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运河江苏段的传统文学传承:演进70年

大运河江苏段的传统文学传承:演进70年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大运河为主题,创作出灿若星河的众多文学作品。隋炀帝逝世于扬州,而扬州正是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交通中心。唐代大批诗人反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行为。

大运河江苏段的传统文学传承:演进70年

大运河孕育了诸多人们所熟知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无怪乎有学者将大运河比作一条流光溢彩的“文学之河”。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大运河为主题,创作出灿若星河的众多文学作品。

一、反思运河开凿功过

隋炀帝做出了在后代民众看来堪称英明的开凿大运河的决策,并得以在相关省份大规模地奉行与实施。唐魏徵在《隋书·炀帝本纪上》中记录: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诸引河通于淮”。隋炀帝逝世于扬州,而扬州正是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交通中心。历史记载,隋炀帝十分青睐文学,据传隋炀帝为了下扬州巡游,鼓动众多百姓开凿汴河,他在一日游览时龙颜大悦,即兴作出水调歌。公元605年—616年,隋炀帝曾三次游览扬州,《水调》这一中国文学史中的华彩篇章就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诗句伴随着运河上缓缓前行的龙舟应运而生,从诗句的风格来看,虽然隋统一南北之后,国势渐趋富强,但是隋炀帝的文风还残留着南朝浮艳色彩,例如诗句“轻身赵皇后,歌曲李夫人”等。

通济渠于隋朝开始挖凿,是隋唐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又被称为汴河。通济渠从河南荥阳始出黄河,尽头沟通了江苏淮河盱眙段,总长有650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众志成城的劳动成果。《开封府志》卷五《汴河》记录:“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通济渠融汇了洛阳到扬州的通路,成为隋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交通大动脉和联通六合的要道。当时市民划小舟来去,都得出入汴河口。唐代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宗室衰竭,内忧外患,以致文人经历朝代的动荡和亲人的离别,因此南宋诗词的体裁大部分都是描写离愁别绪的。汴河口连通南北,北人南下,过了汴河便是淮南地区;南方人去北面,离开汴河口就进入了北方地区。因此汴河口便成了唐宋诗词咏叹中出现最多的对象,也成了离别的象征。“孤舟汴河水,去国情无已。晚泊投楚乡,明月清淮里。”宋之问的《初宿淮口》很好地将汴河和离别愁绪融入一起。

大运河在唐代文人诗词中也是被频繁提及的对象。与南宋借大运河抒发离别不同的是,唐代诗人将大运河作为精神空间,寄托反思历史,感叹国家兴亡的忧思情绪。隋炀帝斥巨资开凿大运河,通济渠最初施工时,充分利用了旧有的渠道和自然河流,但因隋炀帝沉浸下江南,河道要行龙舟,龙舟体积巨大,运河开凿的深度必须巨大,如此浩荡、困难的任务,隋炀帝却要求很短时间内完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唐朝大运河并不是全新开凿的河段,是对隋朝大运河的整治和疏通。开凿工人付出的血的代价和大运河给南北带来的便利交通使这段历史事件变得尤为特殊,大批文人墨客开始反思并感叹历史兴亡。历史中的隋炀帝被贴上暴虐、沉溺享乐的昏君标签。唐代大批诗人反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行为。例如白居易在《隋堤柳》详细写到隋炀帝“南幸江都恣佚游”而使“海内财力此时竭,舟中歌笑何日休。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从而导致祸起萧墙的国破身亡局面。不言而喻,白居易认为隋朝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隋炀帝过甚开凿运河,靡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导致国民怨声载道,使经济发展滞后。王泠然的《汴堤柳》:“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对隋炀帝开凿运河持否定态度,他并不认为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为了拓宽交通,发展经济,而是为了满足巡游的虚荣心和享乐。罗邺以“炀帝开河鬼亦悲,生民不独力空疲”这句诗表达了对隋炀帝过分开凿运河的批判;李商隐《隋宫》中记载:隋炀帝大肆奢靡,斥巨资制造巨型龙舟,龙舟内装饰更是尽显享乐之风,三千多宫女随从的壮观场景无疑让百姓战战兢兢。罗邺和李商隐强烈批判了隋炀帝过度开凿运河,穷尽奢靡,劳民伤财的愚蠢举动,甚至怀疑隋炀帝开凿运河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古往今来,诸多文人骚客施展笔墨抒发对隋朝灭亡的感叹和无奈。江为的《隋堤柳》中提到:“锦缆龙舟万里来,醉乡繁盛忽尘埃。空余两岸千株柳,雨叶风花作恨媒。”龙舟巡游的盛景已然成为历史回响,朝代更迭何其无情。隋炀帝大肆种植的堤柳,如今却成为吟咏风景或暗示历史兴旺的引用题材。繁华已经成为过去式,历史的衰亡摆在眼前。隋朝如此惨痛的教训摆在眼前,后人依旧没有吸取,韩琮在《杂曲歌辞·杨柳枝》中感叹:“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唐朝的诗人表达的不仅是对历史的慨叹,更多的是希望当代人能以历史为鉴,从实际出发,关注国家命运,推动国家发展。

