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
此卦重坎(下坎上坎),讲牢狱之灾。此卦《彖辞》(《彖上》29)、《象辞》(《象上》29)称“习坎”,《序卦》15、《杂卦》11只叫“坎”。
闻一多指出,“习坎”是囚禁犯人的地牢,很正确。(1)《周礼·秋官·司圜》,郑玄注引郑众说:“圜,为圜土也。圜土,谓狱城也。”“圜土”就是地牢。今语“监牢”是由监、牢二字合成。监同槛,是模仿兽笼。兽笼叫槛。监的雏形是兽笼,很清楚。牢是什么?许慎说是“闲养牛马圈也”(《说文解字·牛部》)。甲骨文的字形很形象,它是个三面围死,一面开口,用来关牲口的地方,里面的牲口,可以是牛,也可以是羊。牛叫大牢(里面是牛),羊叫小牢(里面是羊)。(2)这种圈养牲口的地方,一般多以为是以围栏围起来,如同现代牧场的样子。但牢同窖,窖是地坑、地穴。如《孙子·行军》有“天牢”,就是天坑类的地形,属于凶险之地。银雀山汉简本作“天窖”。我怀疑,监牢的牢,最初很可能是捕兽的陷阱,后来发现,可以圈牲口,才成了养牲口的地方。再后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拿人不当人,奴隶和罪犯,视同牛马,照样可以把他们关进地牢(早期人类也穴居野处)。闻一多说,这里的习坎是地牢,旁征博引,证据很有力。(3)此卦,《归藏》佚文作“荦”,王家台秦简《归藏》作“劳”,《说卦》也有“劳乎坎”。过去都以为,劳指劳倦。其实,劳可读牢,如《后汉书·应奉传》“多其牢赏”,李贤注:“牢,或作劳。”我怀疑,“劳乎坎”的“劳”是“牢”的假借字。
【校读】
习坎 一个坑套着一个坑。“习”同袭,是彼此重合的意思。“坎”同凵。凵是坎的初文,字像深坑的剖面,上有口,旁有壁,下有底,很形象。此卦,马王堆本作“习赣”(上博本缺),“赣”是坎的通假字。
维 马王堆本、双古堆本作“雟(纗)”。参看上《随》卦上六注。
行有尚 “尚”是佑助之义。参看上《泰》卦九二“得尚于中行”校读。下《丰》卦初九、《节》卦九五有“往有尚”是类似表达。
坎窞 “坎”是坑。“窞”音dàn,是坑中之坑。坑中之坑,即“习坎”,(4)这里指囚禁犯人的地牢。
来之坎 “之”训是。
险 与“易”相反。易是平坦,险是高下之差大。这里指坑壁近于垂直。
小得 指小有希望,得脱于险。
枕 读沈,训深。马王堆本作“”,古文本和司马本作“沈”(《释文》引)。
樽酒、簋贰、用缶 王弼本以“樽酒”、“簋贰”、“用缶”并列,《释文》:“旧读‘樽酒簋’绝句,‘贰用缶’一句。”此从王弼本。“樽”音zūn,酒器。“簋”音guǐ,食器,用以盛稻粱。周秦系的文字常把二写成贰。“缶”,是一种小口大腹的器物,可以盛酒,也可以盛水,这里指盛水的陶罐。兵器铭文,戈、矛、剑,常以“自作用戈”、“自作用矛”、“自作用剑”(或“自作元用戈”、“自作元用矛”、“自作元用剑”)自名,这种“用”字都是加在随身携带的器物上,这里的“用缶”可能是类似的词汇。
纳约自牖 “约”是吊绳。“牖”音yǒu,本指木格子窗,用以供室内采光,这里指地牢的天窗。闻一多说,“古狱凿地为窖,故牖在室上,如今天窗然”。文王拘羑里,羑里亦作牖里。牖里是殷代的国家级监狱。崔觐注:“‘纳约’,文王于纣时行此道,从羑里纳约,卒免于难。故曰‘自牖,终无咎也’。”(《周易集解》引)闻一多怀疑,文王拘牖里的牖里也是这种地牢。(5)(www.xing528.com)
系用徽纆 用绳索捆绑犯人。《释文》:“刘(刘表)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徽”是两股绳拧成的绳索,“纆”音mò,是三股绳拧成的绳索。
祗既平 读“底既平”。(6)
寘于丛棘 “寘”音zhì,放置。“丛棘”,是在地牢周围插满荆棘,如同现代监狱的铁丝网,目的是防止犯人逃跑。虞翻注:“狱外种九棘,故称丛棘。”(《周易集解》引)“九棘”见《周礼·秋官》的《大司寇》、《朝士》。古代听讼(法庭辩论),有三槐、九棘(左九棘、右九棘)、二石(嘉石、肺石)之设。这种地方是听讼之所,相当法庭,而非监牢。《礼记·王制》说“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也是指这种地方。当时,不仅法庭设棘,监牢也设棘。《左传》哀公八年:“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太宰子馀讨之,囚诸楼台,栫之以棘。”才是直接有关的辞例。(7)
三岁不得 虞翻注:“不得,谓不得出狱。”(《周易集解》引)
————————————————————
(1) 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34-35页。
(2)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二册,1504-1517页:1548;1538-1540页:1564。
(3) 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34-35页。他举《汉书》的《苏武传》、《尹赏传》,《三国典略》佚文和《论衡·乱龙》为例,证明古代往往用地牢囚禁犯人,如系牲之牢圈,很正确。但他说窞“读如槛,槛声转为牢”则可商。
(4) 窞,见《说文解字·穴部》,大徐本作:“窞,坎中小坎也。从穴从臽,亦声。《易》曰:‘入于坎窞。’一曰旁入也。”小徐本作:“坎中复有坎也。”清代学者多认为,“坎中小坎”和“一曰旁入”是《字林》语,“坎中更有坎”才是《说文》原文。
(5) 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35-36页。
(6) 马王堆本作“(塭)〔堤〕”,郑玄本作“坻”(《释文》引),京房本、《说文解字·示部》作“禔”,《释文》作“祗尽平”。
(7) 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36-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