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祸福转化-国君与社会

祸福转化-国君与社会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都有两面性,祸福可以相互转化。国君是“祸兮福之所倚”,没有“其民淳淳”,国君会被大人取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灾祸虽然不幸,祸中却有福倚靠,会因祸得福;福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但福中会潜伏着祸,可能藏有祸端。对卦而言,《周易》里卦潜伏着福与祸,老子将其概括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转化-国君与社会

题解〕以正治国也要注意治理方法,懂得福祸相依的道理,知道事物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邦国治理因循守旧,毫无生气,民众会淳朴善良;邦国治理事无巨细,明察秋毫,民众会缺衣少食,也会道德缺少。灾祸中存在着福祉,福祉中潜伏着灾祸。谁能知道它们变化的极点?这里面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正可以转变为异端,善可以转变为恶。人们对此感到迷惑,已经很久了。所以圣人方正却不会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割取,清廉却不会造成伤害,坚持正道却不会肆意妄为,光照天下却不会耀眼。

解析〕这一章老子对王侯施政方法及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其政闷闷”对王侯可能是祸,但“其民淳淳”是福;“其政察察”对王侯可能是福,但“其民缺缺”是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都有两面性,祸福可以相互转化。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王侯施政因循守旧,民众会纯朴;王侯施政明察秋毫,施法严酷,民众会缺衣少食。老子认为,对于《周易》否卦、豫卦的国君来说,“其政闷闷”是祸,国君会有被大人取代的可能;“其民淳淳”,民众会反对大人取代国君。国君是“祸兮福之所倚”,没有“其民淳淳”,国君会被大人取代。临卦民众有不满,犹如大泽要起风浪,各级官吏都将亲临,平息大泽风浪。老子认为,临卦君王以智治国,“其政察察”,自认为是福,引起“其民缺缺”,是祸,这是“福兮祸之所伏”,消除民众不满才能平息祸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灾祸虽然不幸,祸中却有福倚靠,会因祸得福;福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但福中会潜伏着祸,可能藏有祸端。《周易》由初、二、三和四、五、上爻组成上下两卦,其中二、三、四和三、四、五爻又可以组成卦,可称为里卦。里卦对卦有制约、警示作用,如既济卦内含里卦未济卦,未济卦内含里卦既济卦。这就是说,既济得到外部帮助是福,得不到内部帮助是祸;未济得不到外部帮助是祸,得到内部帮助是福。对卦而言,《周易》里卦潜伏着福与祸,老子将其概括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周易》未济卦初六:“濡其尾,吝。”象曰:“濡其尾,亦不知其极也。”初六是说,小狐狸独自过河,刚下河尾巴就被河水弄湿了,让人惋惜。象传说,刚下河尾巴就被河水弄湿了,不知道小狐狸是要退回河岸还是要继续渡河;如果继续渡河,也不知道小狐狸能否顺利渡过去。老子认为,初六不知道小狐狸是否能顺利渡河,是不知道“祸兮福之所倚”。小狐狸身体柔弱,在渡河时弄湿了尾巴是祸,但小狐狸内心很坚强,“刚柔应也”。能够接受教训,祸会变成福,就能渡过河去。既济卦上六:“濡其首,厉。”上六是说,小狐狸过河,一直都有人帮助,是福。在快渡过河时没有得到帮助,被河水打湿了头,会有危险。老子认为,“福兮祸之所伏”。小狐狸过河一直有人帮助是福,但福中已经潜伏着祸,这个祸在小狐狸没有得到帮助时显现出来。灾祸降临,小狐狸被河水打湿了头,遇到了危险。

“孰知其极?其无正”,福祸相互转变的极点没有人知道在哪里,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正可以变成异端,善可以变成邪恶。小狐狸过河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没有人知道未济卦小狐狸的祸在什么时候会转化为福,也没有人知道既济卦小狐狸的福会在什么时候转化为祸。“其无正”,没有规律可循。(www.xing528.com)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可以变成异端,善可以变成恶。《周易》谦卦“鸣谦”是要大张旗鼓宣扬谦,如果宣扬自己有谦,就是“正复为奇”,由宣扬谦转变为宣扬自己,背离了正道而变成异端。小过卦九四权贵干预群臣的请示汇报,要帮助王公和群臣,是一种善,但“往厉,必戒,勿用永贞”,是说权贵总是这样,会有危险,王公必然会产生戒备,不要用这种方法来证明自己永远正确。如果是这样,就是“善复为妖”,也就由善转变为恶了。

“人之迷,其日固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人们的迷惑已经很久了。《周易》否卦、豫卦国君被人取代,是由于“其政闷闷”给国君带来祸端,还是由于“其民淳淳”没有人反对大人取代国君给国君带来灾祸,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事物都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从质量互变的观点来看,超过正确一步,正确就会变成谬误。《周易》注意到了这一点。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是说朋友以铺张的方式等待君子到来,犹如在泥泞中等待,却招致强盗觊觎。需卦之需为等待,需卦讲了等待的各种方式,九三“需于泥”相对于九二“需于沙”是由正确的等待方式又向前迈了一步,由沙上走到泥里,也就是由正确走向谬误。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圣人方正,但不会按自己的意愿强行割取。方正为福,割就有可能使方正变成祸。《周易》噬嗑卦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是说君王在行仁政的同时也推行法制,有如啃咬干肉,有耐心,坚持不懈,可得乾坤之道。用法律规范民众的行为,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预测有一定危险。法律能制止犯罪,使民众的行为符合正道,没有过错。老子认为,六五用“噬干肉”的方法来推行法制,行为为正;如果“噬干肉”,用法制来强行限制民众的行为,强行割取民众的利益,民众受到伤害,福会变成祸。王侯应向圣人学习,做到“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廉洁是对自己的要求,廉为福,但不要用自己之廉来要求他人,否则会造成伤害,由廉变成祸。《周易》没有廉的表述,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廉的概念。

“直而不肆”,正直而不肆无忌惮。正直是福,放肆则会由福变成祸。《周易》随卦六三,君子“随有求,得”,是说君子跟随孝王,向孝王提出自己的意见,得到孝王的同意。老子认为君子正直才敢向孝王陈述自己的意见,但采用“求”的方法是“直而不肆”。履卦“武人为于大君”,武人为申侯,用武力逼迫幽王改变废除申后和太子宜臼的决定,最终将幽王杀死。老子认为,申侯敢于向幽王提出自己的意见,是为直;强迫幽王接受,是直而有肆,最终酿成幽王被杀的悲剧。

“光而不耀”,光照天下却不耀眼。光照天下是福,耀眼则福有可能变成祸。《周易》未济卦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是说用雷霆般的进攻征伐鬼方国,预测吉祥。征伐没有完全按君王的旨意进行,君王对重用君子之事没有悔恨。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犹如太阳的光芒,给征伐带来光明。君子有诚信,吉祥。老子认为,君子的光芒过于耀眼,福有可能变成祸。君子应向圣人学习,做到“光而不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