斗转星移,日月换新天,如今我们可以切实体会到大运河对于中国商贸往来的重要促进作用。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中提到:“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苦,后代实受其利焉。”不管隋炀帝当时开凿运河出于什么目的,是享乐,还是促经济,但是从后代来看,这一举措不失为一个良策。大运河是南北水上交通要道,这条运河被刻上了深深的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社会风情和民俗的烙印。它成了华夏文明史最有利且实际的证明材料,也促进了沿运河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它是代表劳动人民挥洒汗水、艰苦奋斗的伟大工程;它推动了社会的进程,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限的自豪感。古代的文人中也有一部分为隋炀帝发声。例如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感慨:“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他认为虽然隋炀帝推进了大运河的开凿,但是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对当时的民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成效巨大,对两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甚至可以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二、映照运河市井生态

大运河与传统文学息息相关,诗词歌赋代表传统文学将大运河具体客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大运河是一条脉络,古代文人墨客将历史的变迁、朝代的兴亡、个人的情感围绕着大运河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文学作品里,读者可以围绕着文学作品展开辽远的审美想象。古代的大运河不仅仅是公用的,更是广大老百姓的水上便捷通道。在大运河上,每天都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他们怀着不一样的心情,享受着大运河带来的便捷。对于科考学子来说,大运河承载着他们通往梦想;对于官员来说,大运河推动着他们前往仕途;对于商贾来说,大运河保障着他们稳定的财路;对于文人来说,大运河寄托着他们慨叹的情感,有欢喜,有悲伤,大运河孕育出来的文化多姿多彩。数不胜数的文人,甚至一国之君都以大运河为载体,创作出了大量的诗词,寄托着情感,影射着历史。

盛唐时期经济发展进入高峰期,文人们不用担心国家的动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保障,唐诗也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诗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创作,自成一派,出现了流派众多、题材丰富的繁荣景象。数不胜数的唐诗以运河沿岸的百姓生活和经济繁荣为题材。“淮浪参差起,江帆次第来”“山映南徐暮,千帆入古津”两句诗体现了运河水运的繁忙,数不胜数的白帆在大浪中昂然前行,运河为贸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带动了两岸经济的繁荣发展。“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楚州灯火辉煌的夜晚,喧闹有生机;“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集市喧闹、商品交易繁忙的扬州;“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笔下的“草市”历历在目。

乾隆皇帝六次出访江浙一带,都是乘舟在运河上行驶。大运河扬州段一共分为三站。《扬州画舫录》中有详细的记载:“自祟家湾,三里腰铺,九里竹林寺,四里昭关坝,七里邵伯镇,三里六闸,二里金关坝,一里金关新滚坝,二里西关坝,六里凤凰桥,七里壁虎桥,三里湾头闸,由北桥七里香阜寺御道,旱路八里天宁寺行宫,计程六十二里,此扬州水程一站也……自天宁寺行宫入天宁门,出钞关马头登舟,四里文峰寺,四里九龙桥,八里高寺行宫,计十六里,此水程第二站也。自高旻寺行十六里锦春园,一里陈家湾,一里由闸,五里江口,计程二十三里,此水程第三站也。”明代诗人钱允治的《茱萸湾》,将码头、船始出水港时四周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尽收眼底。杨士奇的《发淮安》描写淮安水乡的一个生活小景:湖水、美丽的采菱女、五颜六色的水上生物融为一体的天作景象。杨士奇是明朝人,当时政局稳定,因此他的诗风格偏于安逸、闲适。“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现实主义的龚自珍细致描绘了清代水上官运的情景。

