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同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设计日益趋同,因此强调城市人文差异、发掘城市人文内涵与个性特征尤为重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10年)》中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是,从经济型城市化向文化型城市化的重大战略转型。规划倡导“要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并提出了人文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城市的发展惠及人民,使人民共享城市发展的物质成果和文化成就。
大运河是世界历史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创举,它流经20多座城市,构成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的水利大动脉,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的生命线,对中国历代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大运河流淌的文明滋养了所经之地,造福了一方百姓,给民众带来了灌溉之利、鱼虾之裕、交通之便,使城市依托运河这条黄金水道,商品得以交换、经济得以发展、文化得以传播,让城市充满了变化与生机,蓬勃发展,孕育了宝贵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人文城市”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新标签,“大运河文化”将成为人文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文脉纽带,促进和推动沿线城市经济、社会、人文景观的蓬勃发展。
一、大运河城市人文功能
(一)培养人文意识
对运河文化魅力的认知与认同,是构建运河文化带人文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人文意识是人文精神与人文理念的重要体现,表现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丰富运河资源的尊重。人文意识的培育需要经由一个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需要对运河文化进行提炼、宣传、展示,使其在人心中和思想中形成一种文化知觉,让运河的价值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一种人文城市所需的文化氛围。
(二)彰显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随着时间变革所发展产生的特质。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多方面进行展示,如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商业中心、政治中心、饮食特色等。运河沿线城市应结合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发掘自身的运河资源与优势,突出人文风格。
(三)传承城市文脉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它以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传承着城市文化方式、生活方式与城市个性。运河文化是运河文明的缩影,是人文城市发展的人文底蕴。运河的过去与现在是连接城市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运河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新城镇建设中,特别是在新城改造中重视对运河历史遗迹、民族文化风格、传统风貌的保存与继承,这是文脉传承的重中之重。
(四)优化城市空间
在运河沿线城市的保护、展示与建设过程中,应用文脉延续的保护手法融合现有的城市空间,使新、旧城区共同组成和谐的整体,让城市发展有序而多元化,统一而有变化,维护城市历史文化积淀与拓展城市创新,在历史与未来相融合、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与建筑相适应的基础上,打造城市文化空间。
(五)完善文化设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了明确的人文城市建设目标,即要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配套建设文化活动设施,发展中小城市影剧院。
二、大运河城市人文价值
运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运河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运河城市发展史。有人将中国运河定义为一种中国民族文化大系中的亚文化。“运河文化”从中国大运河开凿之初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它在安作璋先生的笔下逐步从春秋到民国不断地丰富并随着大运河的变迁变化着。运河文化就是沿着运河的水流,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之间流淌着的自然水系和发生在这条自然水系上的人类活动。大运河文化本身是鲜活的,涉及文物、遗产、历史、景观、艺术、文学、建筑、规划、管理、考古、经济等众多领域,从不同学科背景视角对大运河文化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对未来大运河保护与发展,提升公众对大运河价值的认知具有积极意义。
江苏境内大运河全长690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8个地级市,是中国大运河河道最长、文化遗存最多,保存状况最好和利用率最高的省份。大运河让一座座城市得以蓬勃繁荣发展,也留下独特的城市人文,深度挖掘大运河人文价值,对运河人文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河城市文化特征
城市文化的个性是城市生活和生产范式的反映,是一座城市文化创造的产物,与独特的地域、气候、传统、产业相关联,是城市塑造、建设和积累的产物。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城市的性质类型。每一座城市有独特的历史传说、人文典故、城市文脉,形成了区别其他城市独特的个性化文化。大运河江苏段八市,由于各自的个性特征,从而有着各不相同的城市文化特征。
1.“大运河长子”——扬州
