思维修或静虑。就是趺坐而修禅,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苦行:起源于印度的修行,谓通过受冻、挨饿、拔发、裸形、炙肤等刻苦自己身心的行为,以求得解脱。

③涅槃:梵语音译,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圆寂等,谓永离诸趣,入于不生不灭之门。此指佛经名。分为大乘、小乘两类。中国佛教史上,主要通行大乘《涅槃经》。西晋后出现的大乘《涅槃经》的译本主要有三个: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僧人法显和觉贤合译的《大般泥洹经》六卷;北凉玄始十年(421)由著名的译经师昙无谶在北凉都城凉州所译的《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又称《北本涅槃经》。该译本首次将原经的完整面目现于中土世人面前;刘宋元嘉年间(424—453),慧严、慧观与诗人谢灵运等根据上述两译本进行改编的《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又称作《南本涅槃经》。这三个译本中,以昙无谶的译本最为完善,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也最大。

④昙谟最:俗姓董,善于禅学,尤精通《涅槃》《华严》,僧徒千人。撰《大乘义章》。《续高僧传·卷二十四》:“释昙无最。姓董氏。武安人也。灵悟洞微,餐寝玄秘。讽诵经论,坚持律部,偏爱禅那,心虚静谧,时行汲引,咸所推宗。兼博贯玄儒,尤明论道。曾于邯郸崇尊寺说戒,徒众千余。后敕住洛都融觉寺。妙达《涅槃》《华严》。僧徒千人常业无怠。”

⑤华严:《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该经汉译本有三种,分别为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六十卷;唐武周时实叉难陀译本,八十卷;唐贞元中般若译本,四十卷。

⑥不暗:即“不谙”,不熟悉。

⑦司:即有司,指某一方面的主管部门。

⑧青衣:汉以后卑贱者穿青衣,故称婢仆、差役等人为青衣。

⑨四辈: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即僧、尼和在家奉佛的男女。檀越:本梵语,音译陀那钵底、陀那婆,指施主,即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

⑩一切经:原为一切佛教圣典之总称。其后则专指汇聚经、律、论及其他佛典而成的丛书。又称“大藏经”或略称“藏经”,亦称“众经”。

⑪人中:即人中尊,佛陀之敬称。佛陀于人中为最尊贵、最殊胜者,故称人中尊。

⑫三毒:佛教语,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嗔、痴。贪为饿鬼之源,嗔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

⑬具足烦恼:具备烦恼。烦恼:佛教语,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和随根本烦恼而起的随烦恼。能扰乱身心,引生诸苦,为轮回之因。《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坛经·般若品》:“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⑭礼拜:佛教徒向佛或菩萨、上座大德等顶礼膜拜,表示敬意。在古印度,礼拜共有九种形式:发言慰问、俯首示敬、据守高揖、合掌平拱、屈膝、长跪、手膝踞地、五轮俱屈、五体投地。

译文

崇真寺的和尚惠嶷,死后七日又复活了,经过阎罗王查察,是因为征召错了所以放他回到阳间。

惠嶷详细地叙述死后在阴间的见闻,说有五名和尚一同在阎罗王那里受审。一位和尚据说是宝明寺的智圣,因坚持坐禅、苦行,得以升入天堂。又有一位和尚据说是般若寺道品,因念诵四十卷《涅槃经》,也得以升入天堂。又有一位和尚据说是融觉寺昙谟最,他讲解《涅槃经》《华严经》,座下千人听讲。阎罗王说:“讲经者心怀彼我,彼是听讲的人,我是讲经的人。以我的骄气,傲慢欺人,这是和尚中的第一粗浅的行为。现在只请你试着坐禅、诵经,不要提讲经的事。”昙谟最说:“我立身以来,只爱好讲经,实在不会诵经。”阎罗王命令把他交付有司,就有十个穿青衣的人,送昙谟最往西北门。那里的屋舍都是黑的,似乎不是什么好地方。又有一位和尚据说是禅林寺道弘,自称教化过四辈檀越,并刻写一切经,塑造佛陀金像十尊。阎罗王曰:“沙门之大体,必须摄心守法,志向在禅诵,不干预世事,不做有所为的事。你虽然刻经塑像,目的是索要他人财物;既得了财物,就会生起贪心;既怀有贪心,便是三毒不除,具足烦恼。”说完也将他交付有司,与昙谟最同入黑门。又有一位和尚据说是灵觉寺宝真,自称出家之前,曾作陇西太守,建造灵觉寺。寺成之后,就弃官入了佛门。虽然不坐禅、诵经,但礼拜不曾少过。阎罗王曰:“你做太守的时候,曲理枉法,劫夺民财,建造这个佛寺,不是你的力量,有什么功劳竟说这些!”说完也将他交付有司,青衣人把他送入黑门。

