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经进入深度发展期,“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现代传播体系的轮廓已渐趋明朗。“中央厨房”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实践,在全国范围内风生水起,正在逐步成为融合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
有关于我国主流媒体“中央厨房”融合机制建设的主题,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孟威从编采流程机制的视角,认为“中央厨房”是大规模的信息流水线式生产,这种人员混搭,内容共享融合机制,促进了编采发全过程的集约化、个性化与全媒体化,实现了“1+1>2”的传播功效。[6]郭珅也从相似的角度指出,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内容生产将立足于分众传播的理论,更加注重分层传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形成媒体与受众间稳定的互动关系,最大化地实现信息产品的商业价值。[7]
有的学者从组织架构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央厨房”的融合机制建设。徐瑗以湖北电视台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为例,细致梳理了该中心“中央厨房”的平台架构,具体分为“行政主厨”主导、“行政二厨”统筹、“采购团队”落实、“配菜团队”配合、“掌勺厨师”合成以及“品菜师”审看[8],各部分衔接密切,配合得当。陈曦以贵州日报社为例,详细介绍了报社建立“中央厨房”所采取的改革措施,通过充分的调研,该社确立了以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全媒体采访中心、贵州日报编辑出版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为核心的四大机构,有力地推动了媒介融合的进程。(www.xing528.com)
还有的学者和业者从技术角度出发,剖析技术变革为“中央厨房”建设带来的鸿利。如人民日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生产,在“两会”融合报道及各类重大事件宣传工作中取得较为深远的影响。通过“大数据”与“小数据”的综合运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打造了基于自建数据库的深度挖掘融合新闻生产流程,使以往单向传播、运动式、灌输式的信息播发,转变为主题式、菜单式、交互式的跨终端融合性报道,实现了新闻信息的精准化、多元化、趣味化传播。而续子恺则具体分析了“中央厨房”融合机制中的技术要素,指出当前“中央厨房”多数采用了分布式云抓取技术,通过代码编写抓取相关数据,汇总于“中央厨房”,再进行语义分析和框架计算,按照不同的属性、特征进行资源整合,帮助采编人员快速查找资料,提升工作效率。最终,相关稿件将以XML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满足快速传递、灵活发布的需求。[9]
除此之外,有的学者从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出发,指出“中央厨房”建设应密切结合自身特点。如,东方网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适应互联网传播特性,形成了共享共用的综合数据平台。其将网络多媒体、线上政务平台、电子商务进行了系统整合,用产品导向统领全局,使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现场感不断增强,受众规模不断扩大。夏恩博从广播频率制度、技术驱动、激励制度三个方面,指出广播以声音传播为主,应在融合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将这一特点凸显出来,同时加强顶层设计,从而不断激发采编人员的创造性。[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