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的读者特别是基层普通读者的具体生活,与《人民日报》评论的作者特别是本报评论员的宏观视野,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其缓解方略之一为:《人民日报》评论既要对全局工作有重要意义,又要在群众仍然疑惑的问题上加以引导,并且要使这种引导与群众的切身感受尽可能地统一起来。这是《人民日报》新闻评论乃至整个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途径之一。也正与此相关联,线下与线上相统一的问题凸显出来了,即必须实现《人民日报》评论与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人民系新媒体评论的协调、配合与融合,把党报新闻宣传的高度、厚度、信度优势与网络传播的速度、宽度、交流度优势叠加起来,进而增强党和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人民日报·评论》选刊网友来稿的“微议录”栏目,正因此而广受好评。
众所周知,自21世纪初开始,内地高考就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与此相关联,今天人们身边各种各样的同学聚会实在不少,与会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者有之;高兴而来,懊恼而归者亦有之。如何让同学聚会越办越好?答案之一可参见2014年4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微议录”专栏中的《远离“恐聚”,走新也走心》。该文作者,一位名叫“良帅”的网友多次筹划同学聚会均颇为成功,个中因由出自其——“努力尝试避开‘吃饭喝酒唱歌’的俗套模式,力求新颖拴心留人……,坚持‘AA’,力拒‘全包’,提前防范,避免‘落俗’。苗头不对,就应迅速扭转局面,以防‘功利雾霾’弥漫聚会,让每个细节都精于细致。”[18]
据本课题组统计,在所抽取的9期《人民日报·评论》上,如同《远离“恐聚”,走新也走心》,既来自网友,又不乏亮点者,约占9.8%。这个比例虽不低,但仍有提升空间。(www.xing528.com)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2015年7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31家省级党报主要领导及评论业务负责人也前来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19]
假以时日,《人民日报·评论》与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人民系新媒体评论,将进一步实现信息共通,渠道共用,议程共设。譬如,2015年8月6日《人民日报·评论》推出“连线评论员”栏目,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北京日报》评论员、《河北日报》评论员三方以《“冬奥效应”如何最大释放》为题,展开对话。该文在人民系新媒体上同时推出,颇受党报界乃至广大网民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