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报论丛第二辑:版式、刊期、印刷、发行、经费与人员

党报论丛第二辑:版式、刊期、印刷、发行、经费与人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美国的大学校报现有1500家[10],若问其版式、刊期、印刷、发行、经费、人员情况,仅从赴美访问过的本课题组成员见闻看,可简答如下:——基本上是4开的,头版发稿3~4条至10余条。譬如,长期在斯坦福大学任客座教授的吴惠连,1973—1996年先后担任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创办的《圣路易斯信使报》的评论员、总编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吴嘉棠因持反日立场还曾遭汪伪政权通缉。

党报论丛第二辑:版式、刊期、印刷、发行、经费与人员

据统计,美国的大学校报现有1500家[10],若问其版式、刊期、印刷、发行、经费、人员情况,仅从赴美访问过的本课题组成员见闻看,可简答如下:

——基本上是4开的,头版发稿3~4条至10余条。

——出版周期周一刊至周五刊不一,每期4版至10余版不等。

——多为黑白印刷,头版也有彩印的。

——一般校内免费赠阅,少数还到所在社区和邻近市郡免费投放。(www.xing528.com)

——经费来自所依托高校以及所在社区和邻近市郡的广告主投放广告,有广告收入者采用非营利机构模式运转。

——培训、广告等岗位上的全职工作人员很少,记者、编辑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是学生,尤其是新闻传播院系的本科生兼职的。

这些学生记者、编辑采编出来的美国大学的校报之所以有模有样,原因之一是他们背后有相当一批曾在报刊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譬如,长期在斯坦福大学任客座教授的吴惠连,1973—1996年先后担任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创办的《圣路易斯信使报》的评论员、总编辑。[11]2002年夏,本课题组有的成员在访问斯坦福大学传播系时了解到:吴惠连教授曾出任美国新闻传播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评委和美国报纸总编协会理事。

对华友好的吴惠连教授,193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他母亲是美国人,他父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名噪一时的报人吴嘉棠。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并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硕士学位的吴嘉棠,曾任当年上海《申报》采访部主任和当年上海《大陆报》、《大美晚报》这两家英文报纸的主编。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吴嘉棠因持反日立场还曾遭汪伪政权通缉。[12]也许多多少少与这等家庭渊源有关,吴惠连教授是严肃新闻的信奉者和践行者,他在给斯坦福大学传播系学生讲评论写作课时,曾严厉批评某报版面,将当地一家三口因家长为残疾孩子争取政府补贴未果而自杀的评论,与一种新颖宠物洗澡的介绍放在一起。[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