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省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早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运河沿岸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加强和完善。2002年10月,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江苏省于2003年10月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2010年9月,江苏省又颁布了《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是最早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省份之一。在这些法律的指导下,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地区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如《苏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苏州古村落保护办法》《苏州市城市管理办法》《无锡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市早在1987年就特别出台了《无锡市古运河管理暂行规定》,成立了无锡古运河研究委员会。另外,扬州、淮安等地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章。这些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和颁布,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着制度化轨道发展,也为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完善保护规划是大运河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化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 2007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编制“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纲要”工作启动。2009年,在大运河沿线的八个省(市)中,河南省率先完成了初步研究,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基础数据,并初步确定了重点保护的遗产点名单。浙江省通过建立省级大运河保护协调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规划的完善。2009年7月,“大运河江苏段遗产保护计划”通过了省一级专家的评审。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发布,则开启了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代新篇。
具体到江苏而言,作为大运河沿线最复杂的水系地区之一的淮安,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管理机构。2010年3月,《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淮安段)》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并由淮安市人民政府对外公布。该规划详细介绍了大运河淮安段93个主要的文化遗产,包括35个水利工程及其相关的文化遗产,8个聚落遗产点,21个运河物质文化遗产,2个生态和景观保护区。近年来,淮安市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规范性文件,如2008年9月颁布的《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的城市建设目标;2010年2月颁布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淮安段)》,具体阐明了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2009年2月发布的《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从宏观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保护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措施和方法。2017年11月发布的《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中,强调加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利用,通过兴建和扩建中国漕运博物馆、清江浦记忆馆、淮扬菜馆等主题博物馆,保护大运河的文化记忆,推动整修了清江浦、里运河风光带等景观区域。对大运河某些重点河段,淮安市专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例如,2005年,《淮安里运河文化走廊概念规划》完成,提出了对里运河河体和36公里河道区域的保护意见。此外,还建立了遗产评估系统,对每个遗址进行价值分析,制定保护措施,并将该系统纳入运河辅助规划系统。随后,又编制完成了《河下古镇历史街道保护与修复规划》《驸马巷—上坂街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清江文庙—慈云寺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码头古镇全面保护规划》等相关计划,共计十余条与大运河古镇、古村落、历史街区相关的保护性文本。
