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髓,兴国之魂。”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这种凝聚力超越具体活动抑或言语,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公众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与遵循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数千年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的外在体现与传承在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中得到了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深刻积淀。通过传统节日和民俗的传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这种深植骨髓的自豪感正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在现实层面,民族凝聚力也正引导人们享受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借运河之利,自古便是富庶土地,地杰人灵,多为历史名城,其传统节日和民俗历史悠久且文化意味深厚,节日和民俗的传承仿佛一条看不见的纽带,连接了许多文化遗产,而且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它具有明确而丰富的内涵,其发展价值不容低估。因此,大运河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创建,对于实现大运河沿线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探寻
江苏省是我国气候宜人的“鱼米之乡”,被冠以历史文化悠久、遗产众多、物产富饶和山明水秀等标签。
运河的江苏段位于大运河中部,沿线有7个遗产区,其中28个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河码头古镇、名人遗物、故事传说众多。古语有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苏人民热爱文化,拥有着深厚的节日民俗文化值得继承和发扬。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远远超出了节日本身,成为大运河江苏段沿岸诸多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家园。
(一)民俗中的水文化
大运河用她的一程水脉滋养着运河沿线的人们,柔和的水流养成了他们水一般的性格,坚韧纯净,但运河即便是人工开凿,也有暴虐的时候。古时,在运河沿线人们的心目中,运河的轻柔和暴虐均由河神主宰,也正因如此对运河相关神话和传说的崇拜已经成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龙四大王,又被称作运河漕运之神,是人们主要祭祀的运河神灵之一。金龙四大王原形为谢绪。谢绪生活在南宋末年,自幼忠义果敢,忧国忧民,曾散尽家财救助灾民,南宋灭国之后,谢绪慷慨赴水殉国。相传,谢绪曾经显灵帮助明成祖“复修漕运”,文献中是这样形容的:“凡河流淤壅,力能开之,舟将覆溺,力能拯之。神之显著于黄河特甚。”可见,在运河沿岸人民心中能长久存在的神应该是帮助人民,行为向善的。这虽然是民俗中的神话传说,但也体现出人们一直在传承中华民族心地善良的精神本质。
在明代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的隆庆时期,曾派遣兵部侍郎万恭去祭典,封河神谢绪为金龙四大王。后来,运河沿线又相继修建了很多河神庙,有的是官府出资,以求保沿线一方百姓,有的则是民众自发筹资修建,祈求河神保佑运河平静、生活富庶。祭祀河神的活动即在河神庙举行,时间久了,相关的节日民俗活动便也在河神庙及其附近举行。例如,江苏省邳州泇口村“七十二座船神庙”的祀神习俗,在历史发展的脚步中,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转变为适合现代社会生存的民间娱乐活动。
另外,谈到节日中的水文化,一定会想到“龙舟竞赛”。这个民俗活动是构成我国端午节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中国端午节四处重要传承地之一的苏州,其端午习俗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遗”名录。端午赛龙舟的民俗源头有很多传说,根据《清嘉录》中记载,吴地竞渡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相传,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尸首被投入河中,是日正是五月初五。于是,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涛神)生”。从此,“祭伍子,迎水仙”演变成为吴地端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弘扬伍子胥“忠诚事业、爱民兴邦”的民本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华夏大地上生长数千年,是人民的民心所向。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人民”二字,要将“人民”二字镌刻在新时代答卷上,就要在各项决策中体现民本精神,实施过程中也要深刻践行民本精神。
(二)民俗中的食文化
四季轮回,时光荏苒。民俗节日的热闹和期待似乎撑满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而传统饮食则是这些节日的独特味道。
春节无疑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淮安,淮南淮北的春节民俗却大相径庭,淮北通常与北方大部分地区相同,春节的传统食物是饺子,而淮南则通常吃元宝(即汤圆)。春节期间,镇江人仍保留着“秤江水”的传统习俗。元代人俞希鲁撰写的江苏省镇江市的古地方志——《至顺镇江志》中的风俗篇记载:“京口江中沙田户,每岁旦,收一瓿以秤水。水重,则江水大,水轻,则江水小。岁岁不差。”另外,“打酱油”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形成的一个有趣的镇江习俗,2019年镇江文旅集团和恒顺集团主办的镇江民俗文化旅游季,吸引了上万人打酱油,再现盛景。“打酱油”原本是恒顺集团在几十年前的一种促销活动,那时居民生活条件不好,“打酱油”就成了一种集中购置年货的采购行为。发展至今,尤其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这种物质消费行为慢慢沉淀为一种精神需求的民俗活动。
