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教导君子不求闻达,而是立身成人

孔子教导君子不求闻达,而是立身成人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辈子默默无闻,会让君子感到痛心疾首。好名声就是所谓的“闻达”。孔子指出,“闻”与“达”不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孔子认为,只要一个人不断砥砺自己的品质,不断增益自己的才干,总能得到外界的认可。

孔子教导君子不求闻达,而是立身成人

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一辈子默默无闻,会让君子感到痛心疾首。言外之意是,人人都追求好名声,君子也不例外,孔子本人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什么是好名声?好名声就是所谓的“闻达”。关于闻达,子张和孔子之间有一段对话: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子张问:“士,怎样才能称得上‘达’?”孔子说:“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朝廷中有名望,在封地里有名望。”孔子说:“这只是徒有虚名,不是‘达’。所谓‘达’,是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察言观色,谦恭待人。这样的人,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大夫之家都能通达。徒有虚名的人,表面上装作仁,行动上却违背仁,但是他却以仁人自居而丝毫不感到惭愧,并很享受这虚名。”

孔子指出,“闻”与“达”不同。“闻”是虚名,而“达”则要求具备仁、义、礼等德行,注重道德修养,增益自己的才干,而不是追求虚名。真正的君子,在自己的才干和品质没有得到外界认可之前,不应该怨天尤人,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论语》中,孔子几次申明这样的观点和立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www.xing528.com)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只要一个人不断砥砺自己的品质,不断增益自己的才干,总能得到外界的认可。这就是孔子所谓的“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意思。

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你有德行、有才干,怎么会一直被埋没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