扬州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政策规划,如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大市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在发布的《扬州市2001—2010年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强调了其“文化大市”的定位。2007年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等法律,扬州市发布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该“纲要”所规划的空间范围包括了古运河沿线、扬州城遗址的核心区和明清古城等,涵盖了大运河沿线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通过3个五年计划打造了100多个向社会免费开放、内容丰富且门类齐全的文化博览场所,并打造了一批能够反映扬州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项目,以此形成扬州文化博览城品牌。
2010年7月,镇江市政府公布了《大运河(镇江段)遗产保护规划》。先后实施了包氏钱庄、梦溪园、广肇公所、虎踞桥等文物保护工程;启动了古运河中段6.87公里长的综合整治工程。2012年1月,镇江完成了大运河申遗文本基础资料、文献、相关规划、遗产描述等材料整理,以及大运河镇江段、江河交汇处、新河街、西津渡、虎踞桥等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建设和大运河申遗点段保护标志碑设立工作。
早在21世纪初,常州市就对运河及其周边地带的规划做出了整体设计方案,编制了《常州老运河及关河滨河地带概念性城市设计》,该设计方案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了大运河沿线的空间环境,将文化旅游、市民休闲等功能进行优化,较好地展示了运河城市的特色。结合文旅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了大运河沿岸的景观和道路,将大运河建成了“活力之河、魅力之河、生态之河”。《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于2011年3月通过了省级专家审查,该规划确立了五类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大运河聚落遗产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保护措施,例如,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运河聚落遗产,常州市制定了《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石龙嘴历史文化风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规划》等规划文本。 2013年开始启动的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业态调整工程和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对提升大运河常州段聚落遗产的文化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锡市也出台了不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规范性文本,比如《无锡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加强综合整治和管理的决定》《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办法》《无锡市古运河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文本为更好地保护好大运河无锡段的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市还结合地方实际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保护理念,在国内率先制定了“乡土建筑和工业遗产的普查及认定办法”,将大运河无锡段沿线的一些新型文化遗产及时纳入到保护名录并分批予以公布。为了完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无锡市还成立了“古运河研究委员会”,相继出台了《无锡清名桥及沿河保护规划》《无锡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无锡惠山古镇保护规划》《无锡历史街区保护方法》《无锡市区古运河规划》等保护规划。自2006年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也永久落户无锡,这对于引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治理修复水域环境
水是大运河的基础要素,大运河依托水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体系。保护运河水域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大运河文化。如果大运河的水环境被破坏,其水文化也一定会遭到破坏。试想,不管是一河脏水污水,还是一条干涸的河道,都无文化可言。所以说,失去水就会失去大运河文化的精华。因此,江苏各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应始终坚持对水生态的治理。
在大运河江苏段八地市的水环境治理中,淮安市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样板价值。淮安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的治水环境复杂,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处于大运河(淮安段)、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河入江水道和淮河入海水道等几大人工水系和自然水系的交汇点上,面临几水共治的复杂生态治理格局,治理难度极大。在这种复杂环境下,近年来,淮安市通过重视水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总体水质方面,就县级以上的淮安集中式饮用水来说,近7年其水源地的水质100%全部达标,水质能完全达到年度考核标准的国考断面有8个,基本达到标准的省考断面有22个,年均值达标率超过90%。优于Ⅲ类水质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比例达80%。