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党报主流话语,社会建构的论丛第二辑

推进党报主流话语,社会建构的论丛第二辑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党报主流话语在舆论场间的流动。二者统一于党报的实践。党报进入社会,实现从权力治理决定论向社会构成互动论转化。发挥党报双向沟通的功能,打破“沟通困境”,可以减少社会上对政府失措的误读。一是主流舆论的传播效果,也是需要渗透,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律”,而非鼓噪一时的“爆炸效应”。相反,“润物细无声”反而会受到抵达心灵之境、产生恒久的绵绵滋滋之效果。

推进党报主流话语,社会建构的论丛第二辑

推进党报主流话语在舆论场间的流动。党报居于党的媒体的核心地位的现实定位,其逻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来自党报内部的专业规律,即党报作为传媒所具有的规律(马克思语);二是党报外部制度制约,党报作为执政党的治理工具,即与执政党的政治逻辑相统一。二者统一于党报的实践。党报,不仅是话语权的掌握,权威性的发布,还具有议题设置的优势和新闻框架设计的领先资源。党报发挥新闻框架这种思维战略,在“名—实建构”间,获取社会关注的资源优势,可以凭借“评论部”的思想间隔和抽象理性的距离之美,建构社交媒体难以达到的思维高度;提供社会化媒体高端资源的空缺,充盈主流话语的精神气质、推动主流话语在舆论场间的流动。

党报进入社会,实现从权力治理决定论向社会构成互动论转化。社会是互动的;人民是社会互动的主体、社会实践范畴的积极行动者;他们积极主动创造着和建构着这个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三种舆论场”并非决然间隔。但媒体的交流和覆盖,也不是任何内容都能够相互渗透。往往因循的悖论是:主流舆论的传播,并不一定沿着决策者、意见主导者的方向流动;或者说,社会主导者、执政者的声音,并非按照自己意愿所趋的方向传播。一种决策的信息,一种社会工程和建设的成就,并非按照社会管理者的愿望,传达到社会公众层面。而相反的信息,负面舆情,危机传播,似真非真的虚假伪造的信息,不利于政府公信力、不利于人的心态稳定的谣言,倒是瞬间、广泛、自动、传播,掀起舆论的滔天巨浪,造成社会的震荡和不稳态势。

发挥党报双向沟通的功能,打破“沟通困境”,可以减少社会上对政府失措的误读。《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12月10日撰文《北京市,你会如何回应公众的意见和批评》,阐述了北京市对舆论场的批评的态度,“并非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抵触”。政府没有想“与舆论顶着来”,但为什么却给人留下了“他们在与舆论对抗”的印象?他分析,原因在于政府与公众沟通出了大问题。在网络舆论场,各级地方政府几乎没有犯任何错误的空间。“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场上的意见就很汹涌,经验稍有欠缺的官员就会被吓住,导致回应失调,越来越被动。”“国家发展很快,突出难题的场景和情景不停转换,各地政府和民众都面临着学习适应新形势的挑战。”(www.xing528.com)

而“党报君”可以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施拉姆所谓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犹如“血液流经人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系统,为整个有机体服务,根据需要有时集中在这一部分,有时集中在另一部分,保持接触和平衡以及健康”[2]。党媒可以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做出努力,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困境”寻找“沟通接口”。一是及时反映。首先,是自己掌握情况,党报反应敏锐;其次,为政府机关做出情况反映和应对之策。二是给政府危机处理的策略建议,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原则,在沟通政府与民众之间,扩大公众对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如何使得党报的主流声音传播、主导舆论送达,在“社会舆论场”得到反映?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需要剖析和界定清楚。一是主流舆论的传播效果,也是需要渗透,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律”,而非鼓噪一时的“爆炸效应”。所以,传播主流舆论的文本与话语很难,也不必追求“轰动”传扬。相反,“润物细无声”反而会受到抵达心灵之境、产生恒久的绵绵滋滋之效果。二要考虑传播渠道的性质。社交媒体渠道,是今天的传播“深渠道”“社交平台主渠道”。主流媒体党报,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会化媒体,党报官微、公共账号、客户端和微视频,以“渠道互通”策略,带动“党报—媒—网—众—民”的互动格局和互动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