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子呢?《论语·季氏》中说:“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鲁国从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到定公的五代国君中,政权旁落权臣之手已经有四代了。鲁国炙手可热的权臣即孟孙、叔孙、季孙,他们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又叫“三桓”。孔子预言“三桓”的子孙也要衰微了。鲁国的形势岌岌可危,孔子又深感无能为力。孔子对于鲁国前程的深深忧虑,体现出他强烈的济世责任感。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因与郈昭伯斗鸡,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师进攻季平子,季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同反攻昭公,昭公兵败后流亡齐国。孔子也因为鲁国这次大乱带弟子去往齐国,做了高昭子家臣,并借此机会觐见了齐景公。《论语·颜渊》中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没过几天,齐景公又就政事咨询孔子的意见,孔子说“政在节财”(《孔子家语·贤君》)。孔子认为,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王公贵族不应奢侈无度,要爱惜民财。(www.xing528.com)
齐景公对孔子的政治眼光还是赞赏有加的,于是打算把“尼溪之田”封给孔子。齐景公的赏识,应该给孔子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如果一切顺利,他很可能会受到重用,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但是,齐国当朝权臣晏婴跟孔子意见相左,晏婴极力阻挠此事,致使孔子的希望落空。《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晏婴说了一段貌似有理有据、足以让齐景公改变初衷的话:“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晏婴这番话非常有针对性地攻击孔子,让齐景公改变了主意。
后来,齐景公再见到孔子,依旧对他彬彬有礼,却不再就国家大事征询他的意见。齐景公这样委婉地对他说:“我老了,也不能采纳执行您的建议了。”再后来,齐大夫中有人预谋陷害孔子,此事传到了孔子那里,孔子意识到自己的希望化为泡影,于是离开齐国返回鲁国。据说当时形势十分险恶,孟子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孟子·万章下》),孔子当时正在做饭,仓促中把正在淘的米一把提起来就上路了,一边走,那米还一边滴滴答答地淌水呢。这个细节不仅很生动,还给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孔子是个务实的人,尽管年薪不低——粟米六万,但他也很会过日子,情急之下赶路,还不忘提上淘好的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