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希言自然,周易道德经易诠

希言自然,周易道德经易诠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道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客观情况会发生变化。〔原文〕希言自然。《周易》主张正确持恒,认为持恒不当会有凶险。“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自然很少说话,大风不会刮一个早晨而不止,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而不停。民众的不满平息,在等待君子兑现承诺。能得到大人的支持,会没有过错。如果六三君子诚信不足,民众不相信君子所做出的承诺,君子将面临发生骚乱的危险。

希言自然,周易道德经易诠

题解〕有人认为,既然“曲则全”,就要坚守“曲”,恒于“曲”。老子认为,对持恒要有正确的认识,恒于道是为了不背离道。然而道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客观情况会发生变化。看不见道的运动变化,盲目持恒,会脱离道;持恒不当,难以保全。同时,在人们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只能在得与失中逐渐接近道,而不会与道完全相同,更不能与道成为一体;只是道的同人,随时有可能与道不同,需要不断修正错误,才能相对同于道、久于道。因此,对道和“曲”持恒不当,不能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做出适当改变,就达不到“全而归之”的目的。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大自然很少说话。大风不会刮一个早晨而不停,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而不止。谁造成的?天和地。天地尚且不能持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献身于道的人会与道同在一起,按德的要求去做的人会与德同在一起,失去的人会与失同在一起。与道同在一起,道也很高兴得到自己的同人;与德同在一起,德也很高兴得到自己的同人;与失同在一起,失也很高兴失去他。诚信不足的人,人们就不会再相信他。

解析〕这一章是老子对《周易》恒卦、中孚卦所说的持恒与诚信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子认为,天地“尚不能久”,不能持恒,所以人们做事也很难恒久。情况变了,仍坚持原有的做法,就不是持恒,而是固执。固执坚持错误,会遭遇失败。

《周易》主张正确持恒,认为持恒不当会有凶险。恒卦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是说疏浚河道时,坚持深挖,预测有凶险,没什么利。老子赞成《周易》正确持恒的观点,认为疏浚的标准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应随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不应总是不变,“浚恒”是错误的。人们在制定疏浚标准时,要“同于道”,情况发生变化,疏浚标准与事实不符,会“同于失”,之后认识到“浚恒”的凶险,又会“同于道”。但总是“同于失”,会失去民众的信任。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自然很少说话,大风不会刮一个早晨而不止,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而不停。老子通过刮风下雨来说明很多事物都不是恒定不变的,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这是道的运动引起事物的改变。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刮风下雨是由天地决定的,天地不能总是刮风下雨,久于风雨会有灾祸。所以人做事也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追求恒久,盲目追求会有灾祸。老子从刮风下雨的自然现象中得出人不能盲目持恒的结论,《周易》通过恒卦彖辞“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来肯定持恒的意义。老子反对持恒与《周易》主张正确持恒虽然相悖,但并不矛盾,恒与不恒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所以献身于道的人会与道保持相同,道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有随道而行、与道同在。《周易》也认识到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违背会受到惩罚。符合道就是同于道。小畜卦君子帮助民众和朋友致富,其行为与乾坤之道的要求相同;泰卦葫芦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精神与天道的要求相同。(www.xing528.com)

“德者同于德”,老子认为,德伴道而生、随道而行,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德的作用是将道变成现实,所以有德者会与德同在。《周易》益卦君王帮助王公迁都,离卦王公安置救济难民,小畜卦君子帮助民众和朋友致富,泰卦葫芦助人为乐,都是“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失去的人会与失同在。《周易》大过卦是说大者有过为大过,小过卦是说大事不可以有小过,做事有大过、小过会“同于失”,“同于失”就要承担失去的后果。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道不会强迫人跟随,但乐意得到自己的同人。小畜卦君子帮助民众和朋友致富,泰卦葫芦助人为乐,都是同于道;大畜卦君王要大畜天下,是同于道。道也乐意得到自己的同人。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德得到同人会使道变成现实。但德不会强迫人同于德,而是乐意得到自己的同人。益卦九五君王帮助王公迁都是同于德,德也很乐意得到自己的同人。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失]之”,失不会强迫人同于失,相反乐意看到“同于失者”的失去。大过卦“枯杨生稊”为大过,小过卦小过引起“飞鸟以凶”,都是“同于失者”,是失者失去道与德才发生的错误。失也乐意看到失者失去错误而与道德相同。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不能总是同于道德,就会同于失,同于失会引起诚信不足,诚信不足的人就难以让人相信。《周易》临卦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是说民众有不满,君子以给予甘甜的方式接近民众。为了平息民众的不满,答应了民众的要求,对君子没什么利。民众的不满平息,在等待君子兑现承诺。君子对如何兑现承诺很忧虑。能得到大人的支持,会没有过错。老子认为,六三为平息民众的不满而向民众许愿,民众相信六三的承诺,是相信君子有诚信。如果六三君子诚信不足,民众不相信君子所做出的承诺,君子将面临发生骚乱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