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持及其重要性

公共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持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急管理是指可以预防或减少突发事件及其后果的各种人为干预手段。对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现在获知应急管理的重点目标、应急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关键技术、应急措施实施的恰当时机和力度等方面。国际社会对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重视始终在不断提高。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如何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政府部门和研究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公共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持及其重要性

应急管理是指可以预防或减少突发事件及其后果的各种人为干预手段。应急管理可以针对突发事件实施,从而减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突发事件作用的时空强度;也可以针对承灾载体实施,从而增强承灾载体的抗御能力。对应急管理的研究重点在于掌握对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施加人为干预的适当方式、力度和时机,从而最大限度地阻止或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减弱突发事件的作用以及减少承灾载体的破坏。对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现在获知应急管理的重点目标、应急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关键技术、应急措施实施的恰当时机和力度等方面。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重视始终在不断提高。从系统论的角度,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存在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三者问复杂的时空耦合关系,是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开放系统。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如何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政府部门和研究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模型的三条边之间以及与灾害要素之间都具有密切的联系,突发事件是灾害要素的状态发展演化到超出临界区造成破坏性作用的过程,承灾载体是承受突发事件破坏性作用的载体,同时承灾载体本身蕴含的灾害要素也可能在突发事件的作用下被意外释放进而造成次生灾害。应急管理的对象既包括突发事件也包括承灾载体,也可以理解为,应急管理的对象是灾害要素,既包括造成突发事件的灾害要素,也包括承灾载体蕴含的灾害要素。应急管理的目的在于:认识在突发事件的孕育、发生、发展到突变成灾的过程中灾害要素的发展演化规律及其产生的作用;认识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产生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作用下的状态及其变化,可能产生的本体和/或功能破坏及其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事件;进而掌握在上述过程中如何施加人为干预,从而预防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弱化其作用;增强承灾载体的抵御能力,阻断次生事件的链生,减少损失。

应急管理的环节可以归纳为预防准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几个关键环节,对于每个环节,针对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应急管理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同时应急管理本身在各个环节上也有其特定的内涵,下文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

(一)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环节及其主要内涵

1.突发前的预防准备

突发前的预防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尽量避免发生突发事件,要通过分析对灾害要素的各方面进行了解和辨识,比如前期的状态、特点和规模,然后依靠技术降低其被触发的可能性,或者把它控制在临界值之内。另一方面,如果突发事件已经发生,为了将它控制在一定规模和程度内,要提前了解灾害要素会以怎样的形式被触发或达到临界值,按照什么规律演化,然后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尽快进行针对性的防控。

社会恐慌是突发事件的一种,引起它的灾害要素通常是信息类型,比如谣言及其他不正确的言论、公论。谣言刚出现时并不会引发严重后果,如果要防止其传播规模扩大而引发社会恐慌,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辟谣。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诞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广度,而且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更新,增强了互动性。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成为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外的第四大媒体,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但是,网络的大众化和匿名性也让网络用户可以任意在网上发布言论,用户发言前不认真思考和求证和把关人的缺失,导致网上存在很多不真实、不可靠的言论。由此,谣言也搭上网络的“便车”,一旦大规模传播则难以有效控制。网上的信息很多真假难辨,一些信息反复出现,可能导致人们以讹传讹,而不需要关心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是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以及从众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处在不明形势下时,人类很可能盲目从众,出现“羊群效应”。网络的舆论环境直接体现着现实社会中的舆论环境。如果网络谣言传播范围变大,发展也会更迅速,比如网上的热点事件或言论可能几分钟内就有万人回帖。

针对谣言造成的突发事件,要想防患于未然,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通过监控恶意信息热点,能够将可能发展成大规模谣言的信息及时甄别出来,报告给舆情控制部门,让有关部门参考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或者是向公众说明真实情况,或者是传播正面消息,及时控制谣言的传播,避免出现社会恐慌。

2.自然灾害的监测监控手段

自然灾害监测监控的对象涉及两方面,一是触发灾害的要素及其临界值,二是自然灾害的类型、其发生的强度和作用的时空特点。

台风为例子,其实属于一种热带气旋,也叫飓风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定义为,最大风速达32.7米/秒,即风力为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一般来说,台风的叫法多流行于北太平洋西部,以及日界线以西的地方,飓风的叫法多流行于大西洋,以及太平洋东部的地区。