镇江人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除了和其他地区的人一样有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惯,还要食“十二红”,喝雄黄酒。过去在镇江有一种说法是“端阳十二红”,就是要使用红色(或橙色)的鲜花、水果和餐具以烘托端阳的节日气氛,彰显特色。常见的“端阳十二红”是,咸鸭蛋、雄黄酒、黄鱼、火腿、油炸虾、烤鸭、韭菜、玫瑰沙(糖)、樱桃、玫瑰花、石榴花、苜蓿。在镇江,端午节是中午,有一句话说“过中午不喝雄黄”。
到了下半年的七夕这一天,苏州的家家户户都会将面粉和糖混合,切成约2寸的条,并扭成一个结,将其炸至金黄,就成了酥脆的节日美食。
到了中秋,天上的月亮圆了起来,中秋的月饼不仅是一个食物,更是一种传承悠久的寄托。无锡人在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当地特色的小麦饼、糖芋头,和其他地区一样吃团圆饭,部分农村地区仍有拜月、祭月等传统的民俗。这些传统的习俗,表达了人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只不过古今不同,新中国的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这些民俗节日从农村到城市已经成为精神的追求,月饼这种原本只有在节日才能吃到的食物,今天在各大超市已成为日常的供应。无锡人民还会在中秋节元宵节观测天象,预测未来天气。“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元宵雨打灯。”并在中秋节吃麦饼,所以小麦饼也被称为“农村月饼”,颇具特殊的民俗风情。
(三)民俗中的服文化
民俗是物质文化的反映,是精神文化的表现。服饰的风格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当地的民俗,反映当地的经济与精神文化。大运河交通便利,沿线的江南地区物质富足,丝织织造产业发达,沿线城市传统服饰织造技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江南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并出现了举世闻名的南京云锦、苏州缂丝、宋锦、苏绣等精湛的服饰手工技艺,多项服装丝绸编织技术被选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节日,盛装打扮,也是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大运河沿线城市节日中的服饰文化别具一格。
受大运河影响,苏州城逐渐形成了水乡的服饰传统。生活在苏州东吴县一带的农村妇女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民间服饰,她们以梳愿摄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柬倔裙,裹卷膀,着绣花鞋,彰显着江南水乡特色,获得了苏州“少数民族”之称。头部的装饰和梳理是运河水镇妇女重视的,它与精致的鞋头和服装一起,展现了它的原创性和高贵。服饰随着季节变化,不同年龄的水乡女子服饰也不相同。服饰的地方特色非常丰富,传承稳定。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服装的特点尤为突出。春秋服装主要由布拼接而成,主要使用的有花布、土布和深石林布等料子。色彩对比鲜明,清新而不庸俗,华丽而不寻常,并且色彩多样、剪裁完美、缝制精美、装饰丰富,有拼接、滚边、刺绣等技术手法。
大多数裤子由蓝色、白色的棉质印花布制成,裤子用蓝色或黑色吊带缝制。由于布宽和节省材料的限制,这些服装最初通过拼接的技法而成。腰裙也很有特色,及膝长度,轻盈质薄,裙子外侧有一条小腰,腰部是连在裙子上的配饰。腰部有一个大口袋,口袋上绣有各种图案。裙子设计非常实用,下摆大,不影响运动,方便在稻田中劳作,实用又美观。水乡地区的鞋子设计也很有特色,鞋子的形状与船非常相似,做工精致耐用。
二、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积极作用
在许多国家,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新产业被认为是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重要代表,文化旅游资源被比作“石油工业”和“引擎”。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拥有丰富的节日民俗资源,渗透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以节日为契机和重要节点进行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对游客有着天然的文化吸引力,整合节日民俗资源加以积极合理地利用可以更加烘托节日的整体氛围。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在重要节日给予民众假期休息时间,节日民俗旅游就像一颗种子,在新中国落地迅速生长,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无形中提升了中国人民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是精神层面的提升。
(一)民俗融入生活
民俗不可脱离生活而存在,民俗之所以得以延续,正是因为它与民众生活的密切融合,生活的细节与精华凝结形成民俗,而节日民俗文化更是民俗生活的突出环节,节日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积淀,是大运河民俗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一。民俗融入生活,节日民俗文化结合旅游建设,使得节日民俗超越特定时间点的限制,使其符号化、固定化,形成新的文化形式,这样便以活性的方式继承和延续了民俗文化。
首先,民俗融入旅游生活是游客的需求所向。游客到景区旅游,其期望一方面在于欣赏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另一方面则在于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正因为游客的这种明确的需求,民俗类旅行项目可以为景区增添浓厚的文化色彩,让游客亲身体验本地的民俗,从而弘扬民俗文化的精髓。将民俗活动融入旅游生活要保证民俗活动的自如性、适宜性,必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融”正是这里的关键。