在水质提升方面,70.60%的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与2016年相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95.80%重点水功能区达标,上升程度与2016年相比超过15%;2018年一年内就建成62条代表性河道,形成河长制的“淮安样本”。多于300个节水减排项目已通过环保部审核认定,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削减2.93%、3.41%、2.38%、2.22%,省政府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已被高效超额完成。在治理模式方面,淮安“探索‘五位一体’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和运行新模式”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等。近年来,淮安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制度建设,这些制度涉及生态治理的工作机制、信息传输、监督考核等各个方面,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依据。我们以河(湖)长制为例,仅近两年来便出台相关制度性文件十余件(见表1-1),已经完成了河湖、水库、沟渠、塘坝河长制全覆盖,并取得显著成绩。(表1-2)
表1-1 近两年制定的有关河(湖)长制的制度文件
表1-2 淮安市河湖长的结构与工作成绩(数据截至2018年12月)
与此同时,淮安还结合本地实际,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受到中央和江苏省相关部门高度肯定的“淮安样板”。其制度创新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在“双总河长”与“领导小组+河长办”的组织架构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提出“一河长两助理”模式,即给每个市级河长配备行政、技术助理各一名。与此同时,还完善了河长巡查、督查考核、信息报送、责任追究、河长述职、全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其中,“河长述职制度”为全省首创,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赞誉与支持。二是在综合管护模式中提出“五位一体”的创新。2014年洪泽区针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农村环卫保洁、农村公共绿化设施管护、农村公共活动场所管护以及农村交通设施管护等五个薄弱问题,整合水利、林业、住建、交通等各部门资源,摸索出农村公共服务“五位一体”的管护模式。如今,这一制度创新模式已覆盖应用于淮安全市。三是聘任“民间河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水。截至目前已招募500多名民间河长,开创社会力量参与河湖治理的新格局。(www.xing528.com)
近年来,扬州市城区内全面整治的河道有20条,总长达60多公里。推进瘦西湖活水工程、整治古运河城区段、打造运河风光带,对小秦淮河、古运河、漕河、邗沟河等进行全面清淤,兴建一系列与水有关的商业娱乐设施和大型涉水公园,推进街景改造,展现出大运河的生态、景观、市民休闲等多重功能。每年4月份,扬州主打“运河牌”,以推进“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促进了扬州从运河旅游向城市旅游的重大转变,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繁荣,大运河已然成为扬州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如今,扬州的古运河整治工程被誉为“扬州模式”,且这种“扬州模式”已为国内许多城市竞相仿效。扬州的具体做法是,在保护古城历史街巷、建筑风貌、人文景观中采用全面的整理、整饬、整修、整合等方式,以再现扬州在汉、唐、宋、明、清时的繁盛风貌。在整治中使用生态技术,如堤岸上使用草皮加以防护,迎水侧以生态带防护等。实施完这类水下和岸上工程以后,通过进一步疏通河道、增加排涝过流面积、巩固堤防、建设涵闸站等措施,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并降低了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从2013年开始的整治古运河工程,使三湾到瓜洲段展现出另一种风采,不仅保护好了文峰寺、扬子津、高旻寺、瓜洲古镇等遗产,绿化及景观的建设,也促进了古运河成为一条风景如画的景观河。整治基本完成后,还增设了慢行系统,人们可以从古运河漫步至瓜洲。通过这些治理行动,扬州全城的水系得以贯通,多条河流由死变活。
20世纪90年代开始,镇江市政府便开始大力整治运河水环境。例如,1990年代开启的污水截流工程,东向开始于焦化厂铁路专用线,西、南、北向已达润州路、南徐路、江边。“2008年建设了沿古运河、运粮河和内江截流管道38公里和7座污水泵站,有效拓展了污水截流工程面积,使6千米的内江、5千米的古运河整治段、2.5千米的运粮河沿线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在建设污水管网的同时,从2007年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合流制污水管道改造,通过老小区整治、街巷改造、积水区整治等项目,已累计完成雨污分流约70余公里。”此外,还集中对古运河河道排口进行了整治。近年又完成了京杭运河镇江陵口先导段“四改三”河道项目,加上九曲河、香草河、通济河等的护岸、疏浚项目,使镇江市内河河道的通航条件大大提升。镇江市还提出“千河疏浚”计划以应对河塘淤积,每年各级河道沟渠的整治数量加在一起超过1000条,村组河道的清淤整治争取达到每5年一轮回。