扬州是一座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典型标本,因水而盛,因水而兴。在大运河首批列入世界遗产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点中,扬州境内里运河、扬州古运河、瓜洲运河、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邵伯明清运河故道以及古邗沟故道6段河道,刘堡减水闸、盂城驿、邵伯古堤、邵伯码头、瘦西湖、天宁寺行宫、个园、汪鲁门宅、盐宗庙以及卢绍绪盐商住宅10个遗产点入选。从扬州几千年的运河史可以看出,扬州运河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扬州的运河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经济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正是因为运河源源不断地惠及来自江南北、海内外的各种商品,扬州才能成为唐后期天下第一的大都会,此后北宋、明清时期扬州的鼎盛也与这种商业功能密不可分。②扬州的运河文化同时是一种政治文化。从运河功能角度来看,除了加强运河沿岸的物资运输与交流互通,军事战略需求与巩固政治的目的同样突出。扬州运河作为南北大运河的一部分,这种特征体现得最为明显。如隋炀帝几次经河运到达江都,表面游山玩水,实际上更多是巩固根据地的需要。③扬州的运河文化具备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扬州居于南北交流的中心地区,其文化本身就具有南北交融、东西交汇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却是由运河所赐予的。包容性体现在各种文化在扬州的交融、碰撞、融合与和谐共处,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儒家文化、盐商文化等,最具代表特色的就是瘦西湖中白塔与五亭桥一带,南北方不同的艺术理念完美的融合,佛教(法海寺)、道教(关帝庙)、儒家(钓鱼台)共处一地,互惠互利。
2.“中国运河之都”——淮安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最精华段,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历史上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早在夏商时期,淮安就是南北交通运输的枢纽,明代以后,随着漕运的兴盛,淮安迎来了繁荣时期,成为漕运指挥中心,也是漕船制造、漕粮传输中心、漕盐转运中心。同时,淮安也是粮船的盘验地,每年经过此处的船只多达数千只,航运的兴盛带来了人员的大量流动。在流动人口的拉动下,淮安的酿酒业、饮食业、客店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经济迅速繁荣。这一切也孕育出了淮安独特的民情风俗,影响了淮安人民的生活方式。
淮安现存大量的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其运河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沟通交流的特征。大运河最早一段邗沟的最北端就是淮安的末口,由末口入淮,淮安是大运河沟通交流的枢纽,同时也是大运河很多重要工程的建设地,大运河文化史形成的沟通交流理念与淮安关系密切,所以“沟通交流”也是淮安的城市理念。
②开放包容特性。开放包容理念是大运河自然现象中表现出来的,是大运河水利文化的表征,也是淮安的本质特征。作为各个时期的港口城市,不仅对国内开放,也对国外开放,是各个时期重要的商业城市。商品交流带来了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流动的人口、交融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包容理念。
③开拓创新的特征。大运河淮安段的开凿与整治历程是一部淮安人坚忍不拔的艰苦奋斗史,充分体现淮安人的开拓精神,特别是明清时期在淮安形成的领先世界的治河技术和治河理念,与淮安人的参与是分不开的,也体现了淮安的创新精神。
④和谐统一的特征。大运河的开凿体现了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的一次飞跃,促进和加强了各族人民的思想与文化交流,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文化认同,也促进了南北方文学艺术的交流繁荣与科技交流发展。
3.“黄金十字水道”——镇江
京杭大运河镇江段,长江与大运河在此交汇,形成了长江中下游的“黄金十字水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镇江成为运河南北的商埠重地。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全线贯通,确立了镇江作为江南入江通道的主要出入口地位,承担着全国近七成漕粮的中转重任。宋元以后,镇江成为南北要冲,承担着全国68%的漕粮中转重任;明清时期,漕粮数额超越以往历朝,漕运发展到了极致。漕运的兴盛促进了商贸的发展,“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绿水桥边多酒楼”都是当时运河城市镇江繁华兴盛的真实写照。
这座依水而设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内涵中体现出鲜明的渡口文化和漕运文化特征。镇江运河的演变形成了其独特的区域性运河文化,具体表现特征为:①政治特征。镇江运河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借助运河迅捷的航道,可以快速巩固交通体系,实现地方的长治久安;同时镇江运河保障了国家的物资运输与政局稳定,强化了国家政治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元明清三代,粮食物资运输全依靠大规模、长距离的运河运输,大运河就是国家的生命线。②商业文化。运河催生了商业专门化的趋势,从唐代开始,大城市实行坊市制,随着运河带来的商品贸易繁盛,商人自发聚集形成了专门性的营业市场,商业分工与市场专业化日趋明显;同时,运河增强了镇江的商业辐射力,带动了流经的乡镇发展,如吕城镇就是由于船只经过堰闸所产生的纳税交易而日益兴盛,运河经济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③社会文化。运河增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改变了镇江人的言语习惯,大规模的北方移民定居镇江后,形成了士庶异语的特殊语言现象;同时,漕运的发达带来了物资的兴盛,各色南北货物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物质的丰足极大刺激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诗词歌赋、民俗活动、宗教信仰在镇江地区传播兴盛。
4.“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无锡
