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周王室同姓贵族召公奭于北燕,即今天北京及周围地区,《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了这一分封的史实。
召公奭,文献又称君奭,在周朝官封太保,位列三公。他辅佐成王平息了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及东夷、徐、奄、薄姑等原商遗方国的叛乱,并率大军向北追击叛军,巩固了周人在东方和北方的统治。为了更好地保卫西周王朝的东北边疆的安宁与发展,周王将燕地封与召公。由于召公在西周王朝辅佐王室,由召公长子克到燕地就封,为事实上的第一代燕侯。1986年,在房山琉璃河黄土坡发掘出土的青铜克盉、克罍的铭文,记载了这一段失传的史实。
燕国建立之初,燕国的统治者在今天房山区琉璃河镇东的董家林村,建立了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城址——西周燕国都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城址建在大石河东北面的一块高台地上,这里直到北魏时,还被称为“圣聚”。
周灭商后,封召公于燕,召公家在燕地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燕。
召公占领燕地后,对封域内原有各部族、方国采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方针,使他们仍旧保有自己的部族或领地,让他们各守其祀,臣服于召公奭为首的燕侯家族,连同赐给的殷遗部族,共同组成燕国的统治阶层。
在今天的北京地区还存在着蓟国和其他部族。《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周本记》载:封帝尧之后于蓟。关于蓟国的始封地,有些专家认为在今北京广安门一带,有一高丘名“蓟丘”即是明证。由于这一地区自战国两汉直至今天一直是城市建设的中心地区,历代建设可能把遗址彻底破坏,所以至今难觅西周时期实物。也有专家认为蓟就是自商末就有的箕,“箕”和“蓟”是同音异体字,带有“箕”字的青铜器在北京顺义区牛栏山就出土过。(www.xing528.com)
都城在西周中期迁离琉璃河遗址后,虽然遗址的遗存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但它只是一个重要的居民点而不再是都城了。
春秋时期,北京是个民族杂居的地区,东边是孤竹,东北是肃慎,北边是山戎。各族的居地相距不远,有利于相互接触和往来,因而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也互相影响。
战国时期,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由于战事频繁,各国争相加强防御工事。当时燕国为了南防齐赵,北防戎狄,也修筑了长城。燕国的长城有南北两条,北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到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县北;南长城由易水的堤防扩建而成,西起今易县西南,东至今文安县。同时,燕国还在国内修筑了大量城堡,用于防御和对外扩张。
燕国虽然远离中原,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非常密切。从商代后期开始,燕地人民就具有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素质。燕人也使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青铜铸造工艺也相当发达,器物各部多以动物的形象作装饰,是燕国铜器的突出风格。由于燕人与“胡人”在很多地区错居杂处,燕人的青铜工艺也渗透着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
燕国的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中得到推广和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具有地方特色的燕国刀币广泛流通于燕国的城市和农村。燕国刀币除在北京地区发现外,还在河北、天津、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发现,甚至流传到日本、朝鲜,远可到冲绳岛。这些发现说明燕国货币当时的制造量大、流通广,它既反映了燕国经济的繁荣,也反映了燕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燕之涿、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