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芬教育交流·浦东论坛观察日记:芬兰学校教育执行情况一揭秘

中芬教育交流·浦东论坛观察日记:芬兰学校教育执行情况一揭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为期10天的交流访问中,除了短暂的场景参观之外,更多的是走进芬兰学校的课堂,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芬兰学校教育的实际执行情况。在此,我们将以10篇参访教师的观察日记为例,来了解芬兰学校教育的具体面貌。链接7-1参访教师的观察日记第一课传统文化课第一天到校,芬兰老师便安排当地学生为我们总体介绍了芬兰的文化。客观题在学生完成后,电脑直接显示对错,或更正错误。

中芬教育交流·浦东论坛观察日记:芬兰学校教育执行情况一揭秘

在为期10天的交流访问中,除了短暂的场景参观之外,更多的是走进芬兰学校的课堂,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芬兰学校教育的实际执行情况。在此,我们将以10篇参访教师的观察日记为例,来了解芬兰学校教育的具体面貌。

链接7-1

参访教师的观察日记

第一课 传统文化

第一天到校,芬兰老师便安排当地学生为我们总体介绍了芬兰的文化。从语言地理、文化特色等方面向大家展示了真实的芬兰现状。尤其是将生活中各种常用语(如你好、再见、谢谢……)进行对照、领读,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中国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之后,校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也让大家对学校更亲切起来了。

第二课 体育活动课

虽然刚下过雨,操场还是湿湿的,很是泥泞,但热情的芬兰体育老师仍按原计划为学生准备了一堂棒球课。从未接触过棒球的中国学生起初连怎么戴棒球手套、怎么握杆和挥杆都不会,但在芬兰学生的帮助和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的学生在棒球小组对抗赛中,无论是击球命中率还是各种跑动、接球,表现得丝毫不逊于芬兰学生。一堂课后,学生们的球鞋上裤子上满是泥浆,可一张张会心的笑脸告诉我们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

第三课 美食烹饪课

烹饪,作为生活必备的技能,是芬兰中学的必修课。为了让中国学生更好地了解芬兰传统美食,学校特意安排一堂烹饪课——制作一种“派”(芬兰传统美食)。进入烹饪教室首先要脱鞋、脱外套、戴围兜,让我们看到芬兰教育的细致和严谨。烹饪课上,没有想象中课前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示范,而是学生自由组合构成数个小组,并按照所分发的制作清单,自己动手探索。老师只是巡视,解决学生提出的现场问题。由于制作清单用的是芬兰语,学生们自然用英语热烈地讨论交流起来。小组分工,2人制作派的内馅,2人制作派的面皮,忙得热火朝天。分享成果的时候,看着一旁观摩的芬兰老师们吃了一个又一个,满是赞许的表情,学生们更得意了。

第四课 手工艺术

图表7-9 学习制作卡丽莲派(传统美食)

艺术课的内容是制作书签。艺术老师先介绍了芬兰艺术史上的某位名人,以及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根据她的诗歌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元素。学生们可以制作带有其艺术元素风格的书签,也可以自己创作。没想到我们的学生一致选择制作中国元素的书签。从选材、创意到配色,让芬兰老师竖起了大拇指。谁说中国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只要给他们机会,每个人都会带来惊喜!

第五课 英语写作课

芬兰的官方语言是芬兰语和瑞典语,英语对于那里的学生而言也是一门外语。据英语老师安娜说,由于生活在欧洲,芬兰的学生虽然从小都会说点英语,但英语的语法、词汇、写作等方面同样也需从头开始认真学习的。这堂是高三学生的英语写作课,建立在之前一课已经熟悉写作内容的基础之上。英语课本中有一个章节是写作任务话题,罗列了20个不同领域、不同体裁的话题,如:Food for thought,A miracle cure,Radio speech,Dear Sir/Madam。学生今天写的话题是Stranded on a deserted island。要求学生描述被困在荒岛上第一天所发生的事。老师在黑板上将具体写作要求用关键词标注出来,如:字数要求、分段描述、书写格式(页边留出空间)、统计字数等。这样学生下笔写作时就了然于心了。(www.xing528.com)

