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经易诠:坚持抱一、不争,实现全而归之

道德经易诠:坚持抱一、不争,实现全而归之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抱一”、“不争”,才能“全而归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确实达到了保全并归于根本的目的。这种为全而曲的做法合于道,合于根本。老子认为,革命洪流客观上有违背道的行为,君子忍受住革命洪流的冲击,以“曲”来对待冲击,是为了保全大局,强制节制反而会有损于革命。“枉则直”,枉为弯曲,“曲则全”之曲是被动弯曲,“枉”是主动弯曲。象传说,对妇人预测吉祥,妇人顺从妇道,从一而终。

道德经易诠:坚持抱一、不争,实现全而归之

题解〕感悟到道就要行道,行道就要坚守道。世上万物种类繁多,事物千变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坚守道,就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有所认识,并按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做事,克服不符合道的行为。坚持“抱一”、“不争”,才能“全而归之”。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诚全而归之

译文〕委曲而会保全,弯曲而会平直,低洼才能盈余,陈旧才能崭新,少才能得到,多会产生困惑。所以圣人做事坚持根本,为天下树立了做事的模式。不固执己见才能明白,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彰显,不自我夸耀才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长久。正因为知道争的弊端,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相争。古人所说的委曲才能保全的这句话,怎么是一句空话呢?确实达到了保全并归于根本的目的。

解析〕行道的过程就是做事的过程,做事要坚持根本,对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有正确的认识。世上没有直路,行道会遇到各种情况,求全就要委曲,求直就要枉,只有这样才能到达保全的目的。最根本的是在“曲”和“枉”中做到“抱一”,也就是坚守道,坚守做事的根本,在行为上克服各种错误的做法,做到不争,如此才真正能保全并回归根本。

“曲则全”,曲为弯曲,委曲可以保全。“曲”是客观存在着的难以改变的因素,要保全就要顺应客观情况,从实际出发,以“委曲”的方法,在顺应中对不利的客观因素逐步进行改造,最终达到“保全”的目的。有如《周易》涣卦,君子要节制革命,受到革命洪流的冲击,只能采用“曲则全”的方法,顾全大局,顺应潮流,忍受住革命洪流的冲击,在节卦中实现节制的愿望。这种为全而曲的做法合于道,合于根本。不曲反而会违背道,违背根本。涣卦六三:“涣其躬,无悔。”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六三是说,君子要节制革命,受到革命洪流的冲击,没有悔恨。象传说,君子要节制革命,但受到革命洪流的冲击,在动乱中难以真正地节制革命。君子的志向是在革命成功后,在节卦中实现以节来治理天下的愿望。老子认为,革命洪流客观上有违背道的行为,君子忍受住革命洪流的冲击,以“曲”来对待冲击,是为了保全大局,强制节制反而会有损于革命。君子委曲才能达到保全革命的目的。

“枉则直”,枉为弯曲,“曲则全”之曲是被动弯曲,“枉”是主动弯曲。客观上不存在绝对的直,要准备走曲折迂回的路,只有采用主动弯曲的方法,才能达到直的目的。如果以直对直,会形成相争,争背离道,也违背老子无为的思想。用“枉”的方法可以避免争,不争,“无为而无不为”,就会实现“枉”的目的。老子认识到世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面对复杂的局面,不要轻易去争,要善于妥协,妥协就是“枉”。《周易》主张争,但也认识到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可以做出适当的妥协以求保全。《周易》恒卦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六五是说,坚持恒久顺从的品德,预测对妇人吉祥,对君王的老师会有凶险。象传说,对妇人预测吉祥,妇人顺从妇道,从一而终。君王的老师在权贵强悍、君王软弱的情况下,为君王制定顺从的策略来麻痹权贵。如果让君王像妇人那样长久顺从权贵,会有凶险。老子认为,恒卦六五的妥协是必要的,用“顺”的方法,不如用“枉”的方法来指导妥协,这样才能达到“直”的目的。

“洼则盈”,低洼才能盈满。人们都在追求“盈”,却不清楚怎样才能做到盈而不满。老子认为“洼则盈”,懂得洼与盈的关系,就可以做到盈而不满。《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上九是说,宣王继位后,曾励精图治,一度中兴。后来,如龙有亢,脱离天道,受到上天的惩罚,大有悔恨。象传说,宣王如龙有亢,脱离天道,受到上天惩罚,大有悔恨。做事超过道的限度,达到盈满,事情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满则溢,上天不会让盈满持久,会损其盈,使盈满变空虚。老子认为,盈的关键在于“洼”,上九龙有亢是因为盈超过了“洼”而出现盈满,满则溢。要避免盈满,就要发挥“洼”的作用,“洼”靠德的修养,德修养浅薄,“洼”就浅薄,德修养深厚,“洼”就虚空,虚空就不会盈满,也就不会有“亢”发生。

