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人们不认可老子的学说,老子认为是因为在认知方面出了毛病。老子开出的药方是“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原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为上等,不知道假装知道是一种毛病。只有以自己的毛病为毛病去克服这个毛病,才不会有毛病。圣人之所以没有在认知方面出现毛病,是因为他们把毛病当作毛病并能克服掉这个毛病,因此才不会有认知方面的毛病。
〔解析〕这一章,老子针对认知方面出现的毛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王侯、君子能像圣人那样,以自己的毛病为毛病去克服掉这个毛病。老子认为,人人都会有所知、有所不知,都会有某些毛病,圣人也不例外。这个观点很重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应当有自知之明。圣人之所以没有毛病,是因为“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人人都有所知、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为上等。《周易》也认识到人会有所不知,不知会有蒙,有蒙需要解蒙,解蒙的过程就是求知的过程。蒙卦六五:“童蒙,吉。”是说有所蒙昧,如儿童般纯朴,吉祥。老子认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会主动去求知;而“童蒙”则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所不知,需要别人来解蒙,所以“知不知上”,是在“童蒙”之上。(www.xing528.com)
“不知知病”,不知道而假装知道是一种毛病。《周易》恒卦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初六是说,疏浚河道时坚持深挖,预测有凶险,没什么利。象传说,疏浚河道时坚持深挖之所以有凶险,是因为决定疏浚的人在开始时就要求往深里挖,已引起震动。老子认为,恒卦初六是主持疏浚的人有所不知又装作知道,才会发生“浚恒”,“不知知病”会带来凶险。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只有以自己的毛病为毛病,才不会有毛病。《周易》小过卦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上六是说,王公与权贵因请示汇报一事发生矛盾,就要爆发流血冲突。有人看到权贵有实力,王公有智谋,双方争斗胜负难料,准备投机;在请示汇报的问题上,既不去接触权贵,又越过王公向其他人请示汇报,企图几面讨好。有如小鸟在雷雨到来之际,不是去躲避,而是要参与到雷雨之中,会遭遇凶险。可以说灾祸不长眼睛,碰上会倒霉。象传说,作为臣下,该请示汇报的不去请示汇报,不该越过的又越过,做得太过分了。老子认为小过卦上六不按请示汇报的规则办,既是一种野心,也是一种认知方面的毛病,这种毛病会带来凶险。只有以自己的毛病为毛病,克服掉这个毛病,才不会在王公与权贵的争斗中去投机,不投机就不会遇到凶险。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在认知方面没有出现毛病,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毛病为毛病并克服掉这个毛病,所以才会没有毛病。老子看到《周易》萃卦厉王被逐,在上六散布钱财向人咨询自己被逐的原因。老子认为,厉王是在认知方面出了毛病,应当向圣人学习。萃卦上六:“赍咨涕洟,无咎。”是说厉王被逐至彘地,痛哭流涕散布财物向人咨询被逐的原因,没有过错。老子认为,厉王不懂得圣人为什么没有毛病,圣人以自己的毛病为毛病并克服掉这个毛病,所以会没有毛病。如果厉王能早一点认识到自己的毛病,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就不会落得被逐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