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本课题组有的成员曾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学一年,因而比较了解该校的校报《塔希尔日报》。该报创办于1893年,初为该校体育系的一份发行不足250份的周报,历经百余年风雨,现发展为4开、周一至周五出版的日报,日发行量达1.8万份,覆盖范围除本校外,还有3个邻近的郡。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报曾多次获全美大学报纸联盟颁发的“领跑者奖”(在全美大学校报界的此奖项,相当于在美国新闻传播界的“普利策奖”);多次获得“全美最佳广告经营团队”的殊荣。[14]
为什么《塔希尔日报》如此风光?原因之一是:它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校报和当地人唤作“教堂山”这个小镇的社区报二者功能于一身。教堂山实为围绕北卡罗来纳校园发展起来的大学城,该镇几乎所有居民都多少与该校园有关联,他们或直接在校园内工作,或间接为学校服务。新闻的接近性,使得他们由关注学校的大事小情,进而关注《塔希尔日报》。这种“关注”又使得《塔希尔日报》的报道范围不局限于学校,镇上的政务活动、商务活动乃至环境问题都被纳入该报关注范畴。当然,这得益于来自学校新闻院系的、近乎免费的记者队伍。有进有出、定期轮换、总数保持在300余人的学生记者,被他们的老师或师兄师姐分配到镇上各个采访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写稿。[15]
[本课题组成员:高晶、张晓红、闫永栋、王泱泱、梁彦晓、张毅、王武录]
【注释】
[1][美]菲利普·迈耶著、张卫平译:《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文译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君超著:《如何解读和应对“报纸消亡论”?》,《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期。
[3]数据源自美国南加州2007年的一项调查,陈凯:《百年校报尽领风骚》,《新闻记者》2010年第8期。
[4]本课题组成员据原件翻译而来。
[5]本课题组成员据原件翻译而来。
[6]本课题组成员据原件翻译而来。(www.xing528.com)
[7]本课题组成员据原件翻译而来。
[8]本课题组成员据原件翻译而来。
[9]本课题组成员据原件翻译而来。
[10]陈凯:《百年校报尽领风骚》,《新闻记者》2010年第8期。
[11]本课题组有的成员2002年夏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笔记和陈卫华:《追念吴惠连》,《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12]本课题组有的成员2002年夏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笔记和陈卫华:《追念吴惠连》,《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13]本课题组有的成员2002年夏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笔记和陈卫华:《追念吴惠连》,《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14]本课题组成员2013年8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做访问学者时积累的资料和陈凯:《百年校报尽领风骚》,《新闻记者》2010年第8期。
[15]本课题组成员2013年8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做访问学者时积累的资料和陈凯:《百年校报尽领风骚》,《新闻记者》2010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