“敝则新”,老子注意到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从“无”和“有”的变化来说,“无”生“有”后,“有”中又生新“无”,新“无”中酝酿着新“有”,条件具备,新“有”通过“无”脱颖而出。“敝”为旧“有”,旧“有”通过“无”使新“有”诞生,是以“敝则新”。《周易》井卦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是说官吏奉命打井,但是拖到雨季才将井筒挖好。大雨来到,将井筒冲塌,形成山谷状的水坑,底部长出鲫鱼,官吏下去用箭射鱼。井筒如同已经损坏的瓮,不能再使用,官吏与民众的关系如同瓮损坏漏水,已经无法恢复原状。老子从“井谷”中看到“洼则盈”,从“瓮敝漏”中看到“敝则新”。这个新在革卦和鼎卦中通过变革而革故鼎新。“敝则新”,用“有无相生”的观点看,敝和新也是相互生成的。敝生成新,新会随时间的推移变成敝,敝又生新。“敝则新”在《周易》井卦和革卦中是以变革的方式实现的,在《道德经》中是以不争的方式实现的。

“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赞成少,反对多,认为少会真正得到,多会产生困惑。《周易》小畜卦君子财富不多,却要倾尽家产帮助民众和朋友致富。“少则得”,君子虽然财富不多,但得乾坤之道,知道财富的用途是要回报社会,所以才帮助民众和朋友致富。大有卦君子财富大有,产生困惑,不知道大有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像小畜卦君子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民众和朋友致富,而是“大车以载”给天子进贡。所以老子认为“多则惑”。(www.xing528.com)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抱一”是天下做事的模式,“抱一”为坚持根本。老子认为“曲则全”之曲、“枉则直”之枉、“洼则盈”之洼、“敝则新”之敝、“少则得”之少、“多则或”之多就是做事的根本。向圣人学习,坚持“抱一”,也就是坚持根本。益卦君王不能“抱一”,王公迁都就难以成功;鼎卦不能“抱一”,民众就享用不到鼎内的食物;夬卦君王“以杞包瓜”不能“抱一”,民众将得不到瓜。所以坚持根本,才能达到目的。

“不自见故明”,“曲则全”,视客观情况而曲,就会保全,就能客观地看待事物,不固执己见,做事才有光明。《周易》明夷卦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明夷是明沉入地下,上六是在总结昭王南狩沉江的教训。昭王刚开始时如初升的太阳,照亮四方邦国,后来如光明沉入地中,地上一片黑暗,昭王失去了为君的准则。老子认为,昭王固执己见,不明白“不自见故明”的道理,才会有明夷发生。

“不自是故彰”,“枉则直”,主动适应客观情况才能达到直的目的,不自以为是,所以会彰显。不自以为是就要经常检查自己,征求别人的意见,有错误及时克服,这样才能做出显著的成绩。自以为是,做事会背离客观实际,不会有成绩,也就不能彰显。《周易》比卦:“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是说君王决定用公开竞争的方式亲近人才,就像围猎时从三面驱赶,猎物不愿被围住,可以从前面跑掉。君王对人才进行了三次考核,不愿意参加考核的可以不参加,国都的民众不认为人才在流失,吉祥。老子认为,九五采用“显比”的方法选拔人才,君王和君子在选拔人才时“不自是”,彰显出君王的仁爱和君子之贤,这样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不自伐故有功”,“洼”就不会自夸而会有功。“自伐”无谦,功劳会归于自己,失去根本,功劳也会丧失。随卦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是说经过长期围困,“小子”不得不归顺。“小子”要求比照君子来安排自己的职位,君子答应了他的要求。“小子”归顺之后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谣言四起,说君子在与“小子”勾结,伺机再起。谣言如果不能平息,预测会有凶险。孝王说,君子有诚信,答应“小子”归顺的条件,事先已经得到孝王的同意,符合正道,君子的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哪有什么过错。老子认为,九四是君子不自我夸耀,“曲则全”,在受到小人非议的情况下,以曲的方法得到君王的保护,更能显示出君子的功劳。

“不自矜故长”,“敝则新”,正确对待已有的功劳,就会有新的功劳产生。不骄傲自大,能正确对待功劳,功劳才会长久。《周易》解卦初六:“无咎。”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初六是说,君子没有过错。象传说,权贵要取代王公,阴谋就要暴露,但还没有暴露。君子是权贵实施阴谋的障碍,权贵清除君子的意图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君子保证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也就是不骄傲自大,才能达到保护好王公的目的。老子认为,君子先是做到“无咎”,让小人暴露出真实目的,又奉王公之命擒获小人,接连建立功劳。“敝则新”,君子将已经建立的功劳视为“敝”,没有骄傲自大,才接连建立新的功劳,即所谓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采用不争的方法,天下没有谁能与之相争。《周易》解卦王公、君子不盲目与小人争,最终擒获了小人;巽卦武人面对非议不与人争,得到了君王的重用。小人和非议之人都没有争过君子和武人,因为君子和武人的行为合于道,用“曲”和“枉”来对待争,故而没有谁能争过君子和武人。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认为古人已经认识到“曲则全”,《周易》的一些卦也有“曲则全”的思想。“曲则全”体现了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也体现了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周易》解卦中的王公在小人陷害君子时,没有直接去解救君子,而是采用“曲”的方法,拿到小人陷害君子的证据。待小人阴谋彻底暴露后,通过君子将小人擒获,达到了“全而归之”的目的。解卦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是说君子所派的人背着包裹起来的猎物,乘坐华丽的车子在路上疾驶,却被强盗拦截,后果不好预测。“负且乘”,君子所派的人被权贵收买,要将包裹中的猎物送给权贵。“致寇至”,王公让人假扮成强盗拿到权贵逆反的证据,并凭证据将小人解职,最终由君子将叛逆小人擒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