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质朴却洋溢着爱和温暖,这是典型的芬兰民族性格,也是芬兰基础教育留给人的浓厚回味。以生为本地回归教育原点,这是芬兰基础教育的精髓。
1.教育起点:倡导机会平等
芬兰的“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不仅切实提升并促进了教育公平,更重要的影响还在于教会了孩子去主动关爱并帮助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同伴。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平等”,强调“零压力”教育。教师对于那些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则自动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特别的照顾。学校十分注重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伴相处过程中培养一定的公德意识、责任感及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师眼中,让孩子公平地接受教育更为重要。
链接5-2
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平等”
在芬兰的学校里,每班最多30个学生,人人平等,不设班干部,出行列队也不分高矮。每次活动都是全班出动,人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表演节目,全班同学都上台,哪怕是那些特殊学生。当学生需要和老师交流时,班里会选一位同学作为他们的代表。与国内中小学里的班干部、大队干部、学生会干部不同的是,他们确实是学生的代言人,要真实地为学生服务。这样的同学既要聪明能干,又要有奉献精神。因为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抽出时间为大家服务。生活中,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都采取选派代表的方式,与有关部门沟通,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习惯成自然,以后的政府官员选举亦是如此。芬兰也就组成了世界上最廉洁、最值得人民信任的政府,国家富有,人民安康。
2.教育过程:注重“育生为人”
芬兰没有“差生”的概念。如果硬说有,那只是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启发,更大的成长空间而已。芬兰教育和社会绝不会放弃这些孩子,而是给予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关心。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制订教学计划,包括选择书籍、定制课程等等,以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国家的基本标准。对一些特别的学生,也就是我们眼中所谓的“差生”,学校特别设计了一套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的模式,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创造出更多让他们喜欢上学的刺激条件。芬兰人认为,如果不这样做,而是放弃这些学生,那么失去了尊严的孩子很可能会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犯罪,那时社会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www.xing528.com)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校里教孩子学会自主探索和学习,学生所有的学习任务包括课后作业几乎都在学校里独立完成。这是一件不需监督就应该独立完成的分内之事,家长亦不用承担督促或协助完成作业之责。这样不仅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家校间也能充满信任,从而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心态与习惯。
3.教育终点:不以成绩排名论“英雄”
芬兰除了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之外,中小学教育阶段没有任何一次统一的国家考试,教师可以自行设计和管理学生的测试。此外,芬兰法律明确规定,在六年级之前,不得以成绩或等级来评断学生。
芬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犹如一株植物,只有在“零压力”的状态下,才可以自由成长。因此,他们在坚持素质第一的同时,还在学校内采取了一系列减压举措,如:考试不排名,无论是学生间还是学校间,均不做名次比较;学校不追求升学率。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无压力,教师教学无压力;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是必留的,但教师从未批改过这些作业,而是让学生对照正确答案去“自行批改”,然后将自己在学习中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上报教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而这种“无竞争”的教育却在国际教育评比中获得惊人的成绩,这正是芬兰基础教育最值得被称道的显著成就之一。
4.启发与感悟
如果说平等是芬兰教育的内涵,那么信任就是芬兰教育的核心。芬兰人认为,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的学习过程,尽可能不比较、不评分,所有的评价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改进,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挫折感。反观国内,不少学校强调反复练习与考试,最终目的是压倒周边竞争者,抹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持续了解知识的动力。好在实施课改十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逐步发生变化,开始探索实践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课堂生态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实践表明,尊重个性,“让每一朵花竞放”才是“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