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相对论效应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光速。这个话题涉及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在物理认知上的差异。
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对光速进行精确测量,光的速度被确认是30万公里/秒(299792458m/s),在物理学中对应的符号是c。
如第一章所说,在经典物理学的假设中,以太这种神秘物质充满宇宙的一切空间,由以太构成的以太海则是光波传递的介质。根据波动理论,波动的速度由其介质的物理性质与密度决定,而以太论的支持者想象以太海的密度是均匀的,所以光相对于空间的速度是一个恒常量。
在这种认知下,以太的存在很容易解释光为什么具有波动性、为什么能穿过空间,以及为什么光速恒定。遗憾在于,并没有实验能对以太的存在做出证实或证伪,这些只能是存在于理论上的假说。
而在现代物理学体系中,以太是一个冗余的概念,各种超距作用的实现依靠的是弥漫在空间中的场。爱因斯坦认为,光的波动是光子这种粒子所具有的内蕴属性,而光波是电磁波,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交替产生,由此得以穿过空间。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的c,这与实验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计算结果一致。但是,到底是怎样的机制使光或者电磁波在时空中以恒速c运动?现代物理学并不能对其做出解释,只是将它作为光子或电磁波这种物质内蕴的特征。
不过,在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思路中,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符合各种实验结果以及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而现代物理学是由各种实验事实所支撑的。考虑到无论惯性系在空间中的速度如何,在惯性系内测定的光速永远恒定为c,因此,现代物理学将“光速恒定”视为一个公理或者基本原理,也就是狭义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原理”这个基本假设。(www.xing528.com)
一般而言,物理学研究要求理论、实验、数据这三者皆完备,而在光速恒定这个问题上,经典物理学可以用以太解释光的传播与速度,但无法通过实验验证以太的存在;现代物理学可以描述光移动时电磁场的变化,也有实验支持,但它无法解释相关物理机制,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光速恒定。
所以,严格说来,这两个体系都做不到绝对完备,但我们总归能确认:
无论依据哪个体系,光在空间中的速度都被认为恒定为c。
这便足以让我们展开接下来的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