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小国寡民:结绳记事与万物返回根本

老子小国寡民:结绳记事与万物返回根本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与结绳记事的设想与他主张万物都要返回根本有关。但老子小国寡民的主张与周取代殷商的历史不符,也与现实中诸侯国不断壮大的现实不相吻合,所以这一主张是乌托邦,很不现实。“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民众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老子的小国寡民,没有战争,也不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所以不用迁徙。

老子小国寡民:结绳记事与万物返回根本

题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国人多事繁,不好治理,即便国君善于治理,也不如小国寡民。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邦国很小,民众很少,只有基本的生产生活器具,会有老人传授经验教训。精心制作的器具不会得到使用。使民众重视死亡,而不向远处迁徙。虽然有船和车,人们并不乘坐;虽然拥有盔甲兵器,却没有陈列的地方。使民众恢复结绳记事。民众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甜美,自己的衣服很好看,自己的居所很安逸,自己的习俗很快乐。邻国之间都可以看见,鸡狗鸣吠的声音也都能听到,但民众到老死也不互相交往。

解析老子的理想国是邦国要小、民众要少,最好是回到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老子小国寡民与结绳记事的设想与他主张万物都要返回根本有关。老子认识到,邦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知识的积累是从结绳记事开始的。老子看到,春秋末期周王朝的衰败已无可挽回,故而认为只有回归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年代才符合道。但老子小国寡民的主张与周取代殷商的历史不符,也与现实中诸侯国不断壮大的现实不相吻合,所以这一主张是乌托邦,很不现实。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邦国很小,民众很少,只有基本的生产生活器具,会有老人传授经验教训。精心制作的器具不会得到使用。使民众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民重死”是因为百姓自得其乐而不受王侯的剥削压迫,否则会“民轻死”;“不远徙”就不会去旅,也就不会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周易》涣卦主张迁徙。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是说在洪水和战乱即将发生时,将家族搬迁或分散到远离洪水和战乱的地方,没有过错。老子的小国寡民,没有战争,也不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所以不用迁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然有船和车,却不去乘坐。“无所乘”,就不会有货物流通,也不会以难得之货为贵,人们也就没有贪欲。(www.xing528.com)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然有甲胄和兵器,却没有地方可以陈放。大国追求强盛会强兵,强兵就要攻伐,民众就会有灾祸。老子认为,邦国都是小国,小国不会强兵,也就不会相互攻伐。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让民众恢复结绳记事,就不会有知识和智慧,没有知识就会朴实,没有智慧就没有大伪,就不会去争。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其食就不会“厌饮食”,美其服就不会“服文彩”,安其居就会“无厌其所居”,乐其俗就会崇尚自然之美。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之间可以看到彼此的国都,鸡鸣狗吠之声都可以听到,但民众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不相往来就没有交换、没有比较,也就不会有争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