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过度使用网络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及不上网的益处
“你以前的学习如何?自从开始打游戏,现在你的功课跟以前比,有什么变化?”“你以前的兴趣爱好是什么?都会跟谁一起玩?”“你现在还打球吗?以前的哪些朋友还经常在一起玩呢?”“你的身体跟以前有什么不同?”“你跟妈妈的关系有什么变化?”“如果不上网了,你的生活会有哪些积极变化?”这些问题可以记录在纸上,或者制作成提醒卡,选出五个网瘾导致的危害和五个减少上网的益处,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提示卡的作用在于用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内容来提醒自己,以减少不受控的上网行为。
2.坚持记录每日的上网使用情况
孩子的行为都由家长进行监控,但是孩子缺乏自我监控,势必会造成与家长的感受不一致,家长觉得孩子上网时间过多,孩子觉得时间比较少。所以孩子自我的监控非常重要,每天记录自己上网的情况:这一天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每天有几次上网。有了这样的记录,孩子可以自己进行反省,会发现原来自己上网时间这么多,把这种记录表进行可视化处理,张贴在能轻易看到的地方。
3.签订限制上网的契约
这个契约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协商,不能要求太高,要求马上停止是不可能的。在这之前可以先跟孩子探讨自己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自己有什么理想,这个可以跟自己的长期目标挂钩。接下来是分解目标,如现在每天上网时间是10个小时,回来就开始玩,那么现在商量减少为8个小时,回来之后先运动半小时,吃完饭再玩。最终的目标是每天玩1个小时,那么从10个小时到1个小时,需要多久达到这个目标呢?每周递减多少个小时呢?设定目标时间的时候,也要考虑游戏本身的特点,如设定今天玩1个小时,但是1个小时刚好是游戏的关键点,那这个时候需要跟家长商定好如何处理。
4.寻找替代行为
当孩子不上网的时候,他可以做些什么呢?比如,打球、画画、找朋友玩、做美食、喂养宠物、看电影、练字、游泳、跟朋友吃饭等。这些替代行为中,一定要加入跟父母的互动。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个活动——抽抽乐,将这些替代行为写在纸条上,放在一个盒子里,家长和孩子可随机抽取。也可以跟家长一起将这些替代行为画成飞行棋,张贴在墙上,丢骰子来决定可以玩什么。这些方式都可以增加趣味性,既能让孩子充满期待又能让他们主动选择替代活动。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孩子的游戏时间都是晚上,找朋友玩或者踢球这样的活动都不现实,那就需要做一些晚上才能做的活动。(www.xing528.com)
5.提高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是指心目中的自己。网瘾的孩子往往对自己存在消极的自我评价,特别是当网瘾行为出现后,外界对于孩子的认识偏于负面,造成孩子更难客观地看待自己。“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最近一次别人对你说谢谢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呢?”“你的好朋友最欣赏你什么?”“你最亲近的长辈是哪一位?他们会怎样夸你?”“你最喜欢哪个学科?为什么呢?这个学科老师如何评价你?”将孩子暂时从问题中抽离出来,挖掘和肯定他的闪光点,让他看到更加完整的自己,引导孩子从自己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自己的良好品质,并且迁移到问题的解决过程。
6.确认压力源并学习调节压力的方法
网瘾者把网络视为唯一的处理焦虑、缓解压力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只能让人暂时逃避,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错误的认知,限制了儿童去探索其他可能的办法的机会。确定压力源,如儿童可能在考前、父母吵架的时候、一个人在家无聊的时候等,这些时候有哪些情绪反应?除了上网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情绪带来的不适?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7.回顾并巩固成功的经验
“这段时间你的睡眠有什么变化?体重有什么变化?”“学业方面有什么变化?”“当你很难坚持按计划上网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取得今天的成功,你最想让谁看到?他给了你什么样的支持?”儿童在回顾过程中,不但对自己,而且对身边的支持系统有了新的认识,上网行为的改变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难免有反复,及时总结回顾和强化儿童身上的资源的能力,让其更加有信心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