其次,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要注意适度原则,这依然不可脱离民俗与生活的关系。民俗文化的根基是生活,没有运河沿线城市居民千百年生活的积淀,则无法形成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因此,一方面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选取兼具节日性和生活性,兼具娱乐性和审美性,最能体现当地人文特征的民俗活动。另一方面,不可脱离民俗与生活的关系,民俗旅游在旅游商业运作下要保持其本真性,也就是说民俗旅游项目的长远发展一定建立在其“真”民俗上,游客之所以前来体验,是本着了解文化的初心,过于商业化、过于流程化只能导致民俗活动丧失其“真”,丧失其生活性。
(二)民俗助力非遗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颇为丰富,近年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政府和民众都做出了很多努力,节日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也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种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劳动人民辛劳的结晶,体现着手工匠人们天人合一的智慧,民俗文化的灿烂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熠熠光辉。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充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游客在民俗文化的游览体验过程中,寻求新奇,寻求差异,寻求知识,寻求传统节日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www.xing528.com)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非物质”的,但它的客观呈现方式也有“物质性”的。大运河沿岸的节日活动充分结合了戏曲舞蹈、民间文学、手工技艺等,在这些眼可见、耳可闻、手可感的物质性呈现中体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限和无形的生命力,人们利用节日机会交流沟通,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其价值不容忽视。
(三)节日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价值
节日民俗的人文精神特质让其成为不可代替的旅游资源,旅游区也会因为节日民俗的地域差异性,凸显出各地各异的文化特色,这对于开发特色旅游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首先,节日民俗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必须提升信息传播的力度,提高信息发布与接受的便捷度。节日民俗旅游具有地域差异性特点,外地游客为了别致的自然景观前往,也会为了体验特色的节日民俗前来,如此则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互动,形成本地文化的品牌形象,从而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其次,节日民俗以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特色,在保护节日民俗的同时,为当地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契机,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可以激发当地居民和游客超过一般公众假期的消费欲望。这是一种文化推力,可以促进大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
最后,节日民俗文化旅游满足游客放松精神,恢复体力的需要。在节日民俗的竞技比赛、文化表演和特色活动中,游客可以展现才华,满足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荣誉和加强社会认同的精神愿望,同时增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民族凝聚力。
三、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创建
(一)正确对待民俗文化
1.加强文化认同意识
文化多样性为社会发展带来更丰富的可能性,而文化的包容与认同意识则是指不同地域特色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积极交流。这种文化的包容与认同意识依赖于强大的文化自信,更需要文化的创造者与接受者拥有文化交流的平台和途径。大运河江苏段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应该建立在文化认同意识前提下,因此,作为旅游开发者和品牌建设者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大运河沿岸的民俗文化,深刻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美学和处事价值观,从而上升至其精神世界,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利,并得到文化所有者的认可。
2.保持大运河沿岸传统节日的真实性和鲜活性
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对于游客最大的吸引即在于对当地文化的亲身体验,通过参与节日活动环节、穿着节日服饰、品尝节日饮食、欣赏节日戏曲,完成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外界与当地的交流。因游客的“身在其中”,对节日民俗旅游中节日民俗文化的真实性、传统性、参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也正是节日民俗文化旅游的精华所在。因此,在大运河沿线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其与当代社会的适应和协调,还要正确估计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传统的节日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传统形式赋予其新的意义。
