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运的江南城乡古建筑遗存分布既广,且量多质佳。早在春秋时期常州就为吴王诸樊之弟季礼的封地,史称延陵邑,后数易其名。自隋开皇九年(589)称常州后,千余年来一直是州、路、府的治所。运河自吕城、奔牛等进入常州市区逶迤40公里,城区曾多次向南扩展。位于今关河与大运河交汇处的红梅阁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元代元贞元年(1295)重建,改名飞霞楼,明代复易名红梅阁。现阁系清代建筑,四周砌以围墙,正中建一石坊,额书“天衢要道”四字,其下铺有石阶十四级,气势雄伟。此阁高17米,木结构,上下两层飞檐双重,筑于2米高的土台上。建筑造型壮丽,结构精巧,斗拱翘角,别具风格。登楼远眺,园内景色尽收眼帘。红梅阁公园内广植红梅,冬末春初时梅蕾独放,万象更新。还有嘉兴城北运河之畔的落帆亭,史载于北宋神宗熙宁(1068)初重建,为昔时官吏和客商过青杉闸时游憩之所。亭畔“浓绿暗宫柳,肥红绽野梅”,景色旑旎。它也是来往船艘的航标—自北而来者见亭即知嘉禾已至,反之,则出嘉城也。
梵宫琳宇或矗立于市廛之中,或隐匿于山峦丘陵之中。苏州东山镇西卯坞内的紫金庵就是一座不为外人所熟稔的小庵。院周峰峦起伏,层陵叠翠,松竹苍茫,环境幽谧。主体建筑仅一殿一堂,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生动的十六尊罗汉像分立于大殿两侧的佛龛上,这些塑像比例恰当,神态生动,“看门”、“评酒”、“说法”、“听经”、“降龙”、“伏虎”、“打坐”、“托塔”……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生动地表现了诸如“沉思”、“愁思”、“讪笑”、“钦叹”、“藐视”、“傲慢”等各种不同的神情世相。右壁后的三尊罗汉像,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和画面。二十“诸天”像散落在罗汉像上面,其中一尊尤为引人瞩目,它左手托起的经盖形如绣花绢帕,十分轻薄,中指隆起好像能将经盖顶穿;右手微微一撩,出现几条下坠的皱纹,几个婉转圆润的曲面,充分表现了丝绸的质感。
与历史悠久的紫金庵一样,位于常熟虞山北麓的兴福寺同样是座迈越千年的古刹,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合称江南四大名寺,经历代修葺和增建,规模宏伟。兴福寺背倚虞山,环境优美,四周尚有空心潭、空心亭、君子泉、破龙涧等胜境,松竹苍翠,花果葱茏,宛如一幅山清水秀、绚丽璀璨的图画。现尚存明代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玉佛堂、禅堂、龙王殿、藏经楼、救虎阁、观音堂等清代建筑。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使之声名远扬。北宋书家米芾既慕常氏声名,又叹诗之精妙,遂手书此诗。
科举兴起后,崇文重教之习蔚然成风。两宋后江南文化趋于兴盛,私塾、书院林立,藏书、刻书繁盛。保存至今的嘉业堂藏书楼、文澜阁、古里铁琴铜剑楼、湖州皕宋楼和东林书院等名闻海内,还有乌镇的立志书院、嘉定的当湖书院、海宁长安的仰山书院等。位于虞山东南麓的昭明太子读书台和嘉兴王店镇的曝书亭等堪称文化胜迹。前者依山而建,是一座明代补建的石构方亭。亭内正壁镶嵌碑石三块,居中一块为清代觉罗雅尔哈善手书“读书台”三字,右边一块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邓韨撰文,上端镌刻萧氏小像,下端刻凿铭序,左边一块是“重建昭明读书台亭记”,均为明代遗迹。读书台与石阶上端不远处的周太王次子仲雍墓、孔子学生言子墓等构成了一组著名的文化类建筑遗产。