大运河无锡段,全长40.6公里。春秋时,泰伯开发江南,开挖伯渎河,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挖的运河。春秋争霸时期,夫差为了运兵北上,贯通了姑苏至长江的河流。这条河从苏州经望亭、无锡,至武进,由孟河流入长江,打通了吴国水军北上的通道。公元486年,又在广陵开凿了一条通往北方的邗沟,疏通了大运河苏州至无锡的入江通道,形成了无锡段运河。古运河直穿无锡城,是唯一穿城而过的运河河段,民居夹杂在两岸,河水穿流而过,因此,无锡也被称为“水弄堂”。2006年,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认定这里为“最具原生态风貌的古运河文化绝版之地”。
无锡城市因运河而变迁兴盛,在运河两岸均能找到相应遗存,无锡老城独特的龟背形格局正是由运河奠定而成。现今最繁华的中山路,原来是京杭大运河的无锡中段,填平后,运河分东流、西流两股环城在跨塘桥汇合。古运河流经下甸桥,并与20世纪80年代竣工的绕城新运河汇合,形成相互交错的空间格局,也形成了无锡南北两大商贸物流历史街区。抱城而过的古运河给无锡带来了无限商机,作为南北航运的主动脉,明清时期,无锡是有名的“米码头”,“全国四大米市”之首,米市的兴盛也带动了其他各行各业的兴旺,无锡因运河而成为全国知名的“布码头”“丝码头”,砖窑业、旅游业也因此而兴旺。
运河滋养城市兴盛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无锡是吴文化的故乡,吴文化是一种与“水”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文化形态。无锡文化因运河而产生灵气,因运河的滋养而形成多种文化的交融贯通,吴越的太湖文明、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秀美的生态文明都造就了无锡的人文历史。(www.xing528.com)
5.“姑苏繁华图”——苏州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流经相城、高新、姑苏、吴中、吴江五区,长度约80公里,是苏州河道活水的重要来源。苏州作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是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14.2平方公里的古城被整体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护城河为大运河沿线最古老的人工河段,见证了苏州城市的历史与发展。
古时大运河给苏州带来了无数财富,也为其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由于国家对于江南粮食、丝绸、棉布等物资的依赖,大大促进了江南城市的商品生产与流动,形成了空前繁荣的两岸市场,苏州特产“吴布”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洲,苏州成为江南一带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治理与改造,使得大运河苏州段仍然是最繁忙的黄金水道,沟通了苏州的整个水系,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格局。运河孕育了苏州,也孕育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深厚底蕴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学也成为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诗词对于运河的描述数不胜数,著名的有《枫桥夜泊》以及姜白石的“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水”文化同时孕育了苏州丰富的民俗与淳朴的民风,昆曲、评弹、吴歌、精致的手工艺都蕴含了“灵”“巧”“秀”的水文化气息。
6.“运河与城市的包容之美”——宿迁
京杭大运河被誉为宿迁的“母亲河”,宿迁是大运河由北进入江苏的第二个城市,位于大运河中段,素有苏北的“黄金水道”之称。大运河自西向北入宿迁城,东行数里向南拐弯,全长112千米,一道河湾为宿迁留下了丰富的水文化遗产。元清以前,宿迁诞生于黄河东侧。清初,开始人工开凿运河以代替黄河作为航道,城市也逐渐沿运河方向延展,随着漕运的兴盛而逐渐兴旺。大运河宿迁段在全省乃至整个大运河沿线所处的地位是治河咽喉、漕运转轴。在漕运兴盛的时代,宿迁具有绝佳的战略优势地位,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现今仍然肩负着运河通航、行洪的使命,并正承担着现代滨水特色城市建设的新任务。
作为运河重镇,大运河在宿迁境内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不仅带来了南北水路交通便利,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潮。运河的沟通、融合,治河的坚韧、创新,在这里形成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运河精神和文化,宿迁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泗州戏、淮海戏、柳琴戏、洪泽湖渔鼓舞等特色传统戏曲舞蹈,洋河酒酿造、黄狗猪头肉制作、乾隆贡酥制作等传统技艺。其中,舟桥文化、水文化、鱼文化都极具宿迁特色,展现了特有的文化创造力和地域文化精神。
7.“五省通衢”——徐州
大运河城市徐州曾经是五省通衢以及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多条水道交织在徐州。徐州曾经是黄金水道,沟通长安、洛阳和开封。泗水也经由徐州成为连接京津、江淮和余杭等地的重要水上要道。到了公元1194年,黄河改道,进入徐州。因此,在元朝后,大量的货物借由黄河运输,黄河也因此成了大运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徐州现存的黄河古道,实际就是当年的汴水、泗水、古黄河,虽然名称不同,但都属于古运河。元朝定都北京以后,徐州成为京杭大运河漕运要道。元、明两朝,政府高度重视对大运河的开发、整治和利用。徐州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承载了重要的运输功能。正因如此,明朝期间,徐州就修建全国四大漕运粮仓之一的广运仓。在永乐十三年设立了专管漕运的部门——徐州户部分司署。明朝天启年间,黄河在奎山堤决口,徐州户部分司署迁移至马台聚奎堂办公,徐州的户部山因此而得名。从清代起户部山渐渐发展成为繁华地带,各类深宅大院林立,正印证了那句民间谚语“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住在户部山”。
在徐州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徐州古城的沧桑巨变。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的文化遗迹,从两汉文化的辉煌,星罗棋布的汉墓,巧夺天工的汉画石像到独居一格的汉代兵马俑,似乎向世人宣告,徐州城市曾经的辉煌和繁华。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高度重视徐州的运河文化传承,并做出了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决策。2000年以后,徐州市区的黄河古道整治拉开帷幕,相信不久的将来,徐州城定能重现黄河故道昔日的辉煌。
