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浦东新区对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考中,有这样的愿景,即对学校间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发出激励性要求。其二,通过浦东新区国际学校联谊会的机制,畅通浦东新区公办民办学校与驻区国际学校沟通合作渠道。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中外民间活动和志愿服务,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对外塑造浦东新区青少年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对浦东新区教育水准的整体提升而言,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平台,也是一种载体。
在浦东新区对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考中,有这样的愿景,即对学校间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发出激励性要求。
其一,要在现有友好学校结对基础之上,扩展友好结对学校的数量和范围,并开展实质性的常态化交流活动。
其二,通过浦东新区国际学校联谊会的机制,畅通浦东新区公办民办学校与驻区国际学校沟通合作渠道。通过定期开展联谊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形式,增进学校间和师生间双向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中外民间活动和志愿服务,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对外塑造浦东新区青少年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
其三,建立学校间、区域间、地域间开放式的教育国际化协作网络,通过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中外学生夏令营、网络课程等多种方式,增进交流与融合,提升浦东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增强浦东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落实上述愿景,在实践思路上需要作技术设计。对浦东新区教育水准的整体提升而言,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平台,也是一种载体。运用这一平台或载体,需要探索和梳理两地和两校之间的不同优势,并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要针对本土的实际情况,对本土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改进、教师发展和学生素养的培育等需求有切实而清晰的理解,注意将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接地气”的有机融合。这样的交流合作就具有真实意义(参见图表1-10)。
(www.xing528.com)
图表1-10 中芬教育合作交流的双赢模式
可以这样说,在这种理念和思路引导下,中芬教育合作交流的路就一定会“登高致远”。
【注释】
[1]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中国教育改革前沿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13-3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