后者为清初朱彝尊筑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嘉庆后又多次重修。历史上王店镇人文荟萃,曾有藿园、竹坨、勺园等10多处园苑,“自前明以来,士大夫往往构园亭以为安息之所,而文人逸士亦多有之”[49]。李详在《浔溪诗征斋》中曾详细介绍曰:“浙西二郡嘉湖并称,嘉兴之有梅里(王店),乌程之有南浔,一县之人材荟萃于此,英俊之兴,文采之迭,举其姓名几与名郡都会相埒,僻左之行省且莫逮焉。”清初邑人朱彝尊以绝丽之才,主东南诗坛数十年。曝书亭原为朱氏曝书之用,亭在假山之上,木构、攒尖顶。亭北有荷花池,池上浮架九曲桥。池的南缘即朱氏故居原址,有潜采堂、竹垞、桂之树轩、煮茶厅、雪之亭、颐舫、娱老轩和六峰亭等。现曝书亭及荷花池四周植树栽竹,以竹坨故居之名对外开放。
祠堂,也称祠庙、宗庙、家庙、宗祠等,是供奉、祭祀人神之处,包括帝王、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先贤、名士、英雄、祖宗等。江南运河流域的城乡中祠堂无数,最密集处当首推无锡锡山与惠山之东北坡麓的惠山镇。在0.3平方公里的镇区内,集中了跨越明至民国时期600余年、今仍保存50余座的各类祠堂,计有王恩绶祠、钱王祠、黄斗南祠、赵宗白祠、陈文正公祠、顾可久祠、杨藕芳祠、范文正公祠、周敦颐祠、浦长源祠、倪云林祠、徐氏宗祠、陆宣公祠、荣贞烈祠、司马温公(光)祠、薛三义祠、浦节孝祠、顾洞阳(可久)先生祠、惠学士祠、孙伯仲祠、张柬之祠、李鹤章祠、陶安祠、孙继皋祠、蔡家祠、张文贞祠、王武愍祠、高宗宪公祠、邓公祠、江助教祠、朱祠、费祠、虞微山祠、顾太仆祠、吕成公祠等。除了惠山镇外,享誉海内的还有无锡梅村镇的泰伯庙、五里湖蠡园项羽祠,丹阳访仙镇的梁武帝祠、苏州东山镇的轩辕宫、天平山范文正公(范仲淹)忠烈庙、光福镇司徒庙,石湖的范成大祠、沧浪亭中的韩世忠祠,甪直镇甫里先生(陆龟蒙)祠,常熟言子祠、黄公望祠,杭州市则有栖霞岭下的岳王庙、孤山苏白(苏轼、白居易)二公祠,还有上海黄道婆祠等等。
西湖栖霞岭下的岳王庙是祠墓合一的祠堂建筑群,依山傍水,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征。现存建筑整体上由祠堂和墓园两部分组成,包括门楼、忠烈祠、启忠祠、南枝巢、正气轩、精忠柏亭等。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巍峨而庄严。入门的忠烈祠殿内供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塑像,像的上方悬挂着仿岳飞笔迹的“还我河山”匾,殿顶天花板上绘饰百鹤图像。启忠祠位于忠烈祠西,原祀岳飞父母,旁侧有南枝巢、正气轩等建筑。墓园部分位处忠烈祠南,由墓门、照壁、甬道、墓冢和南、北碑廊等组成。甬道两侧立有肃穆沉重的石人、石兽像。墓碑刻“宋鄂岳王之墓”,岳墓左侧为其长子岳云的墓冢。墓周古柏森森,石栏围护。正面望柱上镌刻“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一联。墓门下有秦桧、王氏(桧妻)、张俊、万俟卨四座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www.xing528.com)
江南园林甲天下。镇、常、锡、苏、松、杭、嘉、湖等城市山林布列,苏州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除了这些享誉国际的文化遗产外,还有很多精妙的小微型园林,市中心的怡园就是一个典型。怡园在众多的园林中堪称“园龄”最短者,呈现出博彩众园之长、自成一格的面貌。园主顾文彬在清光绪初购入后,延聘画家任阜长参与擘画,扩建后达8亩余(约5 300平方米)。按俞樾所作《怡园记》中称,园主取名怡园系“以顾性养寿是曰怡园”。该园分东、西两部分。园东以庭院建筑为主,坡仙琴馆与拜石斋(岁寒草庐)互为对景;异峰和湖石巧置,松、竹、梅三友经冬不凋。