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对台风的定义与世界气象组织有所不同,中心持续风速大于17.2米/秒的热带气旋被叫作台风,甚至在某些非正式情况下,人们把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风暴、强烈热带风暴、热带低气压等叫作台风。来自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美国海军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太平洋气象及海洋中心的分部)的数据显示,每年平均下来,西太平洋和南海出现的台风个数达到17.7个。台风过境时,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如大风、暴雨和特大暴雨等。

在各个海区中,包含中国南海在内的西北太平洋、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在内的西北大西洋,以及孟加拉湾受台风或飓风影响较大。世界范围内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国家并不多,而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领海面积大,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受台风影响的省份较多,向北可达辽宁南部,向南可达广西沿海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伏牛山——武夷山——苗岭以东,其中被影响最严重的是东南部地区,尤以浙江沿海区域、福建和广东最严重,然后是江苏、广西等省。

台风在我国登陆,一般经过两个路线,一条是经过巴士海峡后,一直西行至东南地区,还有广西和海南;另一条是经过台湾后向西北行至福建和浙江,继而北行至江苏、山东和渤海,有时还会继续北行,叨扰东北沿海,甚至进入内陆地区。

实时监测热带气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台风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具体的监测对象包括其形成过程,其中心所在位置、气旋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还包括气旋行至近海后的动向,这要依靠雷达进行监测。目前,通过技术手段对各种数据进行监测,我国台风监测部门可以了解气旋的形成过程、台风登陆位置以及其可能在多大范围内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预报台风移动路径。

3.面向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

对突发事件进行预测预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了解灾害要素引起突发事件的机理与规律,根据得到的监测信息,分析事件大约会发生于何时何地,可能在多大范围内造成影响,程度会怎样等,对此进行预测和发布预警;二是通过了解突发事件按照什么规律演化,根据得到的监测信息,分析事件发生后的发展趋势,如可能继续持续或蔓延至何时何地,范围会扩大多少,程度会怎样等,对此尽快进行预测和发布预警。

随着技术的发展,气象监测和气象预报越来越准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测和预警台风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作为暴雨多发国家,我国暴雨分三种类型,一是随着季风向北移动的梅雨锋暴雨,二是冷暖空气相遇引起强对流而导致的对流暴雨,三是随着台风移动的台风暴雨。借助雷达、卫星和探空站等,可以综合对大气进行监测;从理论层面说,可以提前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对台风进行预测和预报。但是在目前技术水平下,对暴雨进行长期预测还不能实现。因为暴雨云团里的微物理过程是怎样的,尚不能完全了解,而且观测资料较少也对此产生限制。在暴雨和台风方面,目前的预报时间最短有1.5~2小时,可以为灾前预警提供一定帮助。

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程度还比较有限,加上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我们难以进行有效预警的灾害还有很多,地震预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测也是一个普遍难题,当下的技术手段尚不能进行非常有效的预测,因为地震的孕育过程、发生和发展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且深层动力过程以及各自的特点也存在差异。

关于无法对地震预报的困难,我国地质专家提出三个方面:其一,要想对地震地点进行预报,需要凭借地球物理方法对地球深层的介质和结构进行探测,然而人类目前无法深入地球内部观测震源。当前,地球上最深的钻井位于俄罗斯科拉半岛,可以深入地下12千米。但是,这个深度相对于地球平均半径来说,连千分之二都不到。其二,研究地震相关理论,要基于丰富的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必须要切实可靠,但是地球上的大地震并不频发,导致目前人类只能逐个对发生过的地震进行案例研究,以总结地震前兆。其三,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是非线性的。对于断层和断层周边的情况,人类目前掌握的相关物理规律远远不够,无法进行精确测量。