大运河就像一个聚居地,吸引着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贸易往来,大运河掌握着商品流通的水上交通,运河沿岸成为各民族杂居地,同时也成为各民族文化沟通和融合的纽带,商品经济在大运河的庇护下蒸蒸日上。在南北文化交流之时,大运河文化应运而生。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各个朝代的经济、文化、政治、地理等,又创造了沿岸各民族具有特色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思维方式。运河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凝聚性、多样性的特点。虽然各民族文化差异性很大,但是大运河促进了各地区的包容和融合,使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消除了不平衡。

三、抒写离愁文学地标

大运河上每天的行人络绎不绝,有人走就有人留,因此各式各样的离别场景就在运河各码头上演着。运河码头就像一个标志杆,代表着离愁别绪的起点。望着滔滔运河水,送走自己最亲近的人,一股孤独涌上心头,这种孤独牵扯更多的离愁别绪。有身处乱世,孤独无依的悲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有身处异乡,孤独难眠的郁闷:“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瓜州”;有不舍友人,借酒消愁的苦闷:“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有借离别抒发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悲愤:“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马戴借淮水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偏浪漫主义,从不写实。“寒流万派碧,南渡见烟光。人向隋宫近,山盘楚塞长。有村皆绿暗,无径不红芳。已带伤春病,如何更异乡。”《途次淮口》中作者寓情于景,借描写淮口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在被病痛缠身的窘境中更加思念家乡。

开封人崔颢以《黄鹤楼》闻名,年轻时候参加科举,经过大运河达长安考试,最后喜中进士,于是便游历大江南北,享受自然。游历中途有一次回家,通过汴河,故乡就在眼前,想念家乡的心情愈发浓厚,即兴写出《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近在咫尺的家乡给了他无限的安全感,波涛汹涌的淮河也不再让人害怕,充斥心头的只有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喜悦。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罢黜,迁于南京江宁生活了很多年。六年后,王安石被朝廷召回,离开南京,赶往京城。王安石从镇江运河渡口出发,途经瓜州,一路在运河水系上泛波而行,最终到达汴京。经停瓜州时,王安石思念故土之情涌上心头,即兴著作《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诗对内心情感的表达简洁明了,王安石舍不得养育了自己多年的南京城,更害怕进京之后的仕途,整首诗充满了对家乡的不舍和对前途的迷茫。

四、孕育名著背景舞台(www.xing528.com)

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两岸人民,同时孕育出一篇又一篇星光璀璨的长篇小说明清时期,商业日趋繁荣,市民阶层成为主力军,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在经济、政治实力方面的不断增强导致他们在文化上的需求越来越大,“说话”的技艺得到充足的发展,加之印刷技术的辅助,小说作为记录白话的形式得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小说的产生,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民间口头文学话本开始出现,市民阶层对这些故事有较大的需求;二是在商品经济的引导下,印刷业的长足发展保证了小说的书面呈现,成为小说文学呈现的重要载体。

运河流淌之处就是城市繁荣之处、文化聚集之处。四大名著都在运河边重要城市璀璨而生,北宋的运河文化在《水浒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时候没有离开过运河边城市;《西游记》中出现大量关于运河城市山水景色的描写;而曹雪芹更是与大运河渊源深厚,《红楼梦》写的就是运河城市的风土民情和城市文化。南北水利交通要道只是运河实用性的功能,而大运河在精神寄托、文化传承上的作用为文人墨客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运河像一条长长的线索贯穿历史的每个朝代,翻开古代的话本、杂剧、小说,你能看到大运河频频出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演进和发展。

罗贯中虽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东平人,东平是大运河流经的重要城市,罗贯中一生居无定所,到处游历,涉猎最广泛的地区就是江南一带。他曾在苏州等地生活,最后著成国家宝藏《三国演义》。

《西游记》与大运河似乎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吴承恩生活在江苏淮安,江苏淮安段的大运河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连接鲁苏浙三省,且常年保持通畅。吴承恩生活的河下镇是千年古镇,他曾经到河南焦作、连云港、盐城等运河城市实地考察,《西游记》中也随处可见描写这些城市山水景物的语句,运河城市风光栩栩如生。同时《西游记》很好地汲取了淮安当地大运河文化的营养,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盛况,有淮安古方言的影子。