原文

时太后闻之,遣黄门侍郎徐纥依惠嶷所说即访宝明等寺。城东有宝明寺,城内有般若寺,城西有融觉、禅林、灵觉等三寺。问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真等,皆实有之。议曰:“人死有罪福。”即请坐禅僧一百人常在殿内供养之。诏:“不听持经象沿路乞索;若私有财物造经像者,任意。”(www.xing528.com)

慧嶷亦入白鹿山隐居修道。自此以后,京邑比丘,悉皆事禅诵,不复以讲经为意

注释

①“不听持经象沿路乞索”三句:王昶《金石萃编·北朝造像诸碑总论》:“按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迄于唐指中叶。大抵所造者以释迦、弥陀、弥勒观音、势至为多。或刻山崖,或刻碑石,或造石窟,或造佛龛,或造佛图。其初不过刻石,其后或施以金涂彩缯。其形模之大小广狭,制作之粗精不等。造像或称一躯,必有记,有题名。”

②白鹿山:在今河南辉县西北。《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六》:“白鹿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西与太山连接,上有天门谷、百家岩。卢思道《西征记》云:‘孤岩秀出,上有石自然为鹿形,远视皎然独立,其状明净,有类人工,故此山以白鹿为称。’”

③悉皆事禅诵,不复以讲经为意: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曰:“此故事或虽伪传,然颇可反映当时普通僧人之态度。后魏佛法本重修行。自姚秦颠覆以来,北方义学衰落。一般沙门自悉皆禅诵,不以讲经为意,遂至坐禅者,或常不明经义,徒事修持。道宣《僧传习禅篇》曾论及此。道宣所言,虽指隋唐僧人,然禅法兴盛,智学废替,自更易发生此类现像。北朝末叶,衡岳慧思、天台智极言定慧之必双修,或亦意在纠正北朝一般禅僧之失欤?”据查考,惠嶷之故事当出于坐禅派之伪造,以攻击异派。甚至昙谟最本修禅学,只是兼明论道,坐禅派亦不惜加以诬蔑。佛门宗派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译文

当时胡太后听闻这件事后,就派黄门侍郎徐纥按照惠嶷所说的去查访宝明等寺。果然城东有宝明寺,城内有般若寺,城西有融觉、禅林、灵觉三座寺院。再问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真等,也都确有其人。议论说:“原来人死之后,有的受罪,有的有福。”胡太后随即请一百个坐禅和尚常在殿内,供养他们。还下诏曰:“不允许和尚拿着佛经和佛像沿路乞讨;若是以私有财物刻写经书、塑造佛像,不加管制。”

慧嶷也进入白鹿山,隐居修道。自此以后,京城的和尚都从事坐禅诵经,不再讲解佛经了。

原文

出建春门外一里余,至东石桥。南北而行,晋太康元年造。桥南有魏朝时马市,刑嵇康之所也。

桥北大道西有建阳里,大道东有绥民里,里内有河间刘宣明宅。神龟年中,以直谏忤旨,斩于都。讫目不瞑,尸行百步,时人谈以枉死。宣明少有名誉,精通经史,危行及于诛死。

注释

①桥南有魏朝时马市:或作“桥南即中朝牛马市”。据查考,魏朝时马市即晋朝之马市,二者一意。李善注潘岳《闲居赋》引陆机《洛阳记》云:“洛阳凡三市,大市名金市,在大城西南;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

②嵇康:字叔夜,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太学生为其请愿。临刑前,嵇康神色如常,轻抚一曲《广陵散》。曲罢从容赴死。

③河间:郡名,魏属瀛洲,治所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故名河间。

④神龟:公元518—520年,北魏孝明帝元诩年号。

⑤以直谏忤旨,斩于都市:《魏书·肃宗纪》言“刘宣明聚众谋反,事觉伏诛”。又《魏书·杨昱传》言神龟二年,刘宣明谋反,事觉逃窜。元乂与杨昱有隙,遂使人告发杨昱藏匿刘宣明。然查无实据,遂罢。据此文,刘宣明谋反之事恐非实情,疑其直谏而忤旨,因而获罪被诛。

⑥危行:正直的行为。

译文

出建春门外一里多,到达东石桥。石桥南北走向,晋朝泰康元年(280)造。桥的南面有魏朝时的马市,也就是嵇康受刑的地方。

东石桥北大路西有建阳里,大路东有绥民里,里内有河间刘宣明的住宅。神龟年间,刘宣明因直言进谏,忤逆圣旨,被斩于都市。行刑结束后,他死不瞑目,尸体行走了上百步,当时人都认为他是枉死的。刘宣明小时候就有名声,精通经史,行为正直,竟至被诛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