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不仅仅是敌后抗战的战斗堡垒,同时也是思想宣传战线的重要阵地,是红色新闻史上的光辉一页,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革命实践、根据地实际相结合的特点,积淀着鲜明的红色基因。
红色新闻事业根植于坚持信仰、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太行山上,游击办报的惊险经历,新闻工作者的墓碑,无不讲述着红色新闻的光荣传统。太行的红色新闻出版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新闻烈士流洒的鲜血中成长起来的。
根据地处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危险的战争环境下,首先面对的困难是物资匮乏。报纸有铅印、油印甚至石印,字模不全,机器有脚蹬的、有手摇的,经常出现纸张短缺、油墨失供等情况。为解决材料问题,华北《新华日报》自力更生办起了文具厂,用绳头、破布生产麻纸,用大麻油、豆油、松脂制成油墨。另外,还经常面临着敌人大大小小的扫荡和破坏。在扫荡和反扫荡中,红色新闻机构随根据地扩大或收缩而不停地转移、停刊、复出,“游击办报”“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是红色新闻出版的常态。即使在扫荡最残酷的时期,新闻战士们也始终坚守着舆论阵地。晋察冀根据地在1941—1942年经历了大规模扫荡,根据地80%以上成为游击区,此时大部分报刊开始游击出版。《晋察冀日报》进驻宅北乡滚龙沟村,坚壁清野,“八匹骡子办报”,“七进七出铧子尖”,拿起武器,在滚龙沟附近与敌人周旋,在扫荡与反扫荡的炮火中出版,创造了红色新闻史上一个个奇迹。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先后有58位新闻战士以身殉职,埋骨于青山。华北《新华日报》同样写下了新闻史上英雄而悲壮的一幕。1942年5月,报社在辽县(即左权县)大羊角村附近遭日寇包围,突围中包括社长兼总编辑何云在内的46位新闻工作者献出了宝贵生命。邓拓诗云:“文章浩荡卫神州,血溅太行志亦酬。”道出了新闻战士坚持信仰、勇于牺牲的红色基因的精魂。(www.xing528.com)
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代表最广大民根本利益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太行山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历史鲜明地体现出这样的红色血脉。“《晋察冀日报》是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机关报,是代表最进步阶级说话的,并且代表全边区1500万人民说话。它是全边区人民走向新中国的向导、灯塔。”[5]华北《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等报刊,首先是服务于政治斗争的机关报,吹响鼓励前进、团结抗战的号角,建设、巩固、发展根据地政权;更是代表民族利益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报,始终与群众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老百姓给报社同志送食物,在敌人搜捕时给他们打掩护。百姓与新闻工作者关系亲密、鱼水情深,甚至可以死相酬。在《晋察冀日报》驻守的马兰村,有19位村民为掩护报社同志而惨遭杀害。在1943年的一次秋季扫荡中,日军逼问村民报社的机器所藏何地。“他们杀了单德顺、王梦玉,刺刀逼向一个个乡亲,可是没有人吭声。敌人又砍掉了李怀贞的头,大家仍旧挺立着,没有一个人说话。”[6]一连12个村民被杀,没有人屈服。群众为什么如此信任、喜爱根据地报纸,为什么与新闻工作者的关系如此亲密?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报刊代表着广大群众的利益,是沟通党和群众的血管和纽带。当前的传播环境和社会情境下,反思新闻事业的本质、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等问题时,对红色新闻基因的传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