8.“运河恒流,城市恒新”——常州
常州,一个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发展的城市。大运河流经常州城,孕育着常州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也推动着常州成为一个具有运河特色的文化名城。“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是对常州城灿烂辉煌的运河文化的真实写照。因为大运河的存在,常州城多了些灵动,多了一些文化气质。当今的常州古运河,俨然成为一条融风景名胜和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观走廊。
自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水路运输兴盛,漕粮经由运河北上。那时候的常州运河上船舶往来、异常繁荣。水上的交通优势促进了常州的商业发展,为百姓带来便利、富足的生活。
大运河记载着龙城常州的历史变迁,留下了灿烂的运河文化。如今到乾隆皇帝数次登岸的大码头走一走,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兴盛。数千年的光阴流转,时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发掘出它的魅力与价值,是常州人民的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对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让大运河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2000年以来,政府不断推动运河文化发展规划,倾力打造大运河常州段文化带,争创运河历史名城,希望借此重现以往运河城市的繁华。
(二)运河城市人文资源
1.多元的文化资源
城市的文化资源源于传统,是与现有文化理念、文明素养相融合的产物,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文化底蕴和根本价值追求,是城市风貌、城市氛围、城市印象的外在反应,也是其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气质。以扬州为例,扬州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始,迄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扬州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古迹147处。扬州学派、扬州八怪、扬州戏曲、扬州工艺、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淮扬美食使扬州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扬州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包括竹文化、饮食文化、盐商文化。①竹是扬州特色与知名植物,与扬州有着不解之缘,是扬州的象征与名片,竹的精神渗透到扬州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层面,竹文化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代表了这座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扬州与竹有关的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现在位于扬州城北的竹西公园。②饮食文化同样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美食形成了一个城市可供体验的直观味觉感受。淮扬菜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扬州的饮食文化可以归结为“雅、精、融、养”四个字。历代名人雅士都纷纷为淮扬菜留下丰富的墨宝。从名宴到面点小食,都成为文人笔下咏叹的主调,促使形成淮扬菜“高雅、清新”的饮食风格。扬州菜的“精”体现为做法精、味道精、吃法精,不仅需要烹饪师傅慢慢做,也需要食客们慢慢品。这种精细的慢,彰显了扬州人闲淡自若、精致的生活态度;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融”是扬州饮食文化的又一特色,选材的广泛、用料的包罗万象,促进了淮扬菜与其他菜系的有机融合。扬州饮食文化的“养”体现在重视养生,食材搭配讲究顺应时节,以淡河水鲜为特色,以时令鲜嫩为上品。③盐商文化。扬州是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除了运河河道、桥梁、码头、闸坝等大运河本体遗迹之外,扬州盐商历史遗迹则是扬州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特色。两淮盐商崛起于明代中后期,衰落于清末民初,是四百年间扬州历史舞台上重要的群体角色,对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极大,几乎涉及扬州文化的方方面面。正如扬州文史专家韦明铧认为,“正因为盐商的口腹之欲才产生了扬州菜;因为盐商的声色之需,才产生了扬州戏;因为盐商家庭装饰的需要,扬州的玉器业和漆器业才得到高度发展。因为盐商的安居需要,扬州建筑术和造园术才达到巅峰”。
2.秀美的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资源是大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景象的地域组合。以运河城市苏州为例,其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腹部,是江苏省东南门户,素有“人间天堂”“丝绸之都”的美誉,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天下。其园林设计重视自然美,是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加以施工改造,遵守“有若自然”的原则,以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的感情。以扬州为例,瘦西湖原始蜀岗山水流入大运河的自然水道,自然景观旖旎多姿,吸引来自各地赏花踏青的游客。镇江,由于其真山真水的地貌被誉为“滨江城市山林”。“大江风貌”“名花嘉园”是镇江固有的特征,自然景观丰富,“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风景区加上云台山、象山及湿地等过渡景区,形成“江、山、寺、洞、泉、林”的全面景观。以“太湖明珠”著称的无锡市,拥有江、河、湖、山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太湖为中心的太湖风景区,依山傍水,茂林修竹,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3.