第六课 高考体验课

为了让中国学生体验芬兰的“高考”,负责接待的安娜老师特意拿来了2015年芬兰全国英语高考书面全真题让我们中国学生体验一下。小小的一本册子,从阅读、词汇、语法到写作,15篇100字左右到400字左右篇幅不等,体裁不同的文章,对于我们刚完成高一阶段学习的学生而言,明显具有挑战性,尤其是词汇量方面。但令我们惊喜的是,语法方面的练习学生们还是优势明显。最大差异是写作部分,虽然字数要求150—250词与国内差不多,但该部分芬兰考试给出四个作文题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来进行写作,且四个作文题无论体裁还是内容均完全不同。有书信给网络报纸专栏提建议的,有评论社交媒体是否让人更孤独的,有根据名人名言发表感想的,还有关于商业上雇佣更多年轻人的问题的。相较于我们高考与学生生活接近的习作内容,芬兰的考题内容更广、更深。

第七课 翻转数学课

芬兰的翻转数学课是这样进行的:学生在家通过视频材料学习新知识,第二天到学校后老师布置与视频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不懂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数学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用这种教学方法,所以课堂上挺混乱的。有的学生在做题,有的在讨论,还有的聊天或无所事事。可能是第一次的缘故,也可能是学生在冥思苦想3×8+2=?感觉学习效率不是很高,更令中国学生很有优越感

第八课 数码英语课

泰斯里瑟高中从2016年开始,高一学生全部采用电子书,上课自备笔记本。我们听的这堂英语课课本是由任课的安娜老师参与编写并与出版商合作推出的电子版本。其中不仅仅有图文并茂、听说兼备的文本,还有各种类型的课后练习,如拼写练习、民意调查、小论坛等。课堂上,各项教学活动,无论是阅读、听力还是练习等,只需轻松点击即可获得。客观题在学生完成后,电脑直接显示对错,或更正错误。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反复练习。教师则从繁重的机械批改中解脱出来,电脑自动统计并显示每位学生的练习完成进度、完成情况、错误率等。芬兰教育的先进由此可见。

第九课 自然科学

莱娅老师的自然科学课针对的是自然科学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所以她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授课,并将学校附近的小河作为自然实验室,让学生完成各种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了解、体验并学会进行不同方法的科学研究。在教室集中领取了任务单并了解注意事项后,学生们便分组向小河出发了。有的做记录,有的寻找植物样本,有的负责拍照。老师则在一旁解答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问。莱娅老师告诉我们每组学生的能力各有不同。来到室外,一开始有些学生会茫然无措,有些不记得老师的要求,但经过亲身实践及与其他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学生们就能逐渐适应这种通过实践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

图表7-10 参加野外训练活动

第十课 教学教法课

在这堂课上安娜、泰勒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最新尝试的教学法——现象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融合多门学科知识,从不同维度对某一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教学法,安娜老师以Bridge为例,让学生们讨论可以涉及相关学科。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一下子拓宽了。而后,由相关学科的老师组成一个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由学生设计并完成各项内容及活动。课上老师们向我们展示了芬兰学生在该教学项目中所取得的成果,如微电影、海报、自编报纸、电子杂志、自创游戏、博客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芬兰老师及学生对各种电脑软件及电子产品的熟练运用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天十课,我们对芬兰教育的了解显然只是冰山一角。但课内的观察、课后的反思,已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芬兰教育的优势、教师教学能力的卓绝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到位,从而值得我们深入借鉴和学习。芬兰高中教育所强调的学生亲身体验、小组团队合作、跨学科探究、发现式学习、学校与自然社会相联络等理念,给我们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而这些方面正体现出芬兰教育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之能力和“世界公民”意识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