(二)突出区域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正如上文所述,传统节日民俗生长于当地居民文化,是运河沿线城市居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文化财富,不同地域间的节日民俗传统“和而不同”,虽然同在运河沿线,却拥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特色不仅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满足游客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通过节日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信任,而且有效地调节了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从而获得身心放松和精神上的自给自足。此外,通过节日共享的文化“平台”,群体可以表达群体意识,突出民族精神,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人们的生命力。
另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城市人压力倍增,大部分游客出游的初衷都在观光浏览,放松身心,通过传统节日民俗旅游项目全身心地融入具有地域特色又与日常生活有别的陌生情境,可以让游客得到暂时的释放。大运河沿岸的节日民俗文化传统中也有一些狂欢文化资源,等待我们去探索和使用。
(三)打造品牌,助推经济
1.加强宣传,创建品牌
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民俗节目扩大宣传、传播文化价值,创造其品牌的知名度。其次,通过举办区域艺术节、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宣传旅游、文化景点知识和民俗风情,增强民俗文化的艺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最后,通过运河风光片,电视制作等方式,将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旅游宣传与影视文化相结合,充分展示大运河沿岸丰富的民俗文化,将大运河沿岸的文化、生态和自然风光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2.以民俗、节日的真实体验感提升旅游的价值
大运河周边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多样,应该充分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旅游的发展。只有确保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和继承自己的文化,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只有这样,其内心才会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豪。在考虑民俗旅游未来的前景,对它规划和创造时,不可忽略当地居民的融入,一个真实的民俗产品不可脱离当地的土壤和人民孤立地存在。这些民间的活动不能是杜撰的,必须是当地传承下来并具有文化底蕴的真实活动,确保真实性对于提升当地文化品牌塑造的可信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消费。例如,品昆曲、乘坐遮阳篷船、穿着印花裙子等习俗,都是江南水乡人民喜爱的日常休闲,游客愿意体验这种继续存在并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即便某些民俗旅游产品专门为游客所设,如果能被当地人民接受,也是新的创造,是新时代条件下因经济而产生的新民俗。
民俗文化的核心是人,这个核心环节控制着与游客和旅游业的沟通过程,更是保护和加强民俗真实性的关键。游客选择民俗旅游的动机是体验民俗风情,但是不同的游客因地域、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对民俗旅游体验的真实性、舒适性存在不同的感受。
首先,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真实体验性存在不同的需求。例如,国外游客因对我国文化了解相对不足,会和国内游客对于同一旅游产品的真实感存在不同的看法。其次,即便两个同类旅游产品在同一个游客看来,因个人喜好的不同,对其认知也会出现差异。以同样的民俗文化因素为主题,可以发展成为不同的民俗旅游、民俗节日和民俗生态博物馆,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游客的接受程度,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和冲突。
(四)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引导
要加强和做好大运河沿线的民俗文化旅游,就必须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指导。以经济利益吸引当地人重视旅游业,提升旅游开发的主动性,以当地真实居民的生活状态、文化观念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形成活态的、真实的旅游氛围。通过当地政府积极的引导和培训,使当地居民善于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在赢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起到保护当地文化的作用。
制定并实施旅游从业人员系统培训计划,建立导游队伍,开展区域历史和国家文化知识培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帮助当地艺术家熟悉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并鼓励他们向年轻一代传授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五)协调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大运河贯穿南北,占据重要的生态地位。沿岸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需要保持良好且及时的关系互动,民俗风俗的继承、当地的环境保护与旅游活动的发展并不矛盾。
在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但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时,既要注意维护健康的自然环境,又要保护民俗的文化环境,维护民俗文化在自然生态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大运河沿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开发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密切相关,要以环境保护、管理的先进理念,实现环境、社会以及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