虽然目前无法提前对地震进行预报,但是凭借现有的监测技术,可以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对震中所在位置和地震等级进行确定,以便向震中周围的地区及早发出预警,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逃生。但是,预警信息传递慢可能导致达不到应有效果。美国在夏威夷檀香山周围建有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斯里兰卡海啸发生前,该中心监测到了地震,然而信息传递渠道的缺失,导致该中心未能及时联系到印度洋各国。海啸到达斯里兰卡用了两个小时,如果该中心的预警信息能够尽早传递到斯里兰卡,可以帮助尽快组织人员撤离,做好其他相关准备,减少伤亡。

4.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

面向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是指基于对突发事件机理和规律的认识,采取恰当的手段阻止或减弱突发事件的作用,阻断或减少事件的次生衍生。

面向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的基本手段大致可以分为进攻型、防御型、进攻—防御混合型三类。进攻型是指在我们掌握事件的发展演化规律、具备阻断灾害要素演化路径的技术和能力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对灾害要素加以控制,从而达到阻止或减弱事件发展的目的;防御型是指对于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其演化规律、灾害要素作用强烈的情况,通过采取“避”的办法减少伤亡;进攻—防御混合型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方法,是指对于我们了解其部分发展演化规律但不足够,或具有一定的技术和能力但还不足以将其完全控制的灾害要素,需要结合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灵活处理,随机应变。在实际的突发事件救援处置过程中,将进攻型手段和防御型手段有效结合、灵活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5.突发事件后恢复重建

面向突发事件的“恢复重建”是指采用技术手段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再现,进一步了解事件规律、提高应对能力。这里我们把“恢复重建”用引号引起来的目的在于说明,恢复重建并不是说要让突发事件“再来一次”,而是利用人类已经掌握的科技手段,结合事件过程中所监测和采集到的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关参数和信息,进行突发事件的虚拟再现,从而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事件的机理和规律,加深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寻找更加恰当和有效的应对方法,从而在将来有可能再次面对类似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二)面向承灾载体的应急管理环节及其主要内涵

1.面向承灾载体的预防准备(www.xing528.com)

面向承灾载体的预防准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其抗灾能力进行加强,降低其脆弱性;二是在承灾载体刚刚遭受灾害侵袭时,采取措施延缓或避免损伤进一步发展。

建筑火灾是比较常见的火灾类型,而且容易造成较大危害,因而在各个国家,建筑防火方面的规定较为严格。关于建筑防火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阻燃材料和防火涂层。阻燃材料在防火方面的原理包括吸热、覆盖、抑制链反应,以及利用不燃气体对火焰进行窒息。

膨胀型防火涂料是一种阻燃材料。第一,它在高温环境下会膨胀碳化发泡,由此形成的海绵状炭质层将被非活性气体填充,厚达原涂层几十倍,这层不燃物质能够对热量扩散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第二,涂料在膨胀碳化发泡时,聚合填充物进行分解、蒸发以及碳化时,会吸走较多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阻止火势扩大。第三,阻燃剂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的不可燃气体,能够对氧气进行隔离,从而达到对火势的限制。现代建筑对钢材料的使用量较大,而钢材遇到高温强度会下降,需要用防火涂层进行保护。在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质量和分类方面,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标准规范。

建筑防火的另一种措施是安装火灾探测设备和配备自动水喷淋系统。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水喷淋系统能够扑灭93%火灾。火灾发生前要经过危险的跳火阶段,此时一氧化碳到达燃点后,会燃烧,出现火焰,而且热空气会上升到屋顶,然后回到地面,室内的可燃物会被辐射热点燃。火灾探测设备能够对火灾进行感知,然后启动水喷淋系统对房间进行喷水,上升的热空气会被冷却,通过对温度的控制,避免可燃物的燃烧。由此能够有效地在跳火阶段阻燃灭火,对火灾进行抑制。

2.面向承灾载体的监测监控

面向承灾载体的监测监控一方面是对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的破坏方式和程度进行监测监控;另一方面是对承灾载体蕴含的灾害要素被释放的可能性和释放强度进行监测监控。

例如,各类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存储设备以及各种压力容器等的日常监测是避免事故的重要手段和环节,通过对运行参数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相关参数(如压力、流量等)是否已接近临界值,一旦监测参数达到临界值附近就立刻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防止超出临界值导致的事故。同时,如果某些原因事故征兆没能被及早发现导致了爆炸或泄漏等突发事件,对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浓度、蔓延速度等的实时监测信息是事件应对的重要参考依据。

