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化是与抽象相反的思维过程,即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去。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应用具体化这一特质,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情感以及当事学生的事实真相。
有的来访教师或家长在介绍当事学生的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思维上的模糊与混乱,使得问题复杂化,纠缠不清。此时,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工作就是运用具体化这一特质,帮助来访的教师或家长把当事学生的问题澄清为一个具体的事件,促使他们理顺思路,把握住各种有用的信息。
下面是一个具体示例。
来访教师:我这个学生简直不可救药了!我真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心理咨询师:你能告诉我这个学生有什么具体表现吗?
来访教师:比方说,他上课不好好听讲,爱做鬼脸引同学哄笑;时常不做作业;跟家长撒谎;欺负别的同学;经常迟到早退……(www.xing528.com)
经过询问,心理咨询师就可以把握当事学生的具体问题,同时也使来访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澄清了一些个人的认识。
学生的家长前来咨询时,在具体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有问题模糊、过分概括化以及概念不清等。问题模糊是指来访者在介绍当事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使用一些含糊的、很大、很普遍的字眼,如“我的孩子学什么都学不会”等。当来访者被自己所述说的这种情况笼罩的时候,体验到的往往是一种不确定的、模糊的感觉。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如来访者把当事学生的个别事件上升为普遍性结论。
对于这样的不合理观念,心理咨询师应恰当地协助家长予以澄清。
概念不清是指来访者有时对某种事件、某种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甚至是自行认定,如孩子的动作多便认定为儿童多动症等。此时,心理咨询师应帮助来访的家长弄清概念,这样才有利于彼此间的沟通和咨询的深入。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若发现来访者的叙述比较空洞、杂乱无章时,可运用具体化特质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澄清事实。其实,具体化过程的本身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或许随着谈话的深入,事实的澄清,来访者会自觉意识到当事学生的问题性质及其表现程度,并且在具体化的过程中找到帮助和指导当事学生的方法,这比由心理咨询师提出指导建议效果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