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到1949年间,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区、晋察冀根据地的北岳区和太岳区出版发行了以边区党、政、军和群众组织为办报主体形成的、以边区党委机关报为中心的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各类刊物和图书。就报刊而言,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底到1949年10月,仅太行山根据地先后有《先锋报》《中国人报》《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战斗报》《黄河日报》《太南日报》《太岳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人民日报》等近百种报刊出版发行,形成了根据地一道最蔚为壮观的文化风景线”[3]。太岳区除了机关报《太岳日报》外,还创办有《太行诗歌》《鹰之歌》《文化报》《漳西战报》《生产周报》《民兵战报》《华北文化》《诗风》《工农兵》等报刊。
1939年元旦创刊的《新华日报》华北版,社址在太行山区沁县南里乡后沟村,属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1943年10月1日成为中共太行区委机关报,至1949年8月10日停刊。作为太行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它是华北宣传动员民众抗日的一面旗帜。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前身是《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在阜平创刊,1940年11月7日改为《晋察冀日报》,1949年6月15日和晋冀鲁豫机关报《人民日报》合并,成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邓拓任报社主编。该报共出版2845期,是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的、办报时间最长的党报之一,被聂荣臻誉为“民族的号筒”。(www.xing528.com)
图书出版方面,在太行山区,一般情况下党委机关报都会同时承担出版任务。如华北《新华日报》和《晋察冀日报》。据1945年的统计,太行区从1940年到1944年,“出版各类图书1602525册,其中仅1944年,太行区就出版发行54400多册中级学校读物、21756册群众读物、56697册国民教材和2151册宣传品,其中大部分图书为华北新华书店出版发行”[4],华北新华书店就是1940年华北《新华日报》开设的,由副社长杜毓沄任经理,总部设在辽县岭南村,除负责发行报纸外,还编辑出版各类政治理论书籍。在晋察冀边区,图书出版机构主要有:《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新华书店、冀晋印刷厂等等。1938—1942年间,仅《抗敌报》(后《晋察冀日报》)出版图书156种,总印数1113207册。1938—1948年的10年间,出版书刊约500种。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于1944年5月在此定稿付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