明代小说《水浒传》与运河城市淮安有着不解之缘。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长期生活在淮安。《水浒传》以宋江带领梁山军向江南讨伐方腊起义军为线索,以弘扬北宋时期的大运河文化为主题。宋江带军讨伐的路线是沿着江南运河带,从北向南推进,所有战争地点都安排在大运河沿岸地区。因此《水浒传》从内容上和背景上来讲都被冠上地地道道“大运河小说”的标签。

《红楼梦》与大运河的渊源是最深的。作者曹雪芹祖辈三代江南织造世家,水运是织造运输的保障,因此曹雪芹的生活际遇都与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红楼梦》从苏州地区的运河边开始,结束于常州古运河北岸,也就是宝玉出家时与父亲拜别的地方。全书所写的就是曹雪芹在扬州、苏州、南京、北京等运河城市的所见所闻,小说一开始就暗示读者小说故事发生在江南运河沿岸地区。如果说《红楼梦》是文学史上的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大运河就是泥土,以自己丰富的营养滋润着大树。

除了四大名著之外,还有很多明清小说与大运河息息相关。第一类是作者生活背景与运河联系密切。例如《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生活最长时间的两个城市是扬州和南京,扬州和南京是大运河江苏段非常重要的两个城市,且吴敬梓在扬州逝世;《三言》与《二拍》的作者冯梦龙与凌漾初都长期生活在运河沿岸并且熟悉商贾生活。这类小说不同程度地描写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商贾生活。第二类是以运河沿岸城市为地点、运河文化为背景的故事。例如《扬州梦》《西湖佳话》《西湖二集》等。

当代文学中,大运河题材依旧是炙手可热的选择。徐林正的《骑车走运河》将自己骑行完2500公里运河感受的所有风土人情和沿途地区的生活文化全部收录在小说里,很有原生态的感觉。王梓夫的《梨花渡》是一本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了改革开放年代的运河传奇。改革开放至今,大运河经历了改革大潮。

五、开启当代运河文韵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18年,习总书记对大运河的传承保护作出两次重要批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有利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利于弘扬运河沿岸特色文化。

江苏省针对此次复兴运动明确提出“三个长廊”的设计:努力把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味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时代飞速变迁,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动车、高铁、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产生,大运河贯穿南北的作用被削弱,神圣色彩淡薄了很多。2014年是历史性的一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大运河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成果,是中华民族文化最精彩的象征,是历史的文化长廊,聚集了丰富的地理、历史、人文、经济和社会风采。

2008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出版,作者董文虎从多个角度向读者介绍贯穿古今的大运河,并对未来进行了合理的畅想。京杭大运河是沟通我国南北的水上大动脉,沿途经过六省二市,联系五大河流。岁月的年轮碾过2500年的沧桑变迁,京杭大运河仍然奔流不止,苍劲有力。涛涛的水流在京杭大运河的环抱中欢呼雀跃,它用自己的全部滋养了沿岸的百姓。京杭大运河在水运、南水北调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里程碑式的,称作“流动的文化遗产”当之无愧。

《运河长子的担当——扬州牵头大运河“申遗”记忆》由扬州市政协组织编纂,于2016年出版,为扬州运河古城历史的传承提供依据,同时对扬州城古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做了科学性的文字记录,有利于后人查阅、引用。这本书着重强调了工匠精神,我们在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时候必须采用精密的科学方法。同时此书呼吁全民参与,细致描写了运河沿线子女们的感恩之情。书中一个个真实故事虽然短小,但是却能触碰读者内心最真切的崇敬之意。

2018年,“运河”作为名家采风行的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竞相参与。各流派文学大家们通过自己不同的视角深挖大运河遗产的内涵,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引发民众对于大运河文化的思考,推动文学经济的发展。

近日,关于大运河江苏段保护的主题采访在江苏的苏州、常州、扬州、淮安四市进行。本次采访吸引了全国各大媒体,《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纷纷前往现场进行实地采访,主题为“大运河江苏段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与发展”。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漕运重点交通要道、两岸经济发展的保障、沿岸各城市民俗生活的万花筒。而大运河江苏段始终是运河的核心地段,因此对大运河江苏段保护与传承进行实地访问有利于充分展现大运河的自然和人文之美,同时收集民情,为以后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思路。

生生不息的大运河到如今仍然是文学家们创作利用的火热素材。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文学作品问世,记载着大运河的传奇,鞭策我们不断反思,以昂扬的热情和科学的手段参与到大运河的传承与保护中去,使我们的母亲河生生不息、泽被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