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守无为之道,镇制大人野心

坚守无为之道,镇制大人野心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仅用“微明”治理还不够,还要懂无为之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坚守无为之道,坚守规则,天下会自己安定。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道和规则面对万物并不作为,但又无所不为。否卦是说,无为或为之不当,会有否产生,有否就要倾否。只有推行无为之道,“镇之以无名之朴”,才能制止大人的野心。

坚守无为之道,镇制大人野心

题解〕懂微明,可以用“微明”的方法治理天下。但仅用“微明”治理还不够,还要懂无为之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坚守无为之道,坚守规则,天下会自己安定。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道与规则本身并不作为,道通过规则引领人们做事不背离道和规则,就能无所不为。王侯如果能守持无为之道和规则,万物会自己教化自己。教化后还要有所为,我将用没有名字的朴来压制住不当作为。用没有名字的朴来压制不当的行为,可以让万物去掉不正确的欲望。去掉不正确的欲望会安静,天下会自然安定。

解析〕本章的无为,既是针对上一章的不当作为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是针对《周易》的有为,认为王侯能坚守无为之道和规则,再加上朴实的措施,万物会自己教化自己,天下会安定。老子认为,《周易》要王侯大有作为,会鼓动王侯争霸,天下将难以安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道和规则面对万物并不作为,但又无所不为。万物同于道,会遵守规则,按道和规则去做,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周易》认为,乾有为而创万物,用道和规则约束万物,万物才能不脱离道、不违背规则,否则会受到天道的惩罚。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认为王侯能守持无为之道和规则,万物会自己教化自己。《周易》要王侯有所作为,无所作为会有否产生,就有被取代的危险。否卦、豫卦是国君有否,大人联合同类,取代了有否的国君。老子认为,国君能守持无为之道,守持规则,民众就会自己教化自己,大人就不会去取代国君,社会会安定。(www.xing528.com)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在自己教化自己之后,大人仍要取代国君,老子将用“无名之朴”来压制大人的行为。“无名之朴”会打消大人取代的欲望,没有取代欲望大人就会安静,安静就会遵守本命。大人不与命运相争,天下也随之安定。《周易》认为,否卦、豫卦大人取代有否的国君,符合乾坤之道。国君有否,邦国会不安定,只有大人取代有否国君,邦国才会安定。否卦是说,无为或为之不当,会有否产生,有否就要倾否。大人倾否得当,邦国会由否转泰。老子认为,国君是否有否,没有固定的标准,以假定的标准来衡量,是在支持逆臣贼子反叛。只有推行无为之道,“镇之以无名之朴”,才能制止大人的野心。

老子没有给朴命名,因为朴的范围很广,用“名,可名,非常名”来衡量,很难准确命名,不命名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对朴可以从多方面来考虑。朴可以为朴素、朴实、简朴、淳朴、朴树等等,“无名之朴”应是包含了朴的所有意义,如思想要淳朴,作风要朴素,为人要朴实,生活要简朴,成才如朴树。

老子要用“朴”压制人们的欲望,但最难压制的是诸侯争霸的欲望。不管老子如何压制,诸侯都不可能停下争霸的脚步,最后会通过战争形成大一统,消除诸侯争霸,这是一个悖论。老子没有看到争霸会形成大一统的必然性,想通过无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仅是老子的一厢情愿。

老子的无为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新局面,提升了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周易》鼓励君子“建侯”,支持大人取代有否的国君,有符合历史进步的一面,“飞龙在天”的豪迈气概则在数千年中不断激励人们大有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