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幽州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唐代幽州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兴隋亡,控制涿郡、自称幽州总管的隋将罗艺归于唐。今北京在唐代包括幽州的大部、檀州全部和妫州东部。唐改涿郡为幽州,仍治蓟城。为追念死亡将士,下诏在蓟城修建佛寺。唐平定安史之乱后,改范阳郡为幽州。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开垦,在历史遗留的基础上又开辟稻田数千顷;由于大运河的开发和幽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连接关内、关外的商品聚散地。

唐代幽州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唐兴隋亡,控制涿郡、自称幽州总管的隋将罗艺归于唐。今北京在唐代包括幽州的大部、檀州全部(今密云怀柔、平谷区境)和妫州东部(今延庆区)。唐改涿郡为幽州,仍治蓟城(又称幽州城)。幽州城南北9里,东西7里,周长32里(约相当于今12.5千米)。它的东城墙在今宣武门内外大街西侧,南城墙在今白纸坊街至姚家井一带,西城墙在今莲花池东岸,北城墙在今新文化街一线稍南,四城共有十门。子城位于大城的西南部。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用兵辽东,往返都经过蓟城。为追念死亡将士,下诏在蓟城修建佛寺。寺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建成,赐名悯忠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修葺时改名法源寺。它是北京城区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名刹。幽州城不仅有名刹,还是唐代东北商业重邑。据《房山石经题记汇编》统计,有米行、肉行、绡行、靴行等31种行会。唐天宝元年(742年),幽州改称为范阳郡,仍设治蓟城。兼领范阳、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蓟城北面另筑雄武城,峙兵积谷。他于天宝十四年(755年)起兵蓟城,后攻占洛阳。翌年,安禄山自称皇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封王置相,以范阳(幽州)为大都。这是北京称大都之始。后发生内讧,被其子庆绪所杀;庆绪又为部将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后来也自称大燕皇帝,并以范阳为燕京,是为北京正式称燕京之始。唐平定安史之乱后,改范阳郡为幽州。(www.xing528.com)

隋唐时期,今北京地区为北方军事重镇,同时又是连接东北边疆地区的前哨阵地,隋唐两朝曾多次征讨高丽,均以今北京作为物资中转站,足显其战略地位的重要。在隋唐历史的380年中,今北京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交通、贸易、文化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开垦,在历史遗留的基础上又开辟稻田数千顷;由于大运河的开发和幽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连接关内、关外的商品聚散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