精致的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格和面貌,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以扬州为例,扬州古城空间平缓,传统居民建筑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风格介于北方“官式”建筑与江南民间建筑之间,造型简洁明朗,古朴典雅,极具城市风貌。淮安的城市景观风貌以彰显吴风楚韵的文化特征为重点,打造城水相依的“壮丽东南第一州”。主城区建设现代城市风貌区,将穿城而过的盐河、古黄河、里运河、大运河以及柴米河确定为城市滨河景观带,形成“四横五纵”的城市道路绿色长廊;楚州城区的建设以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目标,形成河、湖、城、街相互融合的古城空间,通过色彩搭配、园林造景,形成了古朴、自然的城市风貌。
4.丰富的历史遗存
运河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是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的主轴。众多历史遗存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扬州为例,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水工遗存、附属遗存、相关遗产三大类型。扬州运河设施遗存中闸、坝、堤、堰、码头等类型丰富,曾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复式船闸。船闸雏形是斗门,相当于单闸。斗门出现之前靠堰、埭助运。公元423年,扬州附近建造了两座斗门,这是运河工程上最早的闸门。公元984年,北宋创建了有名的真州闸,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式闸,比西方建造的荷兰船闸要早约400年。古运河催生和哺育了扬州,培育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是历代扬州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如运河扬州段保留了大量与运河相关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维扬灯会、观音山庙会、六月六晒伏等特色民俗;运河文化与民俗相结合又产生了富有艺术张力的民间艺术,如雕版印刷技艺、扬派剪纸、扬州清曲、扬派盆景、江都漆画、鹅毛片制作技艺等30多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4-1 运河城市人文资源
(三)运河城市人文精神
大运河的精神价值,主要指大运河在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体或整体所体现的独特精神品格、人文气质和文脉宝库地位。这种精神价值体现为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人们身份认同、国家统一局面形成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体现在促进国际交往、国际话语的传播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运河精神折射出运河城市人民的价值共识、生活态度。继承运河文化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勇于挑战的开创精神
中国是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邗沟,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运河。后经过历朝历代断断续续的修建维护,形成了当今南北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运河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从功能性看,大运河提供两岸供水灌溉,减少了特大洪水的发生,同时促进了水路运输,促使运河沿岸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兴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首先,作为连接中国南北地区的黄金水道、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体现了古代君王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挑战的开创精神。其次,运河两岸的中华儿女经过不断传承与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河城市文化,不趋于雷同、不甘于平庸,彰显了运河文明的创新性。
2.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万里长城的修建一样,大运河的开凿也同样体现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京杭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历经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三次较大的兴修,动用几百万人力,每一次兴修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贯通五大水系、流经八大省市的运河,成为中国水利史上不朽的丰碑。大运河的贯通,见证着两岸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的智慧结晶。
3.兼容并包的融合精神
大运河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运河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使原本相对落后的江南发展成了国家依靠的文化先导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运河经济带、运河城市群、运河文化带及运河风光带。两岸运河城市较早实现了对外开放与走向世界,成为历史名城。运河的贯通不仅促进了中国南北方的物质文化交流,同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历史上世界各国的商旅都在运河上往来,江南的丝绸、茶叶等通过运河输出到中原,又经过陆路运往西方,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交流往来,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沟通了陆海丝绸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