西部以山水为主,布置藕香榭、金粟亭、碧梧栖凤、画舫斋等建筑。中央处凿东、西狭长之池,环池配置峰石、花木。沿池北行入绛霞洞,上下出洞至荷花池北部。此段区域格局灵巧,垒石如真山,显示了工匠们高超的叠山技巧和创造性。出绛霞洞、经金粟亭、曲桥越池行至荷花池南,但见一鸳鸯厅—藕香榭[50]。榭之东首有亭名南雪,东为拜石斋,南为梅林,北部隔一泓池水清波,遥对金粟亭。放眼展望,景致很是宜人。藕香榭西行有屋名碧梧栖凤,环境幽谧。前行亦至旱船,船的底层名画舫斋,楼上谓松籁阁。旱船面东正对石壁,但见竹木交加,山池掩映,颇具山林野逸之风情和趣味。纵观怡园,虽小但景观丰富,经营不拘成规,手法醇厚而熟稔。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迎祥街颐浩禅寺
嘉靖初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在无锡惠山东麓构建别业,名为“凤谷行窝”。后由族侄秦瀚及其子秦梁于三十九年(1560)修葺为园居,名“凤谷山庄”。万历十九年(1591),秦氏改建是园,题额“寄畅园”。后又延聘江南叠山名手张琏及其侄张轼重新擘画,最终形成了以水为主、石山为辅的格局。清康熙、乾隆二帝巡视江南时多驻跸于此。弘历还下旨在京师清漪园(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仿造该园,也就是今日的谐趣园。寄畅园占地广约10公顷,分山水二大区域,水名“锦汇漪”,池中南侧有一九脊飞檐“知鱼槛”方亭,前突于水中。湖中东南设七星桥连接南北,远借锡山之巅的龙光塔入画面,使园景的纵深感得到了强化,近、中、远景分明,层次清晰。园西假借原山麓阜岗的地势叠土垒山,山中谷涧曲折,作小溪、步石,引“二泉”之水注入其中,潺潺有声,故名“八音涧”。寄畅园布局得当,艺术手法高妙,呈现出清幽的山林野趣、古朴的山麓园特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同治九年(1867)的海盐县武原镇的绮园,系园主冯缵斋在旧园的基础上经略了四年方始告竣。占地仅9 887平方米的小园分宅、园两单元,居中墙垣分隔。基地呈南北不规则长方形,为三山夹两池的格局,由南、中、北三座假山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南区有主厅潭影轩,池上架九曲小桥,攀至南山巅可一览园景。北区水景开阔,水中三桥二堤彰显了其品质。
据统计,仅苏州一地,历代园林(名胜)记载就过千数[51],明代270多处[52]。据同治《苏州府志》记载,清代第宅园林尚不下130处[53]。园林的兴盛除了经济、环境外,和对生活品质的诉求、愿望以及受隐逸思想的沾溉之外,与文徵明、文震亨、陈继儒、李渔、袁枚、石涛等士子文人的擘画和参与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又以明代苏州同里人计成最为突出。造园家计成晚年将自己的造园经验进行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提炼、概括,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古典园林设计建造的巨著—《园冶》。作者在《园冶·自序》中自称:“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54]关、荆为唐末山水大家,其作雄浑恢弘。计氏在青年时曾“业游”燕楚,以诗人、画家和叠山造园者的身份先后主持、构建了影园、寤园等。其著《园冶》是一部古典文学式的科技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园林史、美术史、设计史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