3.面向承灾载体的预测预警

面向承灾载体的预测预警是指基于对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和规律的认识,结合相关监测信息,预测承灾载体可能发生的失效或破坏的规模与程度,并进行预警;对承灾载体蕴含的灾害要素被释放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预测和预警。

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和规律认识的典型例子是建筑火灾。近年来国内外都发生了多起火灾下建筑整体坍塌造成公众和救援人员伤亡的例子。建筑物在火灾的热、湿、力等多种作用耦合下的响应特征与规律已经受到广泛和高度重视,如何及时发现建筑物在火灾下整体坍塌的先兆特征也是研究人员和火灾扑救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对承灾载体蕴含的灾害要素被释放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的预测预警,是承灾载体防护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典型的例子是油库火灾。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油罐火灾一旦发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扑灭的,而通常的油库都设有大量油罐,当前油罐区火灾扑救中最大的难题之一是如何防范其他油罐的被引燃引爆。在油罐火灾的扑救中,能够准确判断其他油罐是否可能被引燃引爆以及一旦被引燃引爆后火灾可能波及的范围和程度,是制订火灾扑救方案的重要依据。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油库火灾扑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指挥救援人员的经验,缺乏足够的科技支撑。

4.面向承灾载体的救援处置

对承灾载体进行救援处置,需要充分认识突发事件会以怎样的方式对承载载体进行破坏,破坏会达到怎样的规模,然后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切段事件链,降低或阻止突发事件对承载载体的破坏。通过上文的论述得知,掌握突发事件对承载载体的作用过程和规律,了解突发事件破坏承载载体的方式和破坏规模,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救援薄弱环节的前提。比如为了避免或降低火灾对承载载体的破坏,要对建筑的关键梁柱进行保护和加固,防止其被烧毁。另外,对承载载体的灾害要素进行了解,比如其类型、触发因素和强度等,能够为控制灾害要素释放提供参考,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触发因素出现,切断事件链。

5.面向承灾载体的恢复重建

面向承灾载体的恢复重建是基于对其破坏程度的评估,采取科学、经济的措施,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环境和秩序的恢复,对受灾者进行心理状态的恢复。

灾害过后,承载载体遭受的破坏程度不同,甚至有的部分还完好。通过评估承载载体被破坏和可恢复程度,根据情况维修还可以继续使用的部分,重建无法使用的部分。维修和建设的方式要科学合理,要适应当地灾后的环境,考虑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和经济人口等社会因素。

重建被破坏的设施建筑有很多操作方法,灾后心理重建相对较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受灾者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灾后应激心理。有学者指出,灾后重建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能帮助灾区民众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和期望。

(三)应急管理自身的环节及其主要内涵

应急管理自身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为应急能力,通过预防准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环节保障和提升应急能力。

1.针对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

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承灾载体的特征和布局,分析应急管理的需求,从体制、机制、法制、预案和设施、资源、队伍、保障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准备。

2.应急管理的监测监控认识

基于对突发事件作用机理和规律、承灾载体脆弱性与鲁棒性的认识,确定合理有效的监测监控源头、范围、方式、方法等;对应急管理的组织、流程、设施、资源、队伍、基础保障等进行全面翔实的数据统计并及时更新;对应急管理流程进行跟踪记录。

3.应急管理的预测预警处置

基于对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当前态势的掌握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对承灾载体可能破坏及破坏程度的认识,对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综合性后果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预测和预警。对所需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施、资源、力量等方面进行预先分析,对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的程度、规模等是否恰当有效进行判断;基于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对应急管理能力的冗余度进行预测预警。

4.应急管理的救援处置方法

在应急过程中需要根据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综合灾情的实时发展与态势分析,及时调整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使应急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保证应急过程中的组织、流程、设施、资源、队伍、基础保障等各方面的协同应对。

5.应急管理的恢复重建工作

对突发事件应对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对损耗的应急设施、资源、队伍、基础保障等进行补充修整,恢复应急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