大运河苏州段穿越苏州相城区、高新区、金阊区、沧浪区、吴中区、吴江市等五区一市。1949年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运河的水运作用显得愈发重要。为此,苏州市政府曾多次组织人力物力,对河道全线急弯狭浅段进行整治,其主要工程有1955年12月相继开工的运河彩云桥、枫桥急弯改善工程等。竣工通航后,运河来往船只均穿越新开河道,直线畅通。浒关市河段南北水上交通要道于1968年开工,按五级河道标准设计施工。河底宽34米,拓浚运河930米;后又新建跨径为38米的人民桥,改建兴贤桥。1975年开工运河横塘段河道治理工程,由横塘农业部门和苏州市交通部门共同治理,工程持续了10年,于1985年11月17日竣工,完成江苏省运河干线任务,确保江南运河市区上游的畅通。此外,还有大运河泰让桥地段河道整治工程、吴门桥河道整治工程等。经过多年的整治,运河苏州段现有河道等级为四级,可通航500吨级船舶,每年承担着1.7亿吨左右的货运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2011年起,大运河苏州段按三级河道标准进行整治,“河道底宽不小于70米,航宽不小于80米,口宽不小于90米,设计水深3.2米,最小弯曲半径480米”。
大运河常州段区域内的河道众多,从大运河的主河道分出不少支流。近年来,常州市将大运河主航线南移,不仅让古运河两岸的居民享受了安静,还有效地防止了污染。例如,加快搬迁大运河两岸的工业企业,尤其是污染企业;大力推进生活污水的截污、清淤,严厉处罚偷排现象;加快沿岸驳岸和绿化建设以及绿地与绿地之间的沟通,形成水绿相依、连续成景的滨河风光。
三、保护历史文化区域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落等文化区域,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持和延续这些历史文化区域的传统文化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原则,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区域也是大运河江苏段各地市保护大运河物质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扬州和无锡的做法较为突出。
扬州为保护历史街区的生活形态、肌理和体系,完善了保护规则,通过点线面结合,把保护范围推广到古城区周围20多平方公里。12个片区、4个历史文化街区因为规则的出台被划分出来,细分到每一寸土地。“异地重建再好只是建筑,原地保护才是文物”的思想深入扬州人心中,古城保护理念贯彻了修旧如旧的观念。古城内建筑的限高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展。目前,高24.25米的文昌阁仍是“空中制高点”,也是“文化制高点”。扬州人对城市文脉的坚守,从对城市天际线的坚持就可见一斑。在规划新城区时,扬州也要求其色彩、风貌和古城必须协调一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在无锡也得以积极推动。例如,“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文化创意基地就是由古运河畔的北仓门蚕丝仓库修缮改造而成;“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前身则是曾经的茂新面粉厂;永泰丝厂的老厂房修复后也被设立为“中国丝业博物馆”。此外,无锡市等还对运河沿线的西门桥、清名桥、亭子桥、利津桥、莲蓉桥等古桥进行了维护保护,对清名桥历史街区进行维修整治。
四、挖掘修缮文化遗存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后,部分河段依据设计规划得以拓宽,涉及大运河沿线大量地下文化遗存保护的问题。江苏有关地市着力做好对沿线地下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大力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
例如,徐州市基于对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分布状况的摸底调查,发现17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遗址、6处汉代古墓葬、3处明清时船闸遗址,其中的梁王城遗址入选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苏州市在大运河沿线的工业遗产资源摸查和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于2006年4月在无锡召开,论坛由国家和省文物局以及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倡议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产生了《无锡建议》。工业遗产与大运河水网密不可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方向和手段就是挖掘并保护工业遗产。以无锡市为例,当年30多处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工厂和商铺云集在大运河两岸,发展成了米、丝、布、钱等特色码头。中国民族工商业在无锡得以萌芽发展,大运河的存在功不可没。20世纪初,荣德生、荣宗敬兄弟创办的保兴面粉厂和振兴纱厂就开设于运河西水墩附近,开无锡民族工商业之先河。随后,天元麻纺厂、裕昌丝厂、丽新纱厂、庆丰纱厂、业勤纱厂、九丰面粉厂、申新三厂、开源机器厂、中国制镁厂以及一些碾米厂和粮食仓库等工业遗产,都是在大运河的滋养下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于无锡,大运河文化也由于无锡民族工商业的腾飞变得更加丰富。苏州基于对古运河的整治,挖掘出了鸿生火柴厂旧址、苏州电器公司旧址、胥江水厂旧址、苏纶纱厂旧址等一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近代工业遗产。我们认为,继续挖掘与修缮运河工业遗产资源,是未来江苏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新的工作方向之一。
与此同时,江苏各地政府在省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追加了相当数量的地方财政资金,用于修缮维护运河沿线的文物古迹相关工作。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宿迁市摸底调研了运河流域内的古纤道、古驿站、古河房、古桥梁、古塔,有序开展对应的维修保护工作。苏州市对运河古纤道、横塘驿站、蒯祥墓、唐寅墓、铁岭关、胥门、盘门、瑞光寺塔进行保护修缮和生态整治,同时还重点修复了泰让桥、越城桥、宝带桥、行春桥、垂虹桥、彩云桥、普安桥、觅渡桥等古桥梁建筑。宿迁市在维护与整治龙王庙乾隆行宫环境的同时,大力推进运河沿线的古墓葬保护工作。基于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对古迹遗存的保护工作,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古镇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的重点景区。苏州市依照规划有层次地推进运河沿岸古村落保护工作,其中又以西山镇明月湾古村落的修缮保护为苏州古村落保护的亮点工程。
再以淮安为例,为了有效促进大运河及相关遗产遗存的保护,淮安市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保护修复工作。古清口遗址、河道总督府遗址、古末口遗址、漕运总督府遗址、码头“三闸”遗址、淮安丰济仓遗址、淮安钞关遗址、河下古镇、清江大闸、竹络坝等大运河相关遗存共计16处,于2007年入选京杭大运河(江苏段)这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3年起,淮安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运河文化遗存的维修和保护工作。如果项目较大,淮安还另外匹配保护专项经费。同时为与市里形成上下联动,大运河淮安段沿线的区县也投入大量资金,合力开展大运河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如今,大运河淮安段沿线文物古迹遗存的修缮工作投入资金多达上亿元,吴公祠、圣谕祭祀碑、淮安钞关遗址、润州会馆、清江大闸、陈潘二公祠、大王庙等十余处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古迹遗存得到修缮保护。针对千年古镇河下,市政府还投入专项资金配套淮安区财政进行维修和保护工作。对枚乘故里、码头古镇漂母墓、韩信故里等古迹遗存进行修缮。
扬州是大运河申遗城市之一,依照《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点保护整治工作任务分解表》,列入大运河遗产点的淮扬运河主线、刘堡闸、宋泾河、高邮明清运河故道(含铁牛)、盂城驿、邵伯明清运河故道(含铁牛)、邵伯码头、邵伯古堤、古邗沟故道、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普哈丁墓、瘦西湖、扬州盐业等历史遗迹正在进行环境整治;同时加大本体修缮力度,2013年6月底完成了本体修缮,环境也得到了治理。此外,扬州城遗址、子婴减河、茱萸湾古闸、高邮南门大街、平津堰遗址、镇国寺塔等被列入遗产点项目,并建立了大运河监测预警平台。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扬州市牵头大运河联合申遗,率先建立大运河遗产点的数字管理平台。同时,遗产监测预警平台是一项世界遗产考察专家重点考察的项目。2013年3月,大运河扬州段数字管理平台开始系统试运行。
常州市的大运河保护建设工作也在积极开展,常州市详细制定了运河文物保护修缮计划,并依据修缮保护计划,有选择地对运河沿线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修复。常州市将大运河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以进行系统的运河沿线遗产修缮工作。自2006年以来,每年投入大运河保护经费超过500万元,并逐年增加。不仅如此,常州市还建立了一套鼓励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一同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激励制度,通过实施大运河保护修缮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快速推进大运河保护工程。从2007起,常州市先后对竞园、意园、求实园、清凉寺、万安桥、刘氏宗祠、大陆饭店、恒源畅厂、南市河驳岸等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完成了修缮工程,江苏省重点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中也有多项涉及,运河沿线的许多文化遗存迎来了新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常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修缮的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
无锡对运河治理与保护的脚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停止,1958年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大运河无锡市区段改造方案,1979年建成长11.24公里的新河道,并在1987年出台了《无锡市区古运河管理办法》《无锡市区古运河保护规划》,逐步淘汰关闭了运河沿岸的化工厂、染料厂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无锡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五大街区的保护修复工程。清名桥街区修复了南长街两侧的民居建筑群,以及祝大椿、薛南溟等多处名人旧居。建成开放了大运河文化艺术馆、丝业博物馆、窑群遗址博物馆、道教音乐馆。恢复开通了运河水上游,策划了江南民俗风情之旅、民族工商休闲之旅和“古运河之恋”婚庆游三条旅游服务线路。在惠山古镇,完成了惠山园、留耕草堂、人杰地灵牌坊、宝善桥等标志性建筑和祠堂的修复,建成了锡惠公园入口广场、中国泥彩塑研究院和中国泥人博物馆,中国泥人艺术精品展、惠泉酒坊展、无锡泥人大师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先后举办。在环城古运河风貌带综合整治过程中,建成了占地16万平方米的运河公园,修复中国银行旧址、税卡等历史遗迹,复建了控江门、靖海门、望湖门和试泉门等四大老城门,以及“蓉湖溯源”“北塘米市”等八段历史主题景观,从而重现了“运河环城,四门八区”的城市格局。近年来,无锡对城中的利津桥、城东门的亭子桥、城南的清名桥、梁溪河上的西门桥、城北的莲蓉桥开展了保护修缮工作,并着重整治了清明桥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在扬州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大力维修、整治了吴道台宅第、汪氏